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教师如何协调教与学的关系以提高教学有效性

2013-12-04张学枚

成人教育 2013年1期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信息

张学枚

(黑龙江省教育学院文科教育研培部,哈尔滨150080)

课程改革的宗旨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这就要求我们重新审视教与学的关系。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也对教师如何协调教和学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课堂,教学模式普遍存在着四重四轻现象,即重教法轻学法,重知识轻生活,重视教师体验轻学生自主建构,重课堂教学轻课下导行。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教师的教学模式应逐渐转变为教会学生学习,教师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不仅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使自身获得进一步发展。政治教师要协调好教和学的关系,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持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为主导

传统的教学模式多具有“灌输式”、“填鸭式”等特点,在这样的教学下,学生的学习没有创造性,学习的效率不能得到提高。政治教师必须不断地探索并采用适合中学生身心发展和实际需要的教学方式,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合作探究,做到让学生多说话、多思考,而不是教师一味地灌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师生在共同的探索研究中一起进步,师生互相影响,做到教学相长。政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活动,积极促进学生发挥其主体能动性,如:

1.开展时事播报之类的小活动

每堂课前可以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作为时事播报时间,学生可以轮流播报近期的时事新闻并且发表自己的述评。通过这种活动,学生不仅可以了解时事政治,还可以通过运用所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知识对该时事政治加以评论,提高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

2.经常组织学生讨论

政治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通过讨论的形式对某一问题进行探究,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将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提高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等。教师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焦点热点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研讨并且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基本原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更能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师和学生通过共同探讨,各抒己见,互相交流,从而对某一问题的正确认识进行总结,模糊认识进行澄清,错误认识进行纠正。

3.课前进行问卷调查

政治教师可以在课前让学生针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问卷调查,首先形成多个小组调查问卷的内容和问题进行共同探讨,然后深入群众和社会对有关的知识进行调查。教师要教会学生对调查的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和分析,教会学生通过思考和分析得出信息所包含的实质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将知识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动脑、动手意识和实践意识。

4.下发导学案

学案导学的主要宗旨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其核心体现为两个字,即“学”和“导”。教师通过点拨思路、讲授方法和训练技巧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贯彻“三么”思路,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是什么”就是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概念、性质、实质、原理等知识找出来;“为什么”就是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有关原因、意义、作用、影响等知识找出来;“怎么做”就是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措施、途径等知识找出来。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就会得到提高,从而避免出现学生自主学习一无所获或流于形式的结果。

二、善于教学反思

教师大多在备课和授课上投入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忽视了课后反思和总结。对于政治教师来说,以下几点特别值得认真反思:

1.对因材施教的反思

很多教师要给不止一个班级上课,而每个班级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都不一致,学生的整体素质也不均衡,所以同样的课程在不同的班级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因材施教,在不同的班级需要不同的教学方法。

2.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反思

很多政治教师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对政治课程不感兴趣,但是很少有教师会对这种现象进行认真的分析。政治课程确实由于其理论性很强而略显枯燥,正因为如此才对政治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治教师能够把知识消化后运用通俗简单的语言向学生讲解清楚原理,这是一门不小的学问,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比如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教学方法等等。政治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提升,才会让你的学生对政治课、对你的课充满兴趣,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3.对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

政治教师要学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观察、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要多反思一下,比如在知识点的表述方法、课堂教学是否达成了三维目标、课堂知识与学生认知的契合度等等。虽然,政治教师在课前准备时会对学生的各种思维信息走势有所准备,但我们在课堂中面对的学生是不断变化的,有时会发生教学活动中的意外,这就更需要政治教师马上进行反思。政治教师通过反思要知道出现问题的原因,适时地相应地调整教学计划,果断采取有效的方法和对策,进而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保证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三、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作为当代的政治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而掌握和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也是政治教师必备的技能之一。多媒体能把声音、动画、文字、图像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听觉和视觉上对学生产生相当的刺激,达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政治教师合理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无序的内容系统化,使枯燥的理论变得生动,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记忆。

四、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教师要用人格影响人格,用情感唤醒情感,使学生从“被动型”人格向“创造型”人格转变。建构主义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意味培养创造者……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脚印走路的人。”教师既要传授给学生知识和经验,更要鼓励学生创造新的知识和体会新的经验。在传统的教学中,传授知识是教师的主要任务,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盛行,教师怎么讲,学生就怎么听,结果就会导致学生形成这样的态度:迷信权威,不敢质疑书本、质疑教师;思维定势化,对事物看法墨守成规;从众心理强,不敢做出头鸟等。

教师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型”人格,不仅要求教师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更要求教师脚踏实地落实在教学的细微之处。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型”人格,可以从教材处理、协作学习、思维培养、心理因素等多方面入手。具体来说:第一,教材处理上重情境设计,通过再现生活真实情形激发学生思维的流动;第二,倡导以小组合作探究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方式,形成以问题为纽带的教学模式,即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第三,在思维培养方面,教师提问应当以开放式问题为主,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的开放思维;第四,在心理因素上方面,教师要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情绪安全感,从而使学生有勇气面对学习的压力、应对学习的挑战、克服学习的困难。

五、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

政治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信息资源,通过将信息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进行整合,可以实现资源分享,可以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资源延展,极大地丰富了政治课信息资源,从而使政治课堂成为一泓活水,让师生在丰富多彩的实践形式中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升华。教师整合信息资源可以通过以下方法:第一,通过师生互动来增加信息来源,把信息由静态变为动态,增设师生对话、专题讨论等信息资源新模式;第二,优化学科教师内部的信息整合,比如通过备课组和课题组等教科研队伍来进行横向联合,加强团队的合作,完善内部信息,互通有无,资源共享;第三,拓展与教学相关的多种信息渠道来实现信息资源的丰富和整合,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教材、书籍、媒体、网络、自然和社会中的实物等多种渠道获得多种教学资源,并根据需要将各种渠道的教学资源进行取舍,嵌入到自己的教学中。

综上所述,政治教师协调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教与学的关系,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构建人与人的和谐关系。在政治教学实践中,政治教师应把新课程理念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以深化我们对新教学理念的认识,在教与学的转变中使师生关系达到最佳境界。

[1]林军法.当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新课程(下),2011,(6).

[2]顾小萍.浅谈当前高中政治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教师,2011,(15).

[3]陈晓斌.新视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学的思考[J].新课程(上),2011,(4).

[4]郭美燕.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有效教学的几点思考[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12).

猜你喜欢

政治课堂教学信息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订阅信息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展会信息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健康信息
健康信息(九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