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清平官场小说中的民本思想——以长篇小说《如影随形》为例

2013-11-05陈法玉

扬子江评论 2013年3期
关键词:自力清平平民

陈法玉

最近十几年来,在官场小说的作者群里,王清平是一个比较活跃的作家,自2001年出版第一部官场小说《官场玩偶》以来,后又陆续出版了《骗商》、《干部家庭》、《第一政绩》、《秘书们》、《升格》、《屏蔽夫人》、《官亲》、《上位》、《尊严之痛》等等,他几乎每年以一部小说问世的创作成果,给官场小说的百花园不断增加新鲜的奇葩异朵。与其它官场小说一意只顾暴露官场的腐败、阴暗和丑陋现象的不同,王清平的官场小说中却蕴含了浓重的平民情结和朴素的理想主义,怜民、忧民、爱民、宽民的民本思想贯穿到了作品当中。本文试图以其新出版的长篇小说《如影随行》为例(《钟山》长篇小说2013年A卷),对王清平小说中的民本思想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

表达平民阶层渴望改变命运的美好理想

世代为农、出身贫寒的王清平“学而优则仕”,靠读书告别了农田、锄头,大学毕业后当上了“吃皇粮”的人民教师。一个偶然的机会,又改行从政到党政机关工作,时至今日已官至正处,成为江苏省宿迁市的文联主席、作协主席。不管社会地位怎么改变,生活水准如何提高,王清平的平民情结依然故我,民本思想愈加深重,他想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出一种平民可以通过某种途径或是某种机会得到改变自己命运的理想寄托。在长篇小说《如影随形》里,王清平就给我们塑造了这样一个人物形象——牛自力。

牛自力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山区,在那个时代,他从小吃不饱、穿不暖,饥寒交迫、凌辱自吞,发誓要死读书、读死书,期望以此改变身处社会底层的命运。好在苍天不负,他终于考上了大学,当上了老师,后又再接再厉、乘胜追击,读书竟然读到了政治经济学的博士研究生。不知是命运使然还是阴差阳错,读博期间牛自力恰遇清平市公开招聘高学历领导干部,他一夜之间成为清平市正处级别的经贸局局长。上任伊始,牛自立就决心做一个兴公灭私、多办实事、与众不同、流芳百世的好官、能官、贤官、清官,在报效百姓、报效社会、报效国家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虽然牛自力推行的“五条禁令”以及所采取的一系列新政最后以失败而告终,但他对自己的命运毕竟是改变过了,实现过了,拥有过了,因此他不悔自己一切的所作所为。

从作品主人公牛自力的性格特征来看,他也许一辈子也没有动过要当官的心思,当了官也是力不从心、手忙脚乱、笑话百出、惨淡出局,但是,王清平在下意识当中非要让普通平民有一夜之间突然爆红、一步升天的可能,并对这种可能的实现大书特书、高声礼赞。特别是通过讲述牛自力上任后的新政举措,表达了老百姓翘首企盼好官、清官横空出世的良好愿景。作品饱蘸浓墨,书写了牛自力为官两个多月整整84天的狼狈和苍凉,倒尽了对现代官场理想主义湮灭的悲酸。——这是作家倾吐出的苦水,更是读者、更是老百姓、更是底层老百姓心底的愤懑和悲伤。

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时代,平民百姓改变命运的路径已经变得越来越窄了,官二代、富二代、农二代、贫二代,是现实难以打破的定式。没有钱就上不起学,上不起学就减少了实现转变的可能性,实现不了转变就只能重蹈父辈的覆辙,继续走拿锄头种田或漂泊打工的老路,继续过那种忧衣愁食的贫困生活。《如影随形》中的牛自力的出现,给我们底层民众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但他的最终失败又给我们的心灵重又布上了宿命的阴影。即使牛自力不那样特立独行、异想天开,也和其他当官的人一样老谋深算、玩手段使花招,我们只能看到在老百姓的头上又多了一个贪官污吏。平民需要他们的阶层有人能出人头地,但更希望这些出人头地的人能给自己带来福祉。而美好的愿望一个一个地被严峻的现实击得粉碎,这叫我们情何以堪?由此,我们也看到了《如影随形》批判现实主义的主题和精神,则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记录平民阶层生存困顿的真情实景

王清平以家乡深厚、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展示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情百态和发展变化,以文学的形式反映国家的历史发展进程,以故事的载体记录人的思想演变过程,这是十分可取的。

在《如影随形》这部作品中,作家出于深受民本思想滋养的本能,以悲悯的情怀客观真实地描述了平民阶层困顿的生存状况,为我们提供了一笔宝贵的文学资源。因为长期在农村生活,作家描画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的生活图景:大集体的所有制形式下,人们累死累活混不饱肚子,生产队长为所欲为欺压百姓,损公肥私家常便饭,而作为保管员的父亲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临死时还在腰间别着那枚刻有半个“公”字的大印;因为长期在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工作,作家又记录了工业企业改革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工厂转制、被卖,工人下岗,生活无着上访,等等。作品通过牛自力参与处理下岗职工上访这个事件,以点带面地为我们讲述了一个在地方曾经叱咤风云的企业,在市场经济时代却从盛到衰直至销声匿迹、荡然无存的故事,在纸上还原了企业下岗工人如今的生活状况:“咣当,那家企业像一架老牛破车终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突然趴下了,散架了,再也牛不起来了!人们又开始纷纷逃离那家企业。眼疾腿快的,逃了。眼拙腿笨的,陷在里面了。有本事的自谋职业,杀出一条血路,个别人还当成了响当当的大老板,绝大多数没本事的,惨喽!引壶卖浆,算命打卦,给人洗头按摩的、搓澡捏脚的,从天堂一下跌地狱去了。”工厂被卖,新主子开办了一个神马公司,老企业下岗职工一个不要,老百姓无奈就只好上访找政府了。

主人公牛自力当官前的平民生活,更是一塌糊涂。即便如此,却怎么也不能把他归类到“弱势群体”当中,因为他的头上,还顶着一个“博士”的帽子。牛自力就读博士研究生时,交通工具是一辆“除了铃铛不响其它到处都响”的破旧自行车,住的地方是租人家的一间没有窗户、没有阳光的地下室,吃的则是泡饭泡面,一辈子也没有吃过一顿像样的酒宴,以至于在到清平市上任时面对高级宾馆的宴会如入神仙洞府,不忍剩余的饭菜被倒掉想打包遭拒绝竟然心痛得嚎啕大哭。读到此处,只要我们把牛自力的身世和成长环境联系起来想一想,就不仅一点也不感到滑稽可笑,反而心生悲酸。

在王清平的这部小说里,对平民阶层生活的描写虽然着墨不是太多,出现的这些也是或为了交待主人公独特性格形成的必然条件,或为了给故事的情节设置铺垫背景,但这已经足以反映出作家来自于民、心系于民的思想意识,体现了作家渴望改善平民阶层生活状况的朴素情感,也是作家通过作品对社会、特别是对官员发出的要关注底层、关爱平民的强烈呐喊。

暴露当下官场众知甚少的丛生乱象

当下中国中下层的官场,既不是人人都务实敬业、恪职奉公,也不是个个都私欲膨胀、消极怠工,而是良莠不齐、好坏杂陈。《如影随形》以平民的视角、平民的心理体察当下官场,对其丑陋阴暗的丛生乱象嬉笑怒骂,或深刻揭露、或辛辣讽刺、或客观描述、或欲扬故抑,汪洋恣肆,痛快淋漓。作品里清平市的现实官场,上至市委书记,下至中层干部,各色人等纷纷登场,轮番上演官场活剧。

市委书记吴爱民以改革创新、敢试敢闯、高压施政、强人政治的面目出现,善于出新作秀,制造新闻热点,不顾地方实际,强力推进政绩。为了实施用人制度的创新,他在全国大量选聘高学历人士来到清平市出任各部门的领导干部,而且不管你原来是什么身份资历,上来就是副处、正处,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牛自力得以脱颖而出,从来不知道企业为何物的他一下子成了清平市主管工业、贸易经济发展的经贸局的一局之长。然而,牛自力的不谙世事、“不着边际”的新法奇招,不仅不为经贸局上下接受,也有悖吴爱民的为官常理,新闻效应制造出来以后,看着牛自力离经叛道越走越远,就眼也不眨地抛而弃之。实际上,吴爱民才是牛自力悲剧的真正制造者,“成也萧何败萧何”,把一个对官场一无所知的人弄到官场折腾一下,然后像扔烟头一样地扔掉。决策者的头脑发热、心血来潮,真是让毫无准备的愚钝书生忽然间上天、忽然间入地。牛自力在清平市的84天为官生涯,可以用两句话给以评价:官场稚子,政治玩物。

作品中另一个决定牛自力为官成败的关键人物,是牛自力当年的“发小”、现在的清平市经贸局的第一副局长王大坤。此人不务政事,嗜酒如命,权欲横流,拉帮结派,是一个十足的昏官、庸官。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不学无术、擅长权术的无耻小人,却真地说到做到了让经贸局变成了牛自力的“滑铁卢”。他几乎天天都在给牛自力使绊子、出洋相,暗中捣鬼使牛自力的任何政令都不能得到实施,甚至设置种种陷阱,终让牛自力陷入重围、内外交困,最后迫使牛自力惨淡出局,自己走上了经贸局一把手的宝座。他的阴毒、阴险、阴暗令人咂舌,叹为观止。在现实官场中,像王大坤这样的人物不在少数,他们以钻营权力、谋取私利、贪图享受为目的,做官、做更大的官是其毕生乐此不疲的追求。牛自力和这样的人朝夕相处并且搭班子人合作共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滑铁卢”的悲剧结局。

杨莉莉是牛自力官场环境中出现的唯一一个女性官员,是经贸局办公室的主任。这个女人年纪不大,却世故颇深、老道油滑,里里外外,驾轻就熟,在经贸局长空缺期间,她敢于担当,一度充当了中流砥柱的角色,对其他几个副主任领导发号施令,把群龙无首的经贸局打点得头头是道。经贸局新局长上任,她如释重负一般,终于可以把那个挨累不讨好的代理局长职责一推六二五了。让她始料不及继而喜出望外的是,从天而降的新局长竟是当年被自己严正拒绝的单相思同学。讲起来,杨莉莉对牛自力的意外出现应该是十分尴尬的,好在她擅长见风使舵、察言观色的伎俩,不出一天,就让牛自力将自己视为知己和心腹,对其百般依赖。这个女人不寻常,当年大学毕业仅凭在火车上偶遇一个花言巧语承诺能让她改行不教书弄到事业单位的男人,下了车就和人家宾馆开房,毫不吝惜地奉献了自己的第一次。作为女人,当她的世界观、人生观发生颠倒时,是非观、价值观就会随之颠倒,所谓的贞操观更是荡然无存。在《如影随形》这部小说里,杨莉莉是个非常戏剧化的角色。试想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还有多少女人不是像她那样去对待自己那个看起来非常珍贵又是非常廉价的贞操?

经贸局众多处长之一的方明远,是机关中层干部的一个代表。在中国官场的这座宝塔山上,这群人是基石。当然,机关中层也是相对而言,国家机关的中层,是省级机关的领导,省级机关的中层,是地市级机关的领导,以此类推。机关中层要上一个台阶,也是非要付出九牛二虎之力也不一定能够奏效的。方明远就是这样。年纪老大不小,再上台阶遥不可及,因而也就混世魔王一般,大小不买账,对谁如意就充当谁的打手。他和王大坤就是这种关系,因而成为王大坤施害牛自力的得力干将。

说到这部作品中的官场人等,是不能不再说一番当官两个多月的牛自力的。他抱定公字当头、流芳百世的观念来到清平,一心想给这里的官场带来新风。他骑自行车上下班,不搞公款吃喝,立下了整顿机关风纪和严肃财务管理的五条禁令,还被市里树为典型。他不真正了解新政实施的难度到底有多大,看到的都是别人编造的假象,他不理解他的这些所为既得利益者抵制尚在意料之中,为什么广大中层甚至普通职员为什么也视为洪水猛兽。不仅如此,他还饱受王大坤之流的阻挠陷害,甚至遭受处长们的集体“占领华尔街”,愤怒至极打了王大坤的耳光反被人家暗算头破血流住进医院,当他从医院走出正想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时,王大坤已经成了正果坐上了头把交椅,迎接他的是市委组织部长宣布他被免职。笔者认为牛自力是一个可歌可泣的英雄,这个中国官场上的堂·吉诃德,会被人们永远记住。也许有人认为牛自力有明显的性格缺陷,那就是他的不合时宜的天真无邪、不识时务的顶顶上真、不知好歹的没大没小、不合实际的理想主义,诸如此类。其实,性格是不存在什么缺陷不缺陷问题的,这种缺陷在成功者身上,就是别人不可企及的完美;在失败者身上,就是推脱不掉的罪责。牛自力的形象是可以立起来的,他不存在现实生活中是否有人物原型问题,重要的是对他的塑造有着深厚的社会生活基础,我们可以设问,谁不希望中国的官场尽早吹来一股清廉之风?谁不希望当官的能够一心为民、求真务实?

喻示中国官场革故鼎新的任重道远

《如影随形》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读后令人深思,令人感慨,特别是面对牛自力的悲情结局,更让人掩卷叹息。牛自力在经贸局的新政受阻,不仅是牛自力个人的失败,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中国官场乃至整个政治体制改革举步维艰的缩影。改革必然触动一些当权者的利益,一旦触动他们的利益,他们就会形成一股有时是很强大的阻力。在既得利益者的阻力之外,还有来自全社会的习惯和麻木。这种来自社会的不理解、不配合、不支持,其危害政治改革的因素更大。

牛自力被免职后,带着头上留下的伤疤、带着一颗破碎的心黯然消失、杳无踪迹,成了清平市的一个不解之谜,也成了读者心中的一个不解之谜。随着王大坤的走马上任,我们看到清平市的今天将会依然固我,混世派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更好的福音。我们这些平民百姓还要像过去一样去期盼、去等待……

猜你喜欢

自力清平平民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桃李争妍见证最美的耕耘
生死一幅画
生死一幅画
方清平“谋害”赵振铎
苏自立的秋天
理发
理发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