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滋补汤协助临床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理学分析

2013-12-01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壮骨脊柱关节

郭 辉 刘 珂

(山东省莱芜市中医医院 山东 莱芜 271100)

强直性脊柱炎(简称As)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中轴骨骼和四肢大关节,并以椎间盘纤维环及其附近结缔组织纤维化和骨化及关节强直为病变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随着病变不断发展,关节出现融合,典型病例X 线片示骶髂和脊柱关节明显破坏,后期脊柱”竹节样”变化。终可导致畸形及残废,丧失劳动能力。AS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且容易致残,而现代医学目前病因病机尚未探明,临床上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属临床疑难病症之一。至今未找到满意的治疗方法,阻滞其发生和发展,成为世界医学难题。而中医配合牵引理疗有一定优势[1],我们针对这一疑难病症的治疗方案,设立了本研究课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均来自2010年5月~2011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AS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的320例A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0例,男110例,女70例,年龄以初发病时计算为1 3~38岁,平均(25.5士10.6)岁;对照组140例,男90例,女50例,年龄13~39岁,平均(25.8士12.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观察组首先采用中药滋补汤治疗(处方组成:杜仲10g、白术12g、独活10g、防己10g、伸筋草10g、桑寄生10g、丹参12g、鸡血藤10g,狗脊10g、青风藤10g、当归12g,川芎12g,制乳香8g,制没药6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再进行牵引治疗:颈牵患者取卧位或坐位,用布枕颌托的前方托住下颌,后方托住枕骨结节部进行了牵引。卧位时枕颈部加枕垫。牵引重量一般为5~10kg为宜,时间30min为宜,每日可牵1~3次。腰牵取仰卧位,上牵引套置于双腋下,下牵引套固定于骨盆上缘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20~30kg,时间25min为宜,每日1次。下肢牵引患者仰卧位,用下肢牵引套固定于股部,选相应角度进行牵引,牵引重量一般为8~10kg,时间50min,每日1~2次。牵引重量、时间还应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及耐受情况而定,以不损伤筋肉为度。对照组单纯口服正清风痛宁片,1日3次,1次2片。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法;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显著水准。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2]痊愈: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失和主要症状消失,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理化指标基本正常。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失,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生活不能自理转为能够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劳动和工作能力有所恢复,理化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与治疗前相比较,各方面均无好转.

2.2 两组取得的综合疗效:两组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疗效综合评价(见表1)

表1 观察期两组综合疗效比较〔n(%)〕

2.3 安全性评价: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医源性血管、神经及重要器官的损伤事故,也未见因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说明该研究安全性大。

3 讨论

AS是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及关节内产生粘连、挛缩、瘢痕,使关节内产生高应力而导致关节内力学平衡失调,关节软骨的破坏及在张力的刺激下纤维变性,最终产生骨性融合。应用中药滋补汤配合牵引治疗可将长期与椎板、小关节粘连组织松解来增加脊柱活动,同时活动与牵引又可以使未松解的组织,通过脊柱各项运动来牵拉松解;对钙化的关节囊及周围组织,直接将其破坏,而使小关节僵硬程度减轻;松解后不仅恢复软组织活动功能,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改善局部营养,同时将局部堆积的代谢产物除去,尤其是致痛物质,因而有明显的止痛效果;治疗后使内脏神经血液循环及营养改善,解除内脏神经卡压症状;治疗的区域均为督脉走行区,因而有经络调节功能。

就中医而言,我们认为:AS病机内因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衰,督脉失温,外因风寒湿三邪侵入肾、督,淤滞督脉,导致骨损、筋挛,脊柱寒痛僵硬。治疗宜以补肾壮骨、温督助阳、通督活络为主则,配以祛风除湿、活血逐瘀、散寒通络为基本治法[3]。临床中采用内服中药,配以牵引疗效佳。内服中药用以补益肝肾、疏督壮骨、通络祛邪止痛。方中狗脊、杜仲、桑寄生滋补肝肾,壮骨填髓,加入白术益气健脾以助运化;当归、丹参、鸡血藤、川芎活血通脉,化瘀生新,开郁除痹;制乳没消瘀和血,消肿定痛;青风藤、防己、独活、伸筋草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牵引用以对抗肌肉痉挛、减小关节腔内压力,使韧带延长,关节间隙增大改善关节功能。诸治疗方法综合运用,在控制疾病发展的同时,增强了病人的免疫力,也防止了关节肌肉的挛缩强直。体现了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全方共奏补肾壮骨、强督助阳、活血逐瘀、散风祛湿、疏督通络,以达解痉止痛,标本兼治,改善临床预后之目的。

[1] 李建松.16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型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6):78-79

[2] 宋丽新,赵东宝,于清宏,等.风湿病鉴别诊断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8-9

[3] 李素,马飞驹,胡小明.塞来昔布治疗关节炎67例[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4,10(4):216-218

猜你喜欢

壮骨脊柱关节
长期久坐低头 你的脊柱还好吗
壮骨止痛胶囊对去卵巢大鼠股骨组织Runx2、Osx及DKK1蛋白表达的影响
18F-FDG PET/CT在脊柱感染诊治中的应用及与MRI的比较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如何保护宝宝的脊柱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新工艺止痛壮骨胶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对比观察
补肾壮骨汤治疗骨质疏松脊柱骨折临床效果观察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