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00例观察

2013-10-25吴虹辉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12期
关键词:刺法夹脊经络

吴虹辉

(湖南省邵阳市中医医院针灸推拿科,湖南 邵阳422000)

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笔者用长针深刺法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200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男56例、女44例,年龄20~8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6年。对照组男58例、女42例,年龄20~80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25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主要症状为腰腿酸麻胀痛,呈典型的放射样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5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治疗标准》。①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湿寒史。②常发生于青壮年,以20~50岁最多。③腰痛并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如咳嗽、喷嚏)疼痛加重。④脊椎侧弯,腰生理弧度变浅或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⑤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实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足母趾背伸力减弱或消失。⑥X线摄片检查脊椎侧弯,腰椎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临边缘有骨质增生。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主穴取腰3~5夹脊穴、肾俞、大肠俞、委中、局部腧穴。配穴取肾虚者加命门、太溪,寒湿者加腰阳关,急性者加水沟,慢性者加足三里,伴有臀、下肢痛者加患侧环跳、承扶、秩边、阳陵泉、足三里、悬钟等。腰3~5夹脊穴用3.5寸28号毫针向脊柱方向刺入,针刺深度据胖瘦刺入1.5~3寸,环跳穴用6寸28号毫针据胖瘦刺入3~5.5寸,并使用白虎摇头、青龙摆尾等手法,针感以有向下肢远端传导为佳,余穴位针刺无特殊。行平补平泻法,留针加灸。

对照组:取穴同治疗组。常规针刺,行平补平泻法,留针加灸。

针刺得气后均选用电针疏密波30min,电流强度以病人能忍受或肌肉有轻度收缩为度,两组均留针30min后起针,每天1次,治疗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天,3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

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抬高大于70°,能恢复原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活动功能改善。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

4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见表1。

表1 治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疗程见表2。

表2 两组治愈疗程比较 例

5 讨 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痹证”范畴。主要病机为风寒湿等外邪侵袭,痹阻经络或肝肾亏虚,经络失于濡养,阻碍气血运行,瘀阻经络,不通则痛。《灵枢.输刺》曰:“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以肾之应也。”夹脊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之间,向脊柱方向深刺可以缓解突出部分对神经根的压迫。深刺患侧秩边、环跳,运用白虎摇头、青龙摆尾手以补气、催气、导气方法,针刺以得气为效,候气法共达鼓动经气、补益气血、促进气血运行,针刺后有强烈的触电感并向足尖放射则效果为佳。同时配合艾灸患部及下肢疼痛明显处,有温通经络、祛湿散寒、行气活血作用。临床证实,深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作用比一般针刺疗效强,可缩短治疗周期。

猜你喜欢

刺法夹脊经络
夹脊穴考辨
基于适应证与解剖相关研究颈夹脊穴定位研究
“四冲穴”阴中隐阳刺法联合止痫汤治疗癫痫的疗效分析
疫情背景下基于QQ+超星学习通“刺法灸法学”在线教学体会——以“耳针法”章节为例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关于经络是一种细胞外基质通道的假说
4个表现自测经络是否畅通
“颈夹脊”源流考略
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临床观察
经络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