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0~2012年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分析

2013-11-09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100039郑绯潘一敏凌海慧赵庆国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20期
关键词:麻醉药品吗啡癌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0二医院(100039)郑绯 潘一敏 凌海慧 赵庆国

北京军区总医院(100700)徐娟

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产生生理依赖性,能成隐癖的药物。这类药品具有明显的两重性。一方面有很强的镇痛作用,是医疗上不可缺少的药品,同时不规范的连续使用又易产生依赖性,若流入非法渠道则成为毒品,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麻醉性镇痛药也称为阿片类药物,包括:①阿片;②从阿片中提取的生物碱,如吗啡;③具有吗啡样作用的化合物,如哌替啶、美沙酮等。所有这些药品都具有与吗啡类似的药理作用,能成为吗啡型的药物依赖性。麻醉性镇痛药物属于国家特殊管理的药物,其在缓解创伤、手术及晚期癌症患者疼痛应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对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为麻醉药品合理应用与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附表1 2010~2012年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及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

附表2 2010~2012年麻醉药品销售金额与排序

附表3 2010~2012年麻醉药品用量、DDDs及排序(用量单位:片、支、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从我院HIS系统中收集2010~2012年住院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的相关信息,包括药品名称、剂型、规格、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等数据资料。

1.2 分析方法 按麻醉药品的通用名统计2010~2012年的销售金额并进行金额汇总:①确定限定日剂量(DDD):DDD值是指药物为达到主要治疗目的、用于成人的药物平均日剂量。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1]、《新编药物学》(第16版)[2]和药品说明书规定的日剂量确定;②用药频度(DDDs):药品某时间段消耗量/该药的DDD值,DDDs值越大,说明该药使用频度越高,反映临床对该药的选择倾向越性大。

2 结果

我院使用的麻醉药品共涉及3种剂型8个品种11种规格,其中注射剂5种、片剂5种、外用贴剂1种。分别为盐酸哌替啶注射液(50mg、100mg)、盐酸吗啡注射液(10mg)、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硫酸吗啡控释片(10mg)、盐酸羟考酮控释片(5mg、10mg、20m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50μg∶1ml)、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2mg)、芬太尼透皮贴剂(4.2mg)。

2.1 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及占药品销售总金额的比例 我院2010~2012年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呈逐年递增的增长趋势,结果见附表1。

2.2 麻醉药品销售金额、排序及年均增长率 我院2010~2012年麻醉药品销售金额、排序及年均增长率,统计结果见附表2。

2.3 麻醉药品用量、DDDs及排序 我院2010~2012年麻醉药品用量、DDDs及排序,结果见附表3。

3 讨论

3.1 从附表1可见,我院麻醉药品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有:①国家对麻醉药品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以及医生认识到要让癌痛患者合理足量应用麻醉药品止痛。②我院整体迅猛发展,医疗业务量逐年增长。随着2011年我院住院病房大楼的改建,病床数量的扩大,诊疗人次及手术患者的增多,预计麻醉药品的用量也会继续上升。

3.2 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用量增长率最大。羟考酮为阿片受体纯激动剂,作用类似吗啡,用于缓解持续的中度到重度疼痛。每12h服用一次,用药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疼痛严重程度和既往镇痛药用药史,无极量限制,镇痛作用无封顶效应,口服吸收良好,生物利用度为60%~87%。已接受吗啡治疗的患者,改用羟考酮的每日用药剂量换算比例:口服羟考酮10mg相当于口服吗啡20mg。盐酸羟考酮治疗晚期癌症疼痛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中度以上缓解率为90.2%,生活质量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不良反应轻微[3]。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在我院主要是肿瘤内科、放疗科用于癌症中重度疼痛患者,用量增加明显也是合理应用。

3.3 注射用盐酸瑞芬太尼的DDDs排序连续三年都在首位,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的DDDs排序从第三升为第二。二者均为μ型阿片受体激动剂,尤其舒芬太尼注射液镇痛作用约为芬太尼的5~7倍,安全范围大,作用持续时间长。虽然价格较高,但用量还是持续增长,表明它们在手术麻醉复合剂和麻醉诱导剂止痛中具有重要地位,也使得其用量随手术量的增长而上升。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手术,不但能有效地完成手术,减少丙泊酚用量,缩短术后苏醒时间,还可对患者的术后宫缩痛有良好的镇痛作用,提高患者术后舒适感。在等效镇痛强度下,舒芬太尼在普通外科手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比等剂量下芬太尼麻醉更稳定,镇痛、镇静效应更强,呼吸抑制更轻,更为安全有效[4]。

瑞芬太尼可用于分娩镇痛,由于脂溶性高,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也弱于吗啡,容易通过胎盘,但是在胎儿体内迅速代谢,不会引起胎儿的呼吸抑制[5]。瑞芬太尼起效快、分布容积小、再分布快,在2~12岁的儿童中,代谢和成人无异,新生儿药物清除速率更快。2011年我院新增妇产科、新生儿科、普外科等科室,这两种麻醉药品的用量会继续上升。

3.4 从附表2、附表3的结果可见,吗啡3个剂型用量逐年上升明显。盐酸吗啡注射液用量年均增长86.55%,硫酸吗啡缓释片用量年均增长74.55%,硫酸吗啡控释片用量年均增长165.03%。吗啡是缓解中、重度疼痛有效的阿片类药物。在WHO三阶梯止痛治疗方案中,吗啡被推荐为晚期癌痛的首选药物,吗啡的用量体现一个国家癌痛状况改善的情况。硫酸吗啡缓释片和硫酸吗啡控释片作为吗啡的口服控/缓释制剂比普通片剂更具优势。口服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较长,峰浓度也稍低,消除半衰期为3.5~5h,达稳态时血药浓度波动较小,主要用于重度癌痛患者镇痛,使用方便,止痛效果好。

3.5 芬太尼透皮贴剂的用量逐年稳步上升,DDDs排序基本稳定。芬太尼透皮贴剂与口服制剂相比无首过效应,使用方便,作用持续72h,不良反应小。因医保规定不能口服止痛药品的晚期肿瘤患者才能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加之其价格较昂贵,因此限制了芬太尼透皮贴的使用量[6][7][8]。

3.6 从附表2、附表3的结果可见,盐酸哌替啶注射液的销售金额及DDDs的排序都在逐年下降。哌替啶价格便宜,起效迅速,但镇痛作用时间短,作用强度为吗啡的1/10~1/8,代谢缓慢,长期使用极易引起积蓄中毒,不适用于慢性癌痛的治疗。我院哌替啶用量仍然较大,主要是用于术后镇痛,但仍有癌痛患者使用哌替啶镇痛[9],须加强医生对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的学习应用。

我院2010~2012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分析表明,我院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但在癌症患者镇痛用药中仍有需改善的问题。为了加强对疼痛治疗的指导,早在1982年WHO就提出“2000年让癌症患者不痛”的目标和“三阶梯止痛方案”[10],我国卫生部于1991年下达了关于开展“癌症病人三阶梯治疗”工作的通知。指导原则是按阶梯给药,口服给药,按时给药,用药剂量个体化,注意具体细节。因此,临床需严格遵守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更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麻醉药品。

综上所述,临床上要根据麻醉药品临床应用原则和各类麻醉性镇痛药的特点,结合滥用麻醉性镇痛药的各种临床表现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选择正确的药物。对于锐性重度疼痛的晚期癌症病人不应使用哌替啶,应选用吗啡。疼痛是晚期肿瘤患者的主要症状之一,有资料显示癌痛的发生率高达75%以上,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麻醉性镇痛药物的使用是控制癌痛的主要手段。

因此,合理、个体化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显得十分重要。总之,临床需严格遵守癌痛三阶梯治疗原则,最大限度地减轻癌症患者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更安全、有效、合理的使用麻醉药品。

猜你喜欢

麻醉药品吗啡癌痛
勘误: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医院麻醉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褪黑素和吗啡联合使用能提高吗啡镇痛效果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2012~2014年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健康教育路径对癌痛患者药源性便秘的作用
μ阿片受体在吗啡镇痛耐受中的研究进展
2011年至2013年医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分析
对499张麻醉药品处方的用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