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实施效果分析

2013-11-28高雁君阎志良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13年6期
关键词:层级分层病情

◆高雁君 阎志良

高雁君 阎志良

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河北 石家庄 050081

以往护理管理模式对护士工作岗位安排大多实行统一排班制[1],导致护士只专注自身工作任务,忽略了患者的延续性和整体性护理[2]。这不仅会埋没护士的潜在技能和优势,而且会降低护理质量,无法满足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3]。根据护士技能水平和工龄差异,实施层级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4]。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八医院为二级甲等医院,消化内科共有床位30张,护士14 名,其中主任护师1 名,副主任护师1 名,主管护师2 名,护师4 名,护士6 名。工龄1 ~4年7名,5 ~10年6 名,10年以 上1 名。研究生1 名,本科3 名,专科7 名,专科以下3 名。采取前后对照方式进行研究。护理对象均为本科室患者,观察时间均为1年。

1.2 层级管理的主要做法

1.2.1 层级设置 护士长全面评估护士工作能力和护理经验,明确护士分工和职能,以便实现科室人力资源的梯度化分布。着眼于护士的工作年限、学历层次及个人能力等,进行护士等级划分。共划分为4 个等级,层级结构为护士长—组长—高级责任护士—低级责任护士。每个层级护士根据护理职能要求,实现工作细化和总体协调合作,进而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1.2.2 层级分工 以各个层级护理人员岗位设置要求为准,赋予相应的工作责任。护士长管理整个科室的护理工作质量,并督促和评价组长的护理质量。护理组长的工作职责是管理高责护士和低责护士,并定期组织护理查房;同时还需执行护理操作难度较高的技术,并对下级护士进行技术培训和理论辅导。高级责任护士负责辅导患者的临床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生活护理、基础护理、疾病护理及心理护理等;还需定期评估患者的实时病情,有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并进行效果评价;同时需对低级责任护士的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和管理。低级责任护士对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服务,包括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基础护理等。

1.2.3 层级待遇 护士长依据权责统一原则,根据护士层级给予不同奖金。奖金评比和职称晋升护士层级挂钩。

1.2.4 弹性排班 根据护士综合素质进行能力划分,分为一级护士与二级护士。二级护士要求具备护师以上职称,业务娴熟,责任心强,具备一定科研及管理能力。二级护士不需要分管病人,主要是指导、监督、帮助一级护士开展病房护理工作,但在重大抢救中需起到核心作用。一级护士按照传统排班法排班,上夜班、下夜班、白班均有2 名护士。每日有1 名二级护士值白班,时间为8:00 ~16:00;1 名二级护士值夜班,时间为16:00 ~次日8:00;若没有特殊事情,可于22:00 ~6:00 在科室休息,但遇到情况必须紧急处理。这样既加强了16:00~22:00,6:00 ~8:00 繁忙时段的工作力量,又使22:00 ~6:00工作量相对较少的时间段不浪费护理人力资源,还确保了上夜班前段和下夜班后段均有3 人在岗。护士长每晚另外安排2 名一级护士分别担任上、下夜班的后备班,由二级护士根据护理工作量多少决定是否上班。若工作量较小,备用护士可在家休息,但必须保证通讯通畅。此外,合理配备高级责任、低级责任护士,低级责任护士独立上班时,安排高级责任护士从旁协助指点,帮助其快速成长。

1.3 观察项目

在实施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前后,均采取自制护理质量评价指南对护理质量进行综合评价,涉及7个项目: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护士技能水平、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程度、护理纠纷次数、生活护理、整体护理、病室管理等。护士技能水平考核参照医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技能规范化操作》,根据内容细则进行评分。护士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程度由护士长进行考评,要求主管护士汇报患者实时病情,根据护士回答内容与实际病情的吻合程度进行评分。整体护理和病室管理评分则根据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管理准则》进行评分。每个项目的总分均为100 分,分值越高,说明护理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由专人将数据输入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s)描述,采取自身前后对照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描述,采取 χ2检验;等级资料采取Wilcoxon 符号秩和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11.972,P<0.05),见表1。

表1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例)

表2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士技能水平及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程度比较

2.2 护士技能水平比较

实施前,护士技能水平和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程度分别为88.21 ±8.4、87.94 ±7.3 分;实施后,护士技能水平和对患者病情的知晓程度分 别 为98.54 ± 6.2、97.50 ±6.6分,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3 层级管理实施前后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2.3 护理工作质量比较

实施后,护士在生活护理、整体护理、病室管理及护理纠纷次数等方面均优于实施前,且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分析与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患者所接受的医疗服务不再是传统的疾病护理[5],而是要求优质化的护理服务,即在最大限度地改善病情的同时,还能达到较佳的身心状态[6]。如何落实科学、合理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整个医院促进患者病情预后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7],如何实现护理人员的优化配置,最大化地体现护理人员能力,是医院管理者需要研究的课题[8]。护士层级管理模式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9]。

调研表明,层级管理不仅提高了本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而且提高了患者满意度[10]。随着层级管理的开展,各级护士工作目的性增强,职责内容清晰明确,管床护士相对固定,一方面护士能集中精力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11],另一方面能够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增进护患信任[12]。弹性排班的落实,调整了科室高峰时段、中班时段和晚班时段的护士人数,合理配置了人力资源,解决了因上述特殊时间段护士人数不足而无法给患者提供持续性和延续性护理的问题[13]。层级管理要求各级护士各司其职但又彼此协同配合[14]。低级责任护士可强化自身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业务水平,不断揣摩护患沟通技巧[15];高级责任护士可根据多年工作经验,认真评估患者实时病情,并制定相应护理策略,避免潜在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16]。对于低责护士,高责护士可定期进行考核并给予指点,以帮助其迅速成长。组长护士需全面统筹本科室护理工作,着重从生活护理、整体护理进行督查,并定期召开座谈会,针对护理缺陷或不足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以进一步提高科室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护士层级管理模式是一项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改善患者满意度,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1]林海红.护士分层级管理模式对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作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36 -1838

[2]罗小楠,鲍向红,张 敏.加强聘用护士管理 保障护理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18(4):62 -63.

[3]许蕊凤.以人力管理为抓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1,2(1):37 -39.

[4]卢 敏,杨笑雪,牛素桃,等.践行优质护理 提升护理服务质量[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2,19(5):53 -54.

[5]周红娣,盛芝仁,陈娅莉,等.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分析[J].护理学报,2013,3(2):4 -6.

[6]于晓初.探索护士分层管理提升护理管理科学化水平[J].中国医院,2012,16(5):9 -11.

[7]谢 卫.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示范病区中的实践[J].护理研究,2012,26(24):2277 -2278.

[8]陈娅莉,盛芝仁,徐海燕,等.护士分层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应用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2,11(3):270 -271.

[9]朱卉敏,蔡 萍.ICU 护士分层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0,32(7):87 -88.

[10]胡艳娜.护士分层管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2,27(16):95 -97.

[11]刘 云,石伟伟,孙 琳,等.护理专业人才分层次培养的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70 -72.

[12]王东禹,李佳慧,姜 楠.护理人员的分层管理与护理管理质量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4):66 -67.

[13]赵 滨,周 坤,朱君宇.澳大利亚护士分层管理对我国护理发展的启示[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4):106 -107.

[14]常永红,毕玉美,邓亚玲,等.分层管理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9):795 -796.

[15]Struksnes,Solveig.Nurses' conceptions of how an alternative supervision model influences their competence in assessment of nursing students in clinical practice[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2,12(2):83.

[16]LÖfmark,Anna.Nursing students'satisfaction with supervision from preceptors and teachers during clinical practice[J].Nurse education in practice,2012,12(3):164.

猜你喜欢

层级分层病情
HBV-ACLF患者血清miR-122和HMGB1水平及其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有趣的分层现象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雨林的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