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舟山海岛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3-10-21李定胜陈国忠董跃平

关键词:海岛园林植物绿化

李定胜,石 磊,陈国忠,董跃平

(1.舟山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浙江舟山 316000;2.舟山市市政园林管理局,浙江舟山 316000)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植物材料的开发和利用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中尤为重要。舟山作为中国首个群岛新区和佛教文化旅游胜地,应将园林植物配置作为新区园林绿化建设的核心工作来抓,彰显海岛特色魅力,从而促进舟山群岛新区旅游业及其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定海、普陀两地的主要公园、道路及居住小区的园林植物及配置形式为调查研究对象,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和分析园林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以期为舟山群岛新区植物景观配置提供参考。

1 自然条件概况

舟山位于长江和钱塘江入海口,界于 29°32'~31°04'N,120°30'~123°25'E,是中国唯一以群岛组成的港口城市,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全市共有大小岛屿1 390个。区域内属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受海洋环流影响较明显,年平均气温15.6~16.6℃,年平均降水量936~1 330 mm,年平均日照1 941~2 257 h,冬暖夏凉,温和湿润,光照充足,但由于受季风不稳定性的影响,常见夏秋之际易受热带风暴(台风)侵袭、冬季多大风,七八月间易干旱等自然灾害性天气,且部分地段存在土壤质地较差、土层较薄、土壤盐碱化较严重、地下水位高等不利因子。

2 调查研究方法

在2012-2013年全面踏查舟山定海、普陀两地绿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园林植物的空间分布、功能定位及建成时间等因素,将其划分为公园、道路和居住小区三个绿化类型,采用实地调查和对舟山海岛园林植物历史资料分析整理的调查方法,选取定海公园、海滨公园、香园新村、檀东颐景园和“329”国道等绿地作为调查对象,进行植物种类、应用现状和配置形式等方面的调查分析,提出了园林景观植物的选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3 结果与分析

3.1 园林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

经初步调查和不完全统计,迄今在舟山海岛引种驯化表现较好的园林植物500余种,其中常用于舟山岛城各类绿地的园林植物仅有143种(包括变种、变型、栽培变种),隶属于49科82属,其中裸子植物占6科14种,占种数的9.8%;被子植物43科129种,占90.2%(双子叶植物36科111种,单子叶植物7科18种)。舟山乡土植物主要以樟科、木犀科、蔷薇科、冬青科、山茶科等植物为主,占常用园林植物种数25.2%(表1)。景观种植设计中藤蔓植物和竹类较少,据调查,藤蔓植物近10种,竹类仅5种等。草本植物10余种,基本上是常见的传统植物,舟山海岛许多蕨类及林下耐荫植物未得到有效开发利用[1]。

表1 舟山海岛常见园林植物的数量统计Tab.1 Statistic of the common garden plants in Zhoushan islands

经过进一步分析,从植物种类分布的科来看,舟山海岛园林绿化植物主要以樟科、木兰科、木犀科、蔷薇科等传统植物为主(表2)。含8种以上的科只有木兰科、蔷薇科、山茶科、木犀科等4科,计有43种;含5种以上的科有10科,计有80种,占种数的56.7%。

表2 含5种以上的科Tab.2 Family of more than 5 species

近几年来,舟山新木姜子Neolitsea Sercea、普陀樟Cinnamomun japonicum var.chenii、全缘冬青Ilex integra等一些抗逆性强、观赏价值高的舟山海岛乡土树种经过栽培驯化后,已渐在城市绿地建设中得到应用。银杏Ginkgo biloba、红叶石楠Photinia glabra、红花檵木Loropetalum chinensis等一些引种树种已逐步成为舟山岛城绿化代表性植物。一些人工培育优良观赏植物有待进一步推广应用,如厚叶石斑木Raphioleopis umbellate、厚皮香Ternstroemia gymnanthera等。另外一些具有开发前景的乡土地被植物尚未得到有效推广应用,如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nicum、朱砂根Ardisia crenata、芙蓉菊Crossoste phiumchinense等。

用于各类公园、广场及城区街头小游园绿化主要以樟科、木兰科、蔷薇科、豆科、杜鹃花科植物居多,一般采用孤植、对植、丛植、群植和片植等景观配置方式[2]。孤植树常见的有银杏、雪松Cedrus deodara等,以显示其独特个体美;对植常见的有苏铁Cycas revolute、蒲葵Livistona chnensis等,以显示其均衡主题思想;丛植、群植或片植常见的有樱花Prunus serrulata、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等,以显示其强烈整体艺术效果[3]。贯穿定海、普陀两地主干线(含城市街道)、二级公路两旁的防护林带及隔离带内栽植的植物主要以常绿植物居多,常见的骨干树种有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叶石楠、女贞Ligustrum lucidum、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等。居住小区的园林景观植物,利用乔灌、藤本和地被植物配置出高、中、低、地被等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群落,创造出“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四季景观效果[4]。

3.2 植物配置形式及管护中存在问题

3.2.1 层次结构不够明显

在几处绿地调查来看,大部分利用杜鹃、金边黄杨Euonymus cv.Ovatus Aureus、龟甲冬青Ilex crenata cv.Convexa等植物材料组成的色块,形成单层的种植模式,或利用香樟、山杜英等单一植物材料形成列植或丛植的种植模式,缺少复层或多层种植结构,造成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较差。

道路绿化是舟山市城市绿化最薄弱的环节。贯穿定海、普陀两地的“329”国道盐仓段和临城段树种层次不明显,仅采用单层次、带植方式配置,部分地段呈苗圃地,不能发挥道路景观特色。城乡公路及城区街道绿化一般都是单一树种,且老龄化严重。定海滕坑湾路主以法国梧桐Platanus orientalis为行道树,枝叶败落,参差不齐,其他路段大部分是单一的香樟或山杜英作行道树;普陀沈家门城区街道几乎都是单一的香樟树或广玉兰作行道树,存在长势不一致、缺株断带等现象,其中部分路段是硬质铺装,景观效果更差。

3.2.2 海岛特色景观不突出

近几年来,虽已通过人工驯化成功地培育出了舟山市市树——舟山新木姜子,以及代表舟山海岛地域特色的普陀樟、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全缘冬青、红叶树Helicia cochinchinensis、晚稻杨梅Myrica rubra、滨柃Eurya emarginata、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日本女贞Ligustrum japonicum等乡土树种[4],但由于宣传力度和重视不够,乡土树种未能得到较好的推广应用,未能体现海岛特色和优势。

檀东颐景园是舟山市目前比较典范的园林居住小区,园内植物红花绿叶,与水系、园林建筑相映成趣,但在植物配置中以常见传统树种为主,缺乏海岛特色树种。定海公园是舟山市早期建成较典范的市民游乐场所,园内主要配置香樟、雪松、女贞、桂花等传统绿化树种,缺乏海岛人文景观和地域风情。

3.2.3 未充分掌握适地适树原则

舟山海岛常年受海风影响,局部土壤盐碱性较高,对植物生长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一些抗风弱、耐盐碱地性不强的植物,如雪松、桂花、银杏、红枫、金叶女贞等受海风或盐渍影响而出现植物生长势较弱和叶片黄化失绿等不良现象,从而影响该地域植物形态美和园林景观效果,严重时甚至导致部分树种死亡。海滨公园曾出现银杏、红枫死亡案例;昌洲大道出现金叶女贞秋冬季枝叶脱落等现象。

3.2.4 未能充分利用色相变化来突出季相

在植物选材上没有充分考虑四季更替和色彩搭配,如海山公园空旷草坪上仅有几株舟山新木姜子、雪松等,边坡上主要是栾树,植物景观略显单调;竹山公园内山坡地主要是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沙朴Celtis tetrandra等落叶植物居多,仅有极少数山杜英、女贞等常绿植物点缀,常绿、落叶植物配置不当,不能与碧水蓝天形成色彩上的映衬,冬季时枝叶萧条,倍显单调,未能形成错落有致、四季不同的植物景观。

3.2.5 人为破坏严重影响植物景观

海山公园作为城区辖内纪念与休闲集一体的公园,园内绿树成荫,由于市民晨练频繁和自然生态植被保护不力,导致园区山坡地原有海岛特有野生地被植物被肆意践踏,自然生态遭受严重破坏。香园新村是舟山定海城区较早建成的居住小区,该园景观设计突出“香”,以桂花作为主调树种兼行道树,讲究列植、丛植和片植等配置方式,但因种植密度过高,目前大部分植物已经长大成势,由于过于拥挤,严重影响植物景观。

4 对策与建议

4.1 充分掌握海岛园林植物的选择与配置原则

4.1.1 掌握乡土植物与外来植物相结合的配置原则

充分考虑舟山当地地域风情和文化底蕴,选择以海岛特有乡土植物为主,适当配置外来园林植物,体现物种多样化,不断丰富园林植物品种多样性,增强岛城的地域风情和园林特色,提升园林景观效果及生态效益。

4.1.2 选择以强抗逆性植物为主的植物配置原则

选择抗风能力强、耐盐碱、抗病虫害等抗逆性强的园林植物作为海岛主调植物,适当配置一些具有树体优美、枝繁叶茂、冠大荫浓、花艳芳香的园林植物,逐步把“千岛名城”建设成为具有优美的生态环境及最适合人居的“海上花园城市”的建设目标。

4.1.3 掌握乔灌、常绿与落叶相结合的配置原则

舟山海岛绿化主体应以常绿乔木为主,增强防护功能。在园林植物选择中,以常绿乔木为主,特别是乡土常绿乔木植物,适当搭配落叶乔木及灌木,做好各植物间的混配,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间、季相分明、色彩斑斓的植物群落。同时穿插彩叶树种、藤本和地被植物,以期增加绿量和提升美化功能。

4.2 根据绿地类型与功能要求采取不同植物配置形式

4.2.1 公园类型的绿化植物配置

在海岛公园景观绿化植物配置中,应坚持以乔木为主,乔、灌、花、草相结合的科学配置格局,形成“春花、夏荫、秋果、冬绿”的绿化景观效果。如在海滨或临海营造公园时,应利用滩涂或沙滩的生境,选择耐盐碱性较强的植物,适当配置砂生和耐水湿植物,造就海岛植物野趣盎然的境地,如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滨柃、海桐、珊瑚树、厚叶石斑木、全缘贯众Cyrtomium falcatum、海滨木槿、芙蓉菊、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碱蓬Suaeda glauca、糙叶苔草Carex scabrifolia等[5],推荐滨海景观植物群落:单叶蔓荆或珊瑚菜+珊瑚树或海滨木槿+黑松Pinus thunbergii等。在植物园或森林公园中合理使用或集中配置观赏特性较高的珍稀保护树种,这样既能保存种质资源,又能起到保护珍稀濒危植物的宣传与教育作用。如舟山新木姜子、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普陀樟等舟山特有植物,以及银杏、金钱松Pseudolarix amabilis、苏铁等保护植物。

4.2.2 道路两旁绿化植物配置

在绿色生态廊道景观绿化中,要合理选择和搭配乔灌木,通过植物的群体性来提高抗风能力。在濒海或疏港公路的生态廊道应采取三排及以上绿化种植,如:香樟+栾树+红叶石楠、香樟+女贞+法国冬青+红叶石楠(蜀桧)等配置方式。绿色生态廊道工程是舟山海岛重点绿化工程,在途径城区绿化区域内,可采用丛植、聚植、群植和片植等景观配植方式进行交叉配置[6],可适当增加地被植物和色块拼图的应用,如大乔木(雪松、红楠、舟山新木姜子、银杏等)+小乔木或大灌木(樱花、紫叶李、桂花等)+灌木(紫荆、紫薇、山茶花等)+球类植物(火刺、龟甲冬青、海桐等)+色块(茶梅、红花檵木、金边黄杨等)+地被植物(云南黄馨、大吴风草、朱砂根等)+草坪,可设置亭、廊、水榭、茶室等园林建筑小品,为游人提供观景、休闲及庇荫的场所。在宕口与边坡景观绿化中,要结合周边环境和立地条件,因地制宜进行人工栽培植物群落设计,以最大限度提高绿地率,创造多层次的绿化空间,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用于宕口绿化的有:爬山虎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等;用于边坡的植物有:云南黄馨、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南蛇藤 Celastrus orbiculatus、锦带花 Weigela florida等。

4.2.3 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配置

在海岛居住小区植物种植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色叶植物,注重季相变化,增强植物造景功能,并结合特有文化底蕴,营造出集乡土性、生态性、艺术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海岛特色人文景观。适当配置色叶植物,如紫叶李、金边黄杨、红花檵木、洒金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银杏、栾树、红枫等色叶植物。还应配置花期长、观赏性强的林下耐荫植物种类,不仅提高绿量,丰富植物多样性和景观层次,而且还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如大吴风草、杜鹃、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吉祥草Reineckia carnea、鸢尾Iris tectorum、朱砂根、云南黄馨Jasminum mesnyi等。在小区水景植物配置中,充分利用水体或驳岸的生境,配置睡莲Nymphaea terragona、荷花 Nelumbo mucifera、水葱 Scirpus tabernaemontuni、菖蒲 Acorus calamus、芦苇 Phragmites communis等水生植物,借助濒水植物的拂水枝干和倒影,再现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融为一体的海岛自然景观[7],形成滨水景观植物群落,如荷花或水葱+连翘Forsythia suspensa或云南黄馨+樱花、紫叶李或紫薇+蒲葵或加拿利海枣等。

4.3 着力扩建海岛园林绿化苗木培育基地

由于大陆培育的部分苗木种类难以适应舟山海岛环境的生长,或经长途运输后影响苗木的成活率,且运输成本高,因此,在舟山海岛本地扩建园林绿化苗木培育基地势在必行。苗木培育时,应根据海岛园林植物配置的实际需要选择培育对象,既要突出乡土植物的培育,也要选择引种时间长且经得起海岛生境考验的种类,同时不断驯化当地野生植物资源,以便在海岛园林景观营建中,形成复层混交的地方特色明显的植物群落。舟山海岛植物资源丰富,为特色植物资源的选择应用提供了极大的空间,特别是野生植物具有岛城民族传统和海岛特色文化内涵,正确选择好具有开发前景的野生植物,对创造舟山海岛特色植物景观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如舟山新木姜子、红楠、普陀樟、红山茶Camellia japonica、海滨木槿、铁冬青Ilex rotunda、全缘冬青、红叶树、滨柃、厚皮香、厚叶石斑木等。

5 结语

通过对舟山海岛园林植物应用现状的调查,结果表明,许多外来园林植物和乡土植物能够组合配置呈现出良好的景观效果,只是目前还没有充分利用起来,特别是许多乡土植物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如何驯化应用并科学合理配置形成海岛特色植物景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舟山海岛以其独特的佛教文化和海岛特色景观资源,具有强大的旅游动力,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一定要适应旅游业发展需要,为此,只有充分挖掘乡土植物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外来优良园林植物,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塑造出优美的海岛特色植物景观,为“海上花园城市”战略目标提供科学依据。

[1]舟山海岛林业植被资源调查组.舟山市海岛维管束植物名录.

[2]尹 公.城市绿地建设工程[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3]李秀娟,仇 硕,赵 健,等.广西园林植物应用现状调查及分析[J].广西植物,2009,29(5):635-639.

[4]苏雪痕.植物造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5]王国明,徐斌芬,王美琴,等.舟山海岛野生观赏植物的应用[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1):46-49.

[6]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

[7]于东明,高 翅,臧德奎.滨海景观带园林植物的选择及应用研究[J].中国园林,2003(7):77-79.

猜你喜欢

海岛园林植物绿化
朱屺瞻《绿化都市》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探究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园林植物与应用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