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MMP-9及心功能的影响

2013-11-21郭素萍高传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瑞舒伐心室重构

郭素萍,张 霞,高传玉#

1)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监护病房 郑州 450003 2)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郑州 450008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和糜烂,继发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导致冠状动脉急性闭塞的临床综合征[1]。AMI的发生、发展与炎症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的关系密切,与AMI相关的MMPs主要是MMP-9。血清MMP-9和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高低与斑块的稳定性相关[2-3],是AMI发生血管意外的预测指标[4-5]。AMI后心室重构是发生慢性心功能不全的主要病理基础,预防AMI后心室重构是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措施。近年来研究[6]发现,常规剂量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抑制AMI后的心室重构。作者通过观察AMI后应用常规和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患者血清hs-CRP、MMP-9水平和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探讨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对AMI后心室重构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择2011年1月至12月于郑州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MI患者70例,其中男45例,女25例,年龄33~75(60.3±7.8)岁。符合以下标准:持续胸痛≥30 min,硝酸甘油不缓解;ECG相邻导联ST段抬高≥2 mm;发病12 h内;既往无心肌梗死史;入院前未服用任何调脂药;无肝肾功能不全;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或肿瘤;无他汀类药物的禁忌证。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 mg/d)常规治疗(A)组和瑞舒伐他汀(20 mg/d)大剂量治疗(B)组,每组35例。A组男22例,女13例,年龄35~72(59.3±7.5)岁;B组男23例,女12例,年龄33~75(60.7±7.2)岁。患者均常规服用阿司匹林、氯比格雷、ACEI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在12 h内接受PCI治疗。用药期间动态检测患者肝功能和肌酶变化。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血清hs-CRP、MMP-9水平的检测hs-CRP试剂盒购自上海亚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MMP-9试剂盒购自北京晶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24 h、12周采空腹肘静脉血4 mL,取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s-CRP、MMP-9水平。

1.3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GE-ViVi7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于治疗后24 h、20周测定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分数(FS)、心室舒张早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心室舒张晚期左房室瓣血流峰值流速(VE/VA)。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2组患者治疗24 h和12周血清hs-CRP、MMP-9水平差值,治疗24 h和20周LVESD、LVEDD、LVEF、FS、VE/VA差值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24h和12周血清hs-CRP、MMP-9水平变化的比较见表1。

2.2 2组患者治疗24h和20周LVESD、LVEDD、LVEF、FS、VE/VA变化的比较见表2、3。

表1 2组患者治疗24 h和12周血清hs-CRP、MMP-9水平变化的比较 μg/L

*:t=6.578,P<0.001;#:t=12.595,P<0.001。

表2 2组患者治疗24 h和20周LVESD、LVEDD、LVEF比较

*:t=4.813,P=0.035;#:t=6.339,P=0.001;△:t=6.313,P=0.010。

表3 2组患者治疗24 h和20周FS、VE/VA比较

*:t=15.148,P<0.001;#:t=6.472,P=0.018。

3 讨论

瑞舒伐他汀作为新型他汀类药物,除了有强效的调脂作用外,它的非降脂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抗炎、抗氧化、免疫调节、改善内皮功能及逆转斑块等作用。最近的研究[7-8]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抑制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改善心室功能的作用。

CRP是AMI心血管事件的强预测因子。心肌梗死后炎症因子参与了心室重构过程。而hs-CRP是一种敏感性急性炎症反应标志物,在AMI急性期可高达1 000倍[9]。该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治疗12周后血清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B组降低幅度大于A组。提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可更有效降低AMI患者血清hs-CRP水平,发挥抗炎作用,改善心功能。

MMPs是细胞外基质降解的驱动力量,参与了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过程。其中MMP-9在细胞外基质重塑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10]表明,他汀类药物抑制心肌肥大和纤维化的机制与其抑制MMPs含量和活性有关。该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者经过12周治疗,血清MMP-9含量均有明显下降,B组下降幅度大于A组。提示大剂量瑞舒伐他汀有可能通过降低心肌组织中MMPs表达,减轻心室重构的过程,改善心功能。

该研究结果显示,经过20周的治疗,LVEDD和LVESD明显下降,B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A组;LVEF、FS和VE/VA明显升高,B组上升幅度明显大于A组。提示瑞舒伐他汀能够抑制AMI心室重构,改善心功能,大剂量的作用优于常规剂量。

综上所述,大剂量瑞舒伐他汀在降低AMI后hs-CPR及MMP-9的同时改善心脏功能,且大剂量效果更明显,其对心室重构的作用机制是否与抑制心肌细胞肥大、减轻心肌间质纤维化及恢复内皮功能等有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证明。

[1]胡舜英,陈韵岱.评估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12):1365

[2]Rifai N,Ridker PM.Proposed 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 algorithm using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lipid screening[J].Clin Chem,2001,47(1):28

[3]李东升,江洪.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检测的意义[J].郧阳医学院学报,2008,27(1):30

[4]张海,黄体钢,周丽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MMP-9、MMP-2的临床意义[J].中国心血管杂志,2006,11(5):334

[5]郭雅卿,赵丹宁,巩建萍,等.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维生素D和骨密度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9):2169.

[6]林泽鹏,舒平春,廖志坚,等.瑞舒伐他汀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存活心肌功能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31(10):1789

[7]Bauersachs J,Galuppo P,Fraccarollo D,et al. Improve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function by hydroxymethy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ion with cerivastatin in rats with heart failure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J]. Circulation,2001,104(9):982

[8]Hayashidani S,Tsutsui H,Shiomi T,et al.Fluvastatin, a 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 inhibitor,attenuates 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 and failure after expermental myocardial infarction[J].Circulation,2002,105(7):868

[9]Azar RR,Mckay RG,Kierman FJ,et al.Coronary angioplasty induces a 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J].Am J Cardiol,1997,80(11):1476

[10]Spinale FG,Coker ML,Krombach RS,et al.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inhibition during development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effects on left ventricular dimensions and function[J].Circ Res,1999,85(4):364

猜你喜欢

瑞舒伐心室重构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起搏器融合波排除的心电图表现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心功能的作用探讨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观察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