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药疹患者47例口腔念珠菌感染和危险因素分析

2013-10-31李小红黄凯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5期
关键词:药疹念珠菌皮质激素

李小红 黄凯

重症药疹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及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及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1]。部分重症药疹患者口腔黏膜损害严重,继发念珠菌感染常见,本研究对47例重症药疹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进而探讨重症药疹患者口腔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为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科住院重症药疹患者,共47例。查找原始病历按诊断标准严格选择病例进行分析。每例患者记录性别、年龄、致敏药物、基础疾病、药疹类型、口腔黏膜受累情况、脏器受累情况、最高糖皮质激素用量、合并应用抗生素情况、口腔念珠菌感染情况、念珠菌感染的治疗及恢复情况。47例重症药疹患者,其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5岁 ~67岁,平均年龄37.17±17.36岁。基础疾病:癫痫9例,脑外科手术后4例,三叉神经痛1例,呼吸道感染16例,急性肠炎2例,泌尿系感染1例,牙周炎2例,关节炎4例,肩周炎1例,腰椎病1例,银屑病3例,脑梗死2例。

1.2 方法 药疹诊断依据为发病前有明确的用药史、有一定潜伏期、皮疹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皮疹分型依据文献。口腔念珠菌感染诊断依据口腔乳白色薄膜和真菌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真菌培养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白念珠菌菌落为绿色或翠绿色,直径约2 mm;热带念珠菌菌落为蓝灰色或铁蓝色,直径约1.5 mm;克柔氏念珠菌菌落为粉红色,边缘模糊,有微毛,直径约4~5 mm;光滑念珠菌菌落为紫色,直径约2 mm;其他念珠菌菌落为白色。治疗:停用可疑致敏药物,早期给予足量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控制后规则减量,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护胃肠道粘膜,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加强支持疗法,加强肝肾功能检测,必要的保肝治疗,积极治疗原发病和并发症,加强皮肤、粘膜的护理。发现口腔念珠菌感染,及时应用2.5%碳酸氢钠溶液漱口,系统应用抗真菌药物。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百分比,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型重症药疹与致敏药物的关系见表1。

表1 47例重症药疹致敏药物分布

2.2 各型重症药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率 19例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15例(78.95%);14例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6例(42.86%);9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2例(22.22%);5例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1例(20.00%)。47例重症药疹患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24例(51.06%)。临床表现为口腔出现乳白色薄膜,真菌直接镜检阳性,真菌培养见典型念珠菌菌落,培养结果白念珠菌21例,光滑滑念珠菌2例,热带念珠菌1例。

2.3 口腔念珠菌感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重症药疹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与危险因素的关系见表2,重症药疹发生口腔黏膜糜烂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增高,χ2=23.663,P<0.05;较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强的松等量换算≥60 mg/d)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89,P>0.05;应用广谱抗生素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率增高,χ2=8.287,P <0.05。

表2 重症药疹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3 讨论

重症药疹是一种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病情发展快,皮损广泛,常发生肝肾功能衰竭、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口腔念珠菌病是免疫功能正常和免疫抑制人群中最常见的真菌感染,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皮肤、黏膜、内脏真菌感染日益增多,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生率也相应增高。口腔念珠菌感染如不加处理,可蔓延到消化道及呼吸道,可并发侵袭性念珠菌感染。黏膜和系统念珠菌感染是免疫抑制人群常见的严重疾病,常见于艾滋病、肿瘤化疗、白细胞减少、白血病、糖皮质激素应用、器官移植和广谱抗生素应用等。既往研究显示具有口腔损害、需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天疱疮、类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发病率均增高[2,3],所以本文对47例重症药疹患者的研究重点进行口腔黏膜糜烂、糖皮质激素大量应用和广谱抗生素应用对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影响。

本研究中重症药疹患者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原因分析如下:①口腔黏膜屏障破坏:部分重症药疹患者除皮肤出现糜烂或表皮剥脱外,眼、口、生殖器黏膜受累严重,出现面积不等的糜烂,念珠菌在黏膜糜烂处定植;②免疫功能低下:目前国内治疗重症药疹仍以糖皮质激素为首选,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同时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作用,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疹可以降低患者免疫功能;③菌群失调:重症药疹治疗需治疗皮肤及呼吸系统的感染,长期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可以引起菌群失调,使真菌繁殖加快,增加念珠菌感染的几率。在各型重症药疹中,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和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口腔黏膜损害发生率高,出现口腔念珠菌感染较多;因药疹引起皮肤破溃及合并呼吸系统感染的患者,需应用广谱抗生素,口腔念珠菌感染的发病率也较高。较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者发生口腔念珠菌感染比例较高,但与糖皮质激素用量相对小的患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分析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如扩大样本数量可能出现有意义的结果。

[1] 牛红喜,耿龙,尚英彬,等.191例重症药疹临床分析.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9):530-532.

[2] 黄远忠,董正蓉,林伯盛,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合并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资料分析.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1,25(5):359-361.

[3] 李铁男.天疱疮和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调查研究.中国真菌学杂志,2007,2(5):284-285.

猜你喜欢

药疹念珠菌皮质激素
论少见念珠菌在口腔念珠菌感染病例中的分布及其致病性
广州地区生殖系统念珠菌病的菌型及其体外药敏结果分析
药疹虽小,可不要大意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糖皮质激素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观察
三七总黄酮抗糖皮质激素诱发骨质疏松的效应
无菌部位的念珠菌属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念珠菌血流感染临床与实验室特点分析
生发Ⅰ号联合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斑秃患者秃眉的临床观察
重症药疹预后影响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