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蛇床子的传说与应用

2013-10-19刘振启刘杰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3年13期
关键词:蛇床子毒蛇海岛

□文 刘振启 刘杰

蛇床子为较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李时珍说:“蛇虺(huǐ)喜卧于下食其子,故有蛇床,蛇栗诸名。” 蛇床子具有祛风杀虫之功效,临床常用于阳痿、宫冷、寒湿带下、湿痹腰痛,外治外阴湿疹、妇人阴痒、滴虫性阴道炎。目前多用于助阳药和外洗药,对男子阳痿、腰痛,女子外阴瘙痒有奇效。

蛇床子的传说

从前,有个村里流行一种怪病。病人皮肤长满鸡皮疙瘩,奇痒难耐,使人坐卧不安。这种病传染极快,没过几天全村人都患上了此病。有一位郎中路过该村,闻听此事后对村民们说:“在百里之外有一个海岛,岛上有一种草,长着羽毛般的叶子,开着像伞一样的小白花。用它的种子熬水外洗,可治此病。但岛上毒蛇遍地,无人敢去。”

村里有个叫王福的青年听了,挺身而出,带着村上几个青年一同直奔海岛,同时四处寻找捕蛇人。在一个山寨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王福向老人说明来意后,老人告诉他:“毒蛇虽凶恶,却怕雄黄,你在端午节这天午时上岛,见毒蛇就洒雄黄水,毒蛇闻到此气味,便一动不动了。”王福谢过老翁,带领村民背上干粮,备足雄黄水,划船出海,端午节正午时分到达了海岛。只见岛上毒蛇遍地,大毒蛇盘住开着伞一样小白花的草,昂头翘尾,一动不动。他们忙洒雄黄水,毒蛇闻到气味,缩着不动,他们乘机从毒蛇身下挖采了很多药草,满载而归。王福带领村民们用草药的种子煎水,供病人洗澡,连洗几天,大家的奇痒病全好了。后来他们把种子播种在空地上,用它来治疥疮、湿疹等病。因为这种草是从毒蛇身底下挖采出来的,所以叫“蛇床”,它的种子就叫“蛇床子”。

植物来源与采收

蛇床子为伞形科植物蛇床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河北、山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有分枝,表面有纵沟纹,疏生细柔毛,基生叶有长柄,柄基部扩大成鞘状。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花白色。双悬果宽椭圆形,果棱具翅。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的纵线,其中夹有1 条浅色状物,果皮松脆,揉搓后可脱落,露出灰棕色细小的种子,显油性,气香,味辛凉,有麻舌感。以颗粒饱满,色灰黄,香气浓者为佳。

蛇床子的药理作用

▲蛇床子植物

蛇床子性状与鉴别

▲蛇床子药材

蛇床子素又名甲氧基欧芹酚,是从伞形科植物蛇床成熟果实蛇床子中提取的一种有效成分单体。其化学名称为7-甲氧基-8-异戊烯基香豆素,近年来,国内外对蛇床子素的药理研究日趋广泛深入,经动物实验研究表明具有众多的药理作用,它不仅对心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在抗癌、抗诱变等方面也均有较强的作用。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作用。蛇床子素能使去甲肾上腺素、氯化钙和高钾除极化所致的家兔主动脉收缩抑制,使量效曲线右移,最大效应降低。最近研究蛇床子素能降低麻醉开胸术的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总外周阻力。抑制心脏作用。蛇床子对豚鼠离体心脏收缩力有显著抑制作用为明显降低离体心房兴奋性,抑制心房自律性,同时使正阶梯现象翻转,明显延长功能性不应期,但对静息后增强效应无明显影响。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为镇静作用。最近研究表明,蛇床子素剂量30 及15mg/kg 时未能增强阈下催眠剂量的戊巴比妥对小鼠的催眠效应。研究还表明,蛇床子素(剂量7.5 及15mg/kg)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数明显影响。研究还表明蛇床子素呈剂量相关性地对抗小剂量安钠咖(主要兴奋大脑皮层)所致小鼠自主活动次数的增加。这提示蛇床子素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可发挥镇静作用。

蛇床子呈椭圆形,由2 个分果合抱而成,长2 ~4mm,直径近2mm。灰黄色或灰褐色,一端带小突起,另一端偶有细柄,每一分果的背面,有明显纵沟5 条,接合面平坦,可见2 条棕色略突起

猜你喜欢

蛇床子毒蛇海岛
毒蛇自毙的启示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蛇床子素渗透泵控释片制备工艺的优化及其体外释药行为
会奏乐的毒蛇——响尾蛇
毒蛇自毙的启示
1%蛇床子素水乳剂在烟叶中的残留消解动态
蛇床子素-TPGS固体分散体制备研究
蛇床子提取液对离体蟾蜍坐骨神经动作电位的影响
神奇的海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