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治疗

2013-10-09郭会霞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精神疾病精神病复发率

郭会霞

河北省邢台市精神病院 054001

目前在我国,因患病给家庭社会带来的总负担的疾病中精神疾病名列前茅[2]。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在精神病的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较高的复发率问题始终没能得到解决。使用传统疗法如药物治疗来治疗精神疾病时,可以有效地对患者的病情带来一定的缓解,同时在控制患者精神症状方面也有不错的疗效,但是,当面对患者的情感淡漠、意志缺乏和精神病退缩等阴性精神病症状时,传统疗法显得有些不足[1]。临床研究表明,当患者的精神病阴性症状无法得到改善时,即使使用药物控制了患者的精神病阳性症状,在康复治疗中还是很容易出现反复发病的现象。因此,心理干预治疗方法介入对于治疗患者阴性症状,降低复发率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3]。本文通过采用实验对照的方法,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单一传统疗法治疗和传统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综合的对比分析,从而实现对心理干预治疗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方面治疗效果的评价分析。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1-2012年期间收治的各类精神病患者(包括躁狂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症患者和心因性精神障碍症患者等)120名,对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将所有患者平均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即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数据分析表明,患者的学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数据不参与康复效果的数据分析统计,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单一的传统疗法进行康复治疗,实验组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

访谈疗法:定期与精神病患者交谈,进行沟通交流。对患者的心理历程做到实时把握,同时使患者对自身的疾病历程和治疗进展有一定的了解,做好对患者的康复指导工作,对病人所关注的问题尽可能解决,做好心理干预治疗工作。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对比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疗效数据,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0.05)。

治疗效果的评定主要根据简明精神症状评定量表(BPRS)来进行分析评价,由评定所得到的结果来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 果

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病情况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一结果表明,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心理干预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见表1。

表1 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发病情况

讨 论

目前临床研究对于精神疾病的致病原因尚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认识[4],一般认为,精神病患者大多存在认知方面的障碍,如在思维、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能力受到损害。精神疾病给患者带来的最大困扰在于一方面给患者自身的生活学习等方面带来严重不便,另一方面,由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考虑到复发率等问题,对于患者家庭和社会来说也是严重的负担。传统的治疗方法多采用药物治疗[5]来对患者的精神症状进行控制,这种方法在改善精神疾病阳性症状方面有着不错的疗效,但是采用单一的药物控制所实现的患者状态稳定,极易受到外在因素或自身因素的干扰而导致疾病复发。

通过在康复治疗期间与患者进行访谈我们发现,患者的认知能力在得到初步恢复后,此时患者内心的矛盾和冲突在心理中占据主要方面[6],主要包括以下方面:①担忧自身的病情,如是否会复发,是否需要继续长期的服药治疗和对于精神疾病的羞耻感。②对于回归社会的恐惧感,如对社会家庭能否接纳自己产生怀疑,对自身的社会生存能力产生质疑等。这些心理状态在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期间是很常见的,临床上多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抑郁、自卑甚至是敌对情绪。因此,研究证明,如果在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时,主要从家庭心理、社会交际能力和患者情绪调整等方面进行[7],对于患者自身心理状态的改善十分有效。临床试验证明,一段时间的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提高精神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的病情好转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临床上对于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期间的心理研究发现,在接受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的心理感受此时已逐步恢复到正常人的水平,具有比较明显的社会人的特质。因而此时,过往的患病和治疗经历会给他们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一般表现为不良情绪体验和强烈的病耻感[8]。这些不良的心理给患者回归社会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由此而造成的心理压力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积极性,给精神病的康复治疗带来不利影响。

对精神病患者康复治疗采取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降低患者的阴性精神病症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治疗在改善精神病患者的复发率方面具有十分显著地疗效,对于恢复患者的认知能力也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 Anthongy. W. Recovery from mental illness: the guiding vision of the mental heath service system in the 1990s[J]. Psychosocial rehabilitation journal,2007,34: 293- 306.

2 马希权.精神疾病康复期经验的心理学研究[J].临床硕士专业学位论文,2008.

3 李秀珍,闫淑玲,宋淑玲.精神病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分析和护理[J].牡丹江医学院院报,1997,18(4):64 -65.

4 苗春辉,徐兰青.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及其干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4(6):386.

5 Liberman RE,Corrigan E W.Designing new psychosocial treatment for schizophrenia[J].Psychiatry,1993,56:238 -249.

6 马燕娟,王玉琦.心理干预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J].局解手术学杂志,2011,5(20):557 -559.

7 孙秀珍,李艳青,房慧.社区康复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54 -55.

8 林长闯,朱未名,褚坚,等.综合心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0,24(4):57 -58.

猜你喜欢

精神疾病精神病复发率
轻型精神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完形填空专练(五)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导致的代谢紊乱
精神病
“无形”的病痛——关怀精神疾病人群
都有精神病
3 当我们失去健康: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