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人文教育 提升学生人文修养: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3-11-14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外语人文

郭 红

(曲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引言

国内外不少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过在大学教育中贯穿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Williams和Burden指出:“大学教育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其思想境界和培养学术研究能力,这其实就是一种全人的教育。”[1]杨叔子院士曾说:“大学的主要任务是育人,育有人性的人。现代大学生除了掌握现代科学知识技术外,还应具备一定的人文素质。”[2]外语与其他的人文学科相比,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张中载指出“专业外语的学生极易把作为专业的外语看作是功用性最强的硬功夫,而把与人文修养有关的课程和文化、学术活动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功夫。”[3]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21世纪我国高等学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规格:这些人才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相关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4]目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状况是怎样的呢?是否达到了教学大纲的要求了呢?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某省属高校英语专业一至三年级的11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

1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是笔者在“问卷星”(www.sojump.com)由louiswang发布的“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调查问卷”的基础上修改而成。修改后的问卷总共包括15道关于人文素养的问题,从对人文素养的了解程度、对他人和自身人文素养的评价、对提升人文素养重要性的认识、对制约人文素养提升因素的认识等七个方面调查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

问卷由教师说明目的后,学生统一作答,完成后统一收回。笔者对回收问卷进行了仔细筛查,有效问卷101份,其中大一34份,大二30份,大三37份。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笔者对收集到的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并对统计结果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分析。

2.1 对人文素养的了解

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对人文素养是“一般了解”,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人文素养的概念和涵义并不是很清楚,平时对此概念接触较少(参见表1)。

表1 学生对人文素养了解程度统计表

2.2 对他人和自身人文素养的评价

学生对本专业的人文素养状况进行总体评价时,大一94.2%,大二93.4%,大三78.4%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或“较好”;学生对自身的人文素养状况进行评价时,大一100%、大二86.7%、大三82.3%的学生选择了“一般”或“较好”。这说明学生不论对他人还是对自身的人文素养状况感觉良好。

然而,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大三学生和属于基础阶段的大一、大二学生的选择存在差别。不论是对整体还是个人的人文素养进行评价时,大一、大二学生中有近一半的人认为人文素养程度较好,评价较高,然而大三学生中只有少部分认为较好(分别为16.2%和18.9%),大部分认为人文素养程度一般(分别为62.2%和63.4%)。这些差异这可能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在高年级阶段学生过于强调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提升人文素质的因素不容忽视。

2.3 对提升人文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首先,对于“是否有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想法和行动”的问题,大部分学生选择了“有想法,但没行动”(参见表2),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想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已经意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但没有实际行动。这就要求学校和任课教师帮助学生找到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表2 学生对提升人文素养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当被问及“人文素养会影响个人的自身发展前景吗”,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会影响个人的自身发展前景,而且作用较大。当被问及“人文素养会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吗”,选“会,影响较大”的人数略有下降,其中大一61.8%,大二80%,大三78.4%。这说明学生对人文素养的认识还不够深刻。张中载(2003)[3]指出人文学科的中心主题是人的潜在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挖掘和发挥,进入较高层次的人类智慧和精神境界。因此,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两者关系密切。

2.4 对制约人文素养提升因素的认识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认为“课程缺乏吸引力,无法吸引学生学习热情”是制约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最主要因素。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程改革,提高课程的吸引力,认真研究在教学中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缺乏老师的引导,无从下手”也是学生选择较多的一项,这说明学生需要老师的指导,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适当地加以引导。

2.5 对开展人文活动的看法

首先,调查结果显示出当前学校人文活动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活动偏少,覆盖领域狭窄,不能全面提升人文素养;流于表面,内涵不够深刻,感觉参加以后没有收获;枯燥乏味,形式不够创新,活动本身缺乏吸引力等。实际上,这些问题也是制约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主要因素。学校有关部门要重视人文活动的开展,使其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利补充,让学生从活动中感受人文精神,提升人文素质。

其次,从学生的选择来看,学生希望听到主题深刻、内容丰富,最能体现人文精神的人文讲座,例如艺术欣赏类,文史哲学类和教育知识类的讲座和报告。除此以外,学校还可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来提升人文素养,例如,参加辩论赛、征文、演讲等相关活动;读书或观看相关媒体资料;参观博物馆、纪念馆,听音乐会等。

2.6 对开设人文课程的看法

对“在提高学生人文素养方面,您认为学校最应该加强什么工作?”进行调查时,大学生都认为学校最应该做的是提高人文课程质量,优化校选课程设置,增加人文课程数量。

在具体开设的课程中,大一学生认为阅读课最能提高人文素养,其中综合英语占26.5%,泛读占67.6%。大二学生也认为阅读课最能提高人文素养,其中综合英语占36.7%,泛读占43.3%。大三学生认为文学课最能提高人文素养,另外,有些同学认为像“中国文化概览”之类的选修课最能提高人文素养。所以,增加文化类课程和人文选修课有助于人文素养的提升。

2.7 对人文知识的考察

此部分包括5道人文知识题,是笔者从英语专业八级试题的常识题部分(general knowledge)中抽取的,涉及外国的政治、地理、文化、文学等知识。从学生的选择结果来看,学生对这样的常识问题掌握得并不是很好(参见表3),这说明在教学中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西方文化知识的讲解。

表3 学生对人文知识了解情况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进一步提升。在了解英语专业学生人文素养现状的基础上,学校和教师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让学生意识到提升自身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努力达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

[1]Williams,M.&R.L.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2]杨叔子.现代大学与人文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9,(4):1-5.

[3]张中载.外语教育中的功用主义和人文主义[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6):453-457.

[4]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外语人文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人文绍兴
大山教你学外语
人文社科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