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宽容的力量

2013-12-09张玉圣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变

张玉圣

【摘 要】笔者以自身经历的对一位“差生”的转化工作为例,阐述了宽容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许多问题学生,只要教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但如果不注意教育方法,就有可能毁了一个人。

【关键词】宽容教育 问题学生 转变

陶行知先生当校长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位男生用砖头砸同学,便将其制止并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等陶行知回到校长办公室时,那位男生已经等在那里了。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这位同学:“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比我先到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同学,你立即住手了,说明你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先生又接着说:“据我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同学,说明你有正义感,我再奖励你一颗糖果。”

这时,男孩感动地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打同学。”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说:“你已认错了,我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发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四块糖的故事充分显示了宽容的力量。

2012年4月25日中午,我班上的一个叫“刘仪奇”的学生,平时经常惹事生非,是班级有名的“淘气包”,昨天中午更是出奇,居然把小便解在饮用水桶里。今天问他,竟然死猪不怕开水烫,就是不开口;打电话通知家长,没想到家长请求说不要批评他。

我开始寻思辅导的途径。猛然,我想起了一位哲人说过的一番耐人寻味的话: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翰无比。我决定尝试用“宽容”作为辅导的主旋律,虽然不清楚效果如何,却想以此一试。

通过和他的深入交流,发现他因为自己是中途转学来的,学习成绩不好,因此认为大家都看不起他。于是,慢慢地有了一些奇怪的想法,需要发泄,需要引起大家的关注,孤独、自卑感特强,把自己打上了“笨蛋”的烙印,自认为什么都不如其他的同学。我初步明白了:他产生了自暴自弃的心理。

我知道,教育的成败有很多因素,其中家庭教育是非常关键的,尤其是像他这样的问题学生。于是,当天晚上,我通过电话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发现他父母平时只顾做生意,根本不暇于孩子的教育。我殷切地期望他的父母要创造机会,多与孩子交流,不仅在生活上,而且要随时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以帮助,并尽量去发现他的闪光之处,及时给予奖励。

在学校里,我经常性地与任课教师联系,及时掌握他的各种行为动态,与班干部沟通,让这些学生主动找他玩耍。此外,每节下课我都在走廊上与他交谈,学生也慢慢地与他一起玩了,有时班里没水了,就让他找我,在办公室灌一瓶水……

从最初的戒备到慢慢的认可,我感觉他慢慢和我拉近了距离。老师们和学生们反映,他已经有所改变,比如有时他做出怪异行为后,有学生提醒他要告诉我,他会马上停止,而以前根本不会。我很欣慰,因为他开始接纳我这个还没有批评过的老师——这样对他只有鼓励没有批评的老师可能是他接触到的第一个。我很欣慰,因为自己的努力已经有了回报,知道“宽容”是有力量的,就教育而言,宽容是解决“问题”学生的“问题”的有效武器。

在上课的时候,观察他的课堂表现。我欣喜他的进步:他开始举手了;他的注意力慢慢转向了一般化的学习,而不是以前的捣乱;他开始认识到老师们对他的关注……

这样的三个月后,几乎每个任课教师都说他变了,以往每节课都把他视为“眼中钉”,生怕他闹事,现在却更多地发现他高举的手,积极参与学习的情景。我深受鼓舞,他已然初步转变了行为习惯,正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当围绕他学习的因素全部贴上了“积极”的标签后,自然,他的学习成绩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后来,他还当上了数学小组长,俨然成了一个小集体的领军人物。

2012年9月10日,我收到他给我的一张贺卡,上面写着: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我可能现在还是捣蛋王,如果不是老师默默地付出,我就不会有今天。正因为老师的宽容、信任,让我找回了自信,我要更加勤奋地学习,报答老师。

我为他感动,为他的成长欣慰。此时,对他的教育之路也一幕幕浮现在眼前,我发现两个字非常的显眼——宽容。

宽容是尊重。对学生来说,宽容是一种尊重。宽容本质上是对人的尊重,人与人之间因为尊重所以和谐,师生之间也不例外。我认为,对学生的尊重必定会得到良好的回报。对待一个“问题学生”,每个教师却未必都能意识到这一点,有些教师因为“恨铁不成钢”或是疾“恶”太严,缺乏宽容的气度,没有认识到学生的人格价值和品质,就难以和“差生”沟通,从而让这些学生自我认知上也把自己定位为不能得到老师尊重的“差生”,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行为习惯日益不良,使教育走入恶性循环的圈子。是的,有时侯学生犯了错误,大多数都会后悔,希望得到宽容、谅解。有些学生只要我们老师拉一拉,就能成为好学生。如果稍一不慎,推一推,或不注意方法,就能毁了一个人,甚至酿成更为悲惨的结果。

宽容非纵容。俗话说:人无完人。教育方式也同样,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是不完美的,宽容教育同样有其局限性。相对于日常“严”字当头的教育方式,宽容教育的提出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这种教育方式也有教育对象、教育时间等的限制。宽容,“容人之过,非纵其非”,它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严格,是教师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激发出强大的内驱力,实现更快更高的发展,所以“宽”与“严”从根本上是统一的。宽容也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别。作为教师,我们在拥有宽容的同时也应该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是非面前不糊涂。

学会宽容,多一份宽容,多一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设身处地地去思考,还有什么比理解、信任、尊重更让人欢欣鼓舞呢?有人说宽容是智慧的善良,是悟透人间之难的觉醒,是对人类的爱和信心,是睿智,是勇敢,是寂寞冬夜里飘然降来的春风,让我们教育生涯中多吹一些这样的春风吧!

猜你喜欢

问题学生转变
转化“问题学生”,做智慧班主任
正本还需清源
浅谈问题学生的转化
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管理模式转变分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高职问题学生问题在哪?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
试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关于会计职能转变若干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