APP下载

产业升级环境下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职业人过程的间接利益相关者及影响

2013-12-12邹德军

传播与版权 2013年5期
关键词:教学服务经管类社会公众

□ 邹德军

产业升级是当前我国应对经济危机的重要的策略。在产业升级的环境下,各行各业均会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财经类职业是现代市场经济中重要的职业群,不仅直接服务于各类金融市场,也是各类企业和事业单位重要的内部管理职业。在产业升级中,财经类职业也需要向高端环节升级。我国高职经管类专业培养的人才被认为是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产业升级环境下,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的过程需要更高的质量和效率,这一过程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包括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但除直接利益相关者之外,还应该存在其他的利益关切者。一方面他们的利益受到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的过程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对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思想和行动也有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研究和分析他们在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的过程的利益与影响。

一、政府和社会公众是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的间接利益相关者

政府和社会公众不仅构成整个社会的重要部分,而且在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中有间接利益。

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的目标是使经管类学生达到胜任职业的状态。经管类职业人主要是在用人单位经济管理部门工作,参与提供满足社会公众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社会公众是最终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用人单位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就是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社会公众的消费多种多样、需求巨大,构成了市场中的最终需求方。从最初的原材料到社会公众的消费需求,包含许多中间产品,构成许多不同的市场需求。用人单位必须能够在这些产品中的一部分产品或者服务领域形成竞争优势,并能够产出适合社会公众最终消费需求或者中间商生产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用人单位的生产经管活动都是围绕这些产品和服务而展开。经管类职业人的工作是其中的一部分。此外,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社会公众直接参与金融活动,成为金融市场中重要的客户。经管类职业人能够作为金融企业的工作人员利用自身的专长为这部分社会公众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经管类职业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质量影响社会公众感受的产品和服务质量。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这将影响到所在单位的竞争力和发展空间。对于地区和国家来说,这将影响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的过程的质量,将影响经管类职业人的工作能力和效果。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公众对经管类职业人的工作有最终的裁决权力。社会公众通过自身的购买行为对用人单位及其产品投票。表现为通过社会公众消费推动适合社会发展的产品销量增加,而不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产品和服务则无人问津。

政府是经管类学生转化为职业过程中重要的利益相关者。政府一方面会受到这个过程的影响,同时也能通过制定法规等方式来影响这一过程。政府建立在社会基础之上。庞大的社会公众是整个社会的重要基础力量。经管类学生能否顺利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不仅关系经管类自身的职业发展,也关系社会公众服务效果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如果大量的经管类学生群体不能顺利转化为职业人,带来大量失业,将会使得经济增长乏力,影响社会稳定。社会稳定、人们安居乐业是政府的重要目标,也是执政的基础。政府通过立法来约束或影响经管类学生、企业和学校在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中的利益,包括对学生补贴政策、学校拨款法规、企业用人法规等,从而改变市场中各个主体的行为。在中国,大多数学校的大部分投入来自政府。

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的过程中既包括直接利益相关者,如学生、用人单位和学校,也包括间接利益相关者,如政府和社会公众。政府和社会公众对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职业的过程存在利益关切。

二、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中的客体

利益关系中最重要的要素除了主体,还有客体。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中的客体就是该过程中涉及的产品和服务。根据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中的利益关系,可以发现存在三类基本产品和服务:①社会公众的消费品;②高职经管类学生以实习和见习身份为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服务;③学校提供的教育教学服务。消费品是社会公众与提供消费品的经济组织之间的交易的对象。社会公众作为消费者希望获得质量优良、价格低廉的消费品。经济组织,如企业,通过组织生产经营提供消费品。为此,经济组织需要高素质的高能力的经管类职业人才,并且经济组织的总成本比较,也就包括劳动力成本比较低。

在当前的中国并无强有力的法律法规约束或激励用人单位积极雇佣处于实习和见习阶段的学生。劳动服务主要由高职经管类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双方均有比较大的自由选择权,只有在实现自身目标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用人单位接纳学生进行实习和见习。教育教学服务是具有某种公共产品性质的产品,政府以财政拨款等方式给予学校教育资源,使得学生享有教育教学的全部效果,但是仅仅支付获得该类教育教学服务的部分成本。当然,如果考虑社会公众承担税费并要求政府约束学校,那么可以很容易分辨出正是社会公众使教育教学服务具有公共产品性质,政府只是顺应社会公众的要求。社会公众促使教育教学服务具有公共品的性质,降低了学生的教育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消费品的成本。这三类基本产品和服务都有直接的交易双方,具体条款由参与交易的双方的直接利益相关者个别决定。

在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的过程中,消费品、劳动服务、教育教学服务分别承载着社会公众、企业、学生、学校和政府等利益相关者的收入和成本。消费品的价格是社会公众的成本,同时也是用人单位的收入。劳动服务价格是用人单位的成本,也是学生的收入。教育教学服务价格是学校的收入,也是学生的成本。政府通过税收取得维持运转公共产品的经费。税后通常附加在产品和服务上,最终由社会公众承担。

三、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中的利益影响分析

如果将教育教学服务供需过程视为交易,那么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包含教育教学服务流和资金两个方面。仅考量这一转化过程的短期的利益关系,可以将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视为外生变量,仅将直接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作为内生变量。直接利益相关者的教育/职业服务流是学校提供教育教学服务给学生,高职经管类学生利用接受教育掌握的经管职业能力为企业提供服务。直接利益相关者的资金支付流是学生缴纳学费等给学校,学生为企业工作获得工资收入及相关福利待遇。可以发现这个过程的短期的利益关系是一个链条。用图1表示短期的教育/职业服务流,用图2表示短期的资金支付流。

图1:短期的教育/职业服务流

图2:短期资金支付流

显然,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缴纳的学费是接受教育教学服务的成本,而超过没有接受教育的人员的工资收入和相关福利待遇增加的部分及社会地位提升等是接受教育的收益。如果收益超过成本,则人们会愿意接受教育;否则,可能会排斥教育。站在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人工成本是产出的产品和服务的总成本的构成部分,产品或服务出售的价格与总体的成本的差额是利润。如果利润较高,则企业会扩大生产经营规模,雇佣更多的经管类职业人才;如果利润较低甚至亏损,则企业减少生产经营规模,减少雇佣数量。站在学校的角度来看,学校获得的学费、政府拨款和社会捐赠大体与为取得教学资源所支付的成本相当。

当考量这一高职经管类学生转化为职业人过程的长期的利益关系,那么间接利益相关者也是内生变量,教育/职业服务流可以描述为:①社会公众通过立法等政治活动要求政府要求学校提供适当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②政府根据社会公众的长期需要,对学校办学条件等进行评估、监督和管理,促使学校提供适当质量的教育教学服务;③学校组织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确保适当的教育质量;④学生接受学校教育,达到从事职业工作应具备基础能力;⑤企业等经济组织作为用人单位组织相关经管类职业人进行工作,产出产品和服务;⑥社会公众从企业等经济组织获得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⑦社会公众通过市场获得产品和服务。

图3:教育教学服务流

在这一转化过程的长期的利益关系中,资金支付流以社会公众为起点,学校为终点,则可以将资金支付流分为两条分支。第一条资金支付流为:①社会公众购买产品和服务,支付资金给企业等经济组织;②企业等经济组织作为用人单位支付工资及福利待遇聘请经管类职业人才;③经管类职业人才以学生的身份支付学费给学校;④学校组织教育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第二条资金支付流为:①社会公众最终承担支持政府运转的各项税费,并通过政治活动促使政府约束学校向学生收取的学费等;②政府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学校办学经费等支持。可以发现这个过程的长期的利益关系恰好形成一个循环。用图4表示第一条资金支付流,用图5表示第二条资金支付流。

图4:第一条资金支付流

图5:第二条资金支付流

可以发现,在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中的长期利益关系中,社会公众是最重要的利益主体。社会公众既是学生作为经管类职业人工作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也是政府财政税收的最终承担者。社会公众通过政治活动促使政府提出对学校教育的要求,同时要求政府为教育提供财政支持。在市场经济中,社会公众是分散的群体,对教育的要求需要经很多环节才能发挥作用。因此,社会公众对这一转化过程的巨大作用是长期的。虽然政府直接评估、监督和管理学校的办学资源和教育质量,并给予学校相应的财政支持,但是政府的法规约束都不是短期能够改变的。

通过分析上述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和产品服务,长期来看政府和社会公众等间接利益相关者对整个过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短期内,通常情况下社会公众的需求和政府的法规都是比较稳定而不会发生重大变化,一般用人单位对经管类职业人工作能力和工作效果的标准处于比较成熟的状态,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标准也有成熟的规程。那么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的质量差异主要受到具体的学生、学校和用人单位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如果将学生转化为经管类职业人过程放在比较长的时间段来看,社会公众的需要和政府的法规都会有所调整,用人单位对经管类职业人的工作能力和效果要求也会随之变化,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标准也将要进行适当调整。因此,政府和社会公众改进自身行为可以对经管类学生转化为职业人过程的效率和质量形成长期作用。[本文系广东省高职教改工程项目(20120201008)、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重点项目(GDGM 2011-ZZ-02)的阶段性成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EB/OL].http://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28.htm.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 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1008/93785.html.

[3]中华人民共和国政部.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R].2011.

猜你喜欢

教学服务经管类社会公众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来华留学生对全英文授课教学服务满意度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
努力给社会公众求证事情的真相——以金华晚报《求证》栏目为例
社会公众二孩生育影响因素研究综述:2003—2015
社会公众追究政府生态责任的角色定位
社会公众视阈下的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研究——基于武汉市的调查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3年2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
2012年11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