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和D-D及HCY联检的临床应用

2013-10-31焦淑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5期
关键词:心衰血浆心功能

焦淑静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的复杂症状群,也是各种心血管疾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1]。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学说众多,随着免疫组化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证实心肌重构与心室重塑为心衰发展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是心衰的决定性机制。但其确切完全的病因病理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提示可能与某些体液及细胞因子改变有关[2]。NT-proBNP是调节体液、细胞内外钠平衡及血压的重要激素,当心内血容积增加和左室压力超负荷时可大量分泌,是心衰加重的标志物[3]。D-D是机体凝血-纤溶变化的可靠指标,HCY在诊断原发性高血压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试通过检测CHF患者血浆中的NT-proBNP、D-D和HCY的水平变化情况,以期探讨三者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慢性心力衰竭(CHF)组78例,为2008年2月至2012年7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患者,男性51例,女性27例;年龄39~71岁,平均年龄(53.9±7.6)岁。慢性心力衰竭采用Framinghan诊断标准,结合临床症状、心电图、超声心电图等检查综合诊断。按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NYHAⅡ级35例、Ⅲ级24例、Ⅳ级19例,所有入选者常规影像学检查排除心源性呼吸困难、瓣膜性心脏病、肺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疾病,且未接受相关的外科性治疗和使用叶酸、B族维生素及抗粘附因子药物的心衰患者。另选正常对照组55例,其中男性32例,女性23例,均为正常健康体检者,年龄43~62岁,平均年龄(52.1±6.9)岁;两组对象年龄、性别构成及体重指数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标本的采集及处理 所有受试者用一次性静脉双向采血针于清晨空腹采血3管。一管EDTA-K2抗凝2 ml检测NT-proBNP;第二管枸橼酸钠抗凝2 ml测D-D;第三管肝素钠抗凝检测HCY。及时分离血浆,普通试管提取血浆于-20℃保存待检。

1.2.2 实验方法 NT-proBNP采用法国VIDA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检测;D-D采用德国美创Coatron-1800型全自动血凝仪,均为配套试剂盒和标准品。HCY采用美国 ABOTT-16000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试剂购自申索佑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0.0软件统计分析。两组间比较用配对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多个样本间两两比较和组间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HF患者组NT-proBNP、D-D、HCY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果见表1。

表1 受试者血浆NT-proBNP、D-D、HCY水平表(±s)

表1 受试者血浆NT-proBNP、D-D、HCY水平表(±s)

注:CHF组与对照组比较△P<0.01

组别 n NT-proBNP(pg/ml) D-D(mg/ml) HCY(umol/L)CHF组 78 5049±961.8△ 4.49±1.53△ 47.8±9.4△55 318.7±112.5 0.38±0.27 9.29±2.21对照组

2.2 血浆NT-proBNP、D-D、HCY水平随CHF患者心衰程度 的加重均逐渐升高(P<0.01),结果见表2。

表2 心功能不同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D-D、HCY水平表(±s)

表2 心功能不同分级CHF患者血浆NT-proBNP、D-D、HCY水平表(±s)

注: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5;与心功能Ⅱ级比较▲P<0.01,*P0.05;与心功能Ⅲ级比较﹟P<0.01

组别 n NT-proBNP(pg/ml) D-D(mg/L) HCY(umol/L)NYHAⅡ级 35 1383.2±457.5* 0.96±1.07* 2.4±9.1*NYHAⅢ级 24 4146.1±981.4▲ 3.17±1.18▲ 32.9±8.7*NYHAⅣ级 19 6857.3±1142.3﹟ 6.02±1.34﹟ 57.5±8.4﹟

3 讨论

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主要是由心室肌细胞合成的心源性神经激素。右心室容量负荷加大、室壁压力增加、心肌细胞损伤等因素是导致NT-proBNP代偿性分泌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在维持心脏代偿状态、延缓疾病进程方面起重要作用且能反映心力衰竭的程度[4]。有研究报道,NT-proBNP检测可以有效评价心衰患者的预后,是心衰患者出院后死亡或因心血管事件再住院的强有力预测指标[5]。本组实验结果显示,CHF患者组血浆NT-proBNP的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不同心功能级组间水平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NT-proBNP水平显著增加,与文献报道相符合[6]。因此,由于NT-proBNP较B型脑钠肽(BNP)的半衰期长,血浆浓度高和体外稳定性高的特性,加之对心肌缺血和心功能评价时的准确、客观的临床应用价值,必将成为一项可靠地实验室指标而受到临床的关注。

D-D是交联后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产物,为体内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纤溶功能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7]。D-D血浆水平增高往往提示高凝-纤溶状态的存在。但在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D-D的水平变化情况,文献报道很少。本文测定了78例CHF患者血浆中的D-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与心功能分级相关,病情愈重D-D水平愈高。有文献报道[8],D-D阴性或水平正常及无相关临床表现可排除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但高凝状态、动脉硬化及血管炎可引起D-D的水平增高。CHF患者是否因伴随上述病理机制的出现,继而导致血浆中D-D水平增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观察。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g,HCY)是存在于血浆中的一种含硫基的氨基酸,是蛋氨酸转换成半胱氨酸的代谢途径中形成的一种中间产物。研究发现,在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血浆中HCY水平是增加的,并推测可能是一种新的导致心衰的危险因素。Suhara等[9]报道,HCY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基因表达改变,最终导致细胞凋亡,从而影响血管收缩功能,对心力衰竭症状的恶化起重要作用。本文结果与其报道一致,说明HCY水平可以反映CHF患者心功能分级水平及严重程度。

综上所述,NT-proBNP检测作为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评估、临床转轨预测的一项实验室指标已受关注,但血HCY和D-D的变化对CHF患者的诊疗价值关注不多。本组实验患者血HCY和D-D水平升高与NT-proBNP的变化趋势一致,呈正相关关系,分析原因可能是CHF患者伴有血管内皮细胞慢性损伤及炎症,导致内皮细胞膜损伤外漏增多,但D-D和HCY水平能否作为判定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程度的特异性实验室指标尚有待深入的研究。

[1]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2 Heart and stroke statistical up date.Dallas,Tex: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2001.

[2] 王易,杨跃进.细胞因子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12):950-951.

[3] 周新,府伟灵,等.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54.

[4] 汪芳,王莉.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N端前脑钠肽素水平的变化.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6,18(4):195-198.

[5] 张捷,张晶明,胡桥舟,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检测在左室重构中的预测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7):604-607.

[6] 王兰兰,蔡蓓,刘兴斌,等.N末端脑型脑钠尿肽定量检测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6,29(1):35-38.

[7] 王鸿利,王学锋.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171.

[8] Fancher TL,white RH,Kravitz RL.Combined use of rapid D-dimer testing and estimation of clinical probability in the diagnosis of deep vein throbosis.Systematic review.BWJ,2004,329:821.

[9] SuharaT,Fukuok,YasudaO,etal.Homocysteine enhances endothelial aptosis via upregulation of Fas-mediated pathways.Hypertension,2004,43:1208-1213.

猜你喜欢

心衰血浆心功能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老年心力衰竭患者BNP及乳酸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右心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