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3-12-09王震

关键词:班集体创新能力思维

王震

【摘 要】教师运用有深度的语言,创设情境,激励学生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从独特的角度提出疑问。鼓励学生进行批判性质疑,敢于对教师的讲解质疑,特别是同学的观点,由于商榷的余地较大,更要敢于质疑,能够打破常规,进行批判性质疑,并且勇于实践验证,寻求解决的途径,是具有创新意识的学生必备的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愈来愈显得重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人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要有创新意识

1.教学方式的创新

打破以往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指到哪儿学生跟到哪儿,一呼而应,一言堂的僵局。应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动探索、主动合作,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模式。

当然,让学生为主体,要防止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闹得翻天的新局势。必须在教学中,坚持每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异于他人的解题方式等都是创新。教师完全能够通过挖掘教材,高效地驾驭教材,把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新知识、新问题引入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再去主动探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方法,了解更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师生关系的创新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彼此产生好感。老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交谈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爱能创造奇迹”。这奇迹就是创新人才,为此一定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创设宽容轻松的氛围,竞争合作的班风,营造创造性思维的环境。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首先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教师应以训练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其次,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补漏,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展开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环境在班集体中的表现。学生在轻松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而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

3.设计提问的创新

教师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调动学生的主动钻研积极性,集中学生在课堂的注意力,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创新个性,创新能力。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初中的数学教学中,兴趣有着特殊的地位。它是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因素,是学习的强化剂。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可见,兴趣是创新的重要动力。

1.进行情感交流,促进学习兴趣

爱屋及乌。如果一位学生喜欢这位老师,就会对这位老师所教的课特别感兴趣。首先,教师找他们促膝谈心,把教师的爱倾注给学生,教师的热心、体贴、耐心帮助,学生会从心理体会到师生之间真挚的情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甚至会使他们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兴趣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2.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培养创新兴趣

好奇是青少年的天赋,“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意义、有趣味的问题有其独特的魅力,可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为之绞一番脑汁,费一番苦心,探求解求它,所以,课堂上应根据该节课的内容,精心巧妙的设计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另外针对学生的好奇心,利用课外活动,讲数学家的故事,猜数学谜语,开数学笑话晚会等等,使学生感到新奇,体验到数学的乐趣。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胜心理。如果在学习中屡屡失败,会对学习失去信心。教师创造合适的机会使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对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是很有必要的。比如:针对不同的群体开展几何图形设计大赛,逻辑推理故事演说,数学竞赛等,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不同的特长,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找到生活与数学的结合点,感受自己胜利的喜悦,体会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成功机会和快乐,培养创新的兴趣。

数学实践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位的。既需要教师主导,也需要学生主体。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班集体创新能力思维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温暖的班集体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