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益气活血通脉汤联合西医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探讨

2013-12-01孟祥琴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通脉益气西医

魏 涛 孟祥琴 王 伟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大王庄中心卫生院 山东 莱芜 271100)

自2010年4月~2011年5月选择来我院就诊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患者11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符合来我院就诊的CHF患者23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118例,男67例,女51例;年龄52~78岁,平均60.6岁;病程2~6年;冠心病22例,高心病21例,肺心病30例,风心病7例,心肌病2 例,病毒性心肌炎2 例。心功能分极(按NYHA 标准):心功能Ⅱ级24例,Ⅲ级38例,Ⅳ级24例;左心衰竭21例,右心衰竭36例,全心衰竭29例。对照组115例,男65例,女50例;50~76岁,平均60.8岁;病程1.4~6.3年;冠心病21例,高心病18例,肺心病29例,风心病7例,心肌病3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心功能分级:Ⅱ级23例,Ⅲ级34例,Ⅳ23例;左心衰竭30例,全心衰竭29例。两组病例病程及轻重程度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

两组年龄、病程、中医辨证分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先行西医治疗常规给予吸氧、卧床休息,清淡饮食、合理利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口服消心痛15g tid地高度0.125~0.25mg qd;开搏通6.25mg bid;速尿40mg qd;丁尿胺1mg qd,安体舒通20mg bid;缓释钾0.5g tid。并运用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在以上西医用药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活血通脉汤(处方组成:党参30g黄芪30g麦冬15g五味子15g熟附子10g当归15g丹参30g泽泻20g车前子15g制香附15g广木香10g炙甘草15g人参15g桂枝12g白术15g茯苓15g赤芍15g益母草30g),水煎服,1日2次。对照组只用上述西药治疗。全部病例均治疗2周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6周)观察疗效。

2 结果

2.1 疗效判断标准:显效:心功能进步两级以上,而未达到I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一级而未达到I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或死亡。

2.2 治疗3个疗程后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例 率(%)〕

2.3 治疗前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参数比较:见表2。

2.4 安全性评价:由于CHF的发生机制与发展过程极为复杂,有些问题迄今也未阐明,致使部分病人症状持续而对各种治疗反应不佳。成为难治性或顽固性心力衰竭,令人困惑而棘手,本证用西医治疗,只是对症处理,控制急发症状,复发率高。该研究力求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依据中医辨证理论,辨证论治,以益气温阳,化瘀行水为法则,达到标本兼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的作用。观察组采用纯中药制剂益气活血通脉汤再配合西药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党参、黄芪等可改善周围微循环,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排血量,减少心肌耗氧量,从根本上改善心功能。泽泻、车前子等利尿可缩短疗程,使洋地黄用量减少,毒副作用减轻,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提高临床疗效。同时中药制成胶囊剂较水煎剂更易于服用,质量易于控制,尚未发现任何毒副作用。远期疗效比较,亦说明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参数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左室收缩、舒张功能参数比较(±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1)t=-2.909 4,P<0.01;2)t=3.702 0、10.730 6、8.946 9、10.271 9,P<0.01;3)t1=10.178 5,P<0.01;4)t1=-5.980 4,P<0.01。

?

3 讨论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CHF)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由于原发性心功能障碍,即使发挥代偿能力,所排出的血液仍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为临床常见而严重的综合病症[1]。

CHF可由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但90%见于冠心病与高血压性心脏病,其他常见病因有瓣膜病、心肌病、肺心病和先心病等。据Paul等估计,各种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约半数以上最终发展成CHF,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显著增加。

CHF发生后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因素是:原有器质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年龄高低及心功能状态,严重心功能障碍对其预后具有决定性意义,心功能(NYHA)IV 级之CHF患者一年存活率尚不足50%,其中猝死者占1/2。在治疗上单用西医或单用中医治疗效果都不很理想。该研究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先用西药控制急发症状而治其标,再用中药按照CHF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以治其本,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就中医而言CHF属祖国医学心悸、喘证、水肿、痰饮等病范畴。由慢性迁延、心气亏虚、心阳不振、久则脾肾俱损而致气滞、血瘀、水停。形似有余、内实不足[2]。若单用行气破瘀逐水,则犯“虚虚”之戒,虽可取效一时,旋即可致阴竭阳亡而使病情危笃。益气活血通脉汤以补气温阳养阴、行气活血利水为立法基础,重用党参、黄芪、熟附子等温阳益气、扶正克标,配用当归、丹参、泽泻、车前子活血利水,佐以五味子、麦冬滋养心阴,香附、广木香理气宽胸以助血行、化水湿[3]。诸药相伍,寓攻于补,通补兼施,寒温并用,而达通阳复脉之功。

[1] 张子彬.心力衰竭E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02

[2]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32

[3] 韩明向,周宜轩,倪恩荣,等.人参注射液治疗心气虚证的临床研究[J].中医杂志,2007,33(2):43

猜你喜欢

通脉益气西医
药品包装用复合膜与通脉颗粒的相容性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通脉降糖胶囊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
通脉化浊汤改善高脂血症痰瘀阻滞证候情况的研究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