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化、国家主权理论:演进与挑战

2013-09-25李朝辉

学理论·中 2013年8期
关键词:国家主权演进全球化

李朝辉

摘 要:国家是一个历史性现象。国家的出现有其一定的条件,国家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历程。近代的民族国家及其概念产生于西方,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会之后,主权国家才真正立足于人类历史。民族国家产生之后,与之相伴的是关于国家的主权的争论。直到今天,全球化的影响已经势不可挡,与全球化相伴的是全球问题如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网络犯罪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单一主权国家的能力。国家主权在全球化这样强大的冲击中会否成为经济、文化等发展的障碍,以及国家主权会被强化还是被削弱以适应市场的开放性,这些问题都值得探讨。

关键词:全球化;国家主权;演进;挑战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3-0038-02

一、国家主权与主权理论演进

所谓国家主权就是国家所具有的处理对内事务的最高权力与独立处理对外事务的权力。也就是说,主权具有对内的最高性,对外的独立性。对内的最高性是一国在国内享有最高的权威,这种权威不容挑战,在国家所辖范围内都必须尊重这一权威;对外的独立性体现在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在处理对外问题上享有不受干涉的自由和权力。

在国家理论中,主权理论从诞生到19世纪一直是处于核心的地位,主权一直被民族国家奉为圭臬。而在主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有一系列的代表性著作。这些代表作主要出自让·博丹、格劳修斯、霍布斯、洛克和卢梭等人。

法国的让·博丹是历史上第一个对主权问题进行系统性探讨的人。在16世纪的时候,法国已经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但教会和贵族依旧享有很多特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因此,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打击这些封建贵族和教会的势力,一致要求维护并加强国王的权力。这正是让·博丹提出主权理论的时代背景。博丹认为,主权具有绝对和永久的性质。主权的绝对性,是指它的至高无上、不受限制以及不可分割。在博丹看来,国家是由“许多家庭及其共同财产所组成的,具有最高主权的合法政府”,而“国家应有主权,国家的特征是拥有一种永恒的、绝对的权力,这一享有最高权力和最高性不受时间、教皇的意图甚至法律的限制”。在让·博丹看来,主权是一个国家在其管辖范围内享有的绝对和永久权力,具有绝对性、永恒性、高于法律等属性。

可见,博丹的国家主权理论着眼于国内政治,强调对内主权,而荷兰的格劳修斯国家主权论的主要内容则立足于国际法和国际社会,重点阐述了对外主权。格劳修斯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谈到,“所谓主权,就是说它的行为不受另外一个权力的限制,所以它的行为不是其他任何人类意志可以视为无效的”。 格劳修斯认为,在正当理由下,一个主权国家对另一个主权行战争是被允许的,而所谓的正当理由,主要是指自卫、恢复自己的财产和惩罚,正义战争根本目的在于解除敌方危害别人的力量。博丹和格劳修斯对国家主权的经典分析,奠定了近代国家主权理论的基础,对内主权、对外主权成为理解国家主权的两根支柱。

英国的托马斯·霍布斯在其1651年出版的《利维坦》中提出了契约君主主权理论。霍布斯认为,主权是国家的灵魂,统治的主权是从国家的建立中得来的。主权具有至高无上性、不可分割和不可转让性。主权者的权力也不受法律的限制。他认为,要主权者服从法律,不过是在主权者之上又立了一个新的主权者。这样,就又需要第三个主权者以制约第二个主权者。如此类推下去,“国家必乱必亡”,这是违背主权性质的。国家权力在国内不受任何制,在对外时也不受限制。在霍布斯的国家主权理论中主权的特点是绝对性、至高无上性的和不可分割不可转让性。

继霍布斯之后,洛克的议会主权和卢梭的人民主权理论对国家主权的概念进行了丰富和完善。

洛克认为国家有三种权力: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立法权是指导如何运用国家的力量以保障这个社会及其成员的权力;执行权是负责执行被制定的和继续有效的法律的权力;对外权是负责决定战争与和平、联合与联盟以及同国外进行一切事务的权力。洛克从自己的三权分立观念出发,认为国家权力应该区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在这三种国家权力中,立法权是最高的和最重要的权力,他认为“在一切场合,只要政府存在,立法权就是最高权力……社会的任何成员或社会的任何部分所有的其他一切权力,都是从它获得和隶属于它的”。

卢梭认为以社会契约的方式建立的国家,其最高权力应属于全体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称为人民主权,主权是绝对的、至高无上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它本身不受任何律的约束,它的行为本身就是法律。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里,他从社会契约的基础,明确地表述了“国家主权应该属于民”的“人民主权”观:所谓的政治共同体,“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就称它为国家;当是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而以之和它的同类想比较时,则称它为政权。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的就称为人民”。

纵观国家主权的概念演变,自近代提出以后它就经历了不断被充实和被完善过程,从最初侧重对内主权的“最高性、绝对性、永久性、不可分割性”,到对内主权的终极性、排他性与对外主权的独立性、平等性的相统一,它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在此之后的主权理论也基本上都认同了主权的这些特征。

二、全球化与国家主权面对的挑战

当代科技影响人类生活的两个重要现实是,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它们带来了全世界人们生活及生产组织方式的深刻变化。全球化的影响如此广泛,生产要素跨越重洋被紧密联系在一起;网络信息技术如此普及,以至地球变成了“村落”。国家主权在新技术面前遭遇挑战,传统的主权理论也受之冲击。

全球化的发展是市场内在规律驱动使然。市场作为经济力量的代表,必然会要求作为上层建筑的国家做出让步,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否则就会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市场必然会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国家不得不向市场逐渐做出让步,对国际组织和非国家行为体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以换取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民族国家就不再具有绝对的排他性的主权,而必须与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的规则相协调、相适应。正如美国学者威廉·奥尔森所言:“主权国家体系把人们分成一个个作茧自缚的政治实体,而经济生活的繁荣却需要人们尽量交流商品和投资。这一直是主权国家体系一个根本性的难题。”

纵观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与之相伴的是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环境问题、能源问题、粮食问题、资源短缺问题、人口、难民问题、贸易保护主义问题、债务问题、毒品问题、核扩散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问题等等早已超越了国界向全球蔓延,并呈现出不断地恶化趋势。全球性问题是世界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带有全球普遍性的不良影响和结果,并且危及到人类文明本身在未来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有两方面的原因使得这些问题之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在于问题范围的全球性。比如已经出现的全球气候问题,这一问题影响到了全世界每一个角落。另一方面在于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各国共同的努力。像气候问题,难民问题,粮食能源等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一国或几国的能力范围,而必须依靠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努力,相互合作、协作才能够解决。

所有的爆发出来或即将爆发的全球性问题已经打破了主权国家实体边界的限制,同时也模糊了内外事务的界限。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全球性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达国家可能会借解决问题之名行控制发展中国家之实,强迫发展中国家接受本不应接受和不能接受的问题解决方案,借机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撺掇发展中国家经济主权的问题也时有发生。这都为一国侵犯另一国家主权提供了条件。我们也看到,在解决一些全球性问题的过程中,许多国家为了寻求合作成立了国际组织并建立一定的国际机制,这些国际组织或国际机制的建立是以主权国家让渡部分国家主权为前提。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网络信息技术也飞速的前进,通讯的即时、快速、不可控等特点越来越展现在其对人们生活生活方式的影响上。互联网的发展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地域性,使舆论导向出现一定程度的失控。“一方面,从外界来说,由于互联网的全球性和开放性,大大增强了个人和组织发布、交流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从国家内部来说,在社会的转型时期,利益的分化和组合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迫切要求借助媒体发表出来。互联网的平等、自由和广泛参与性为他们实现这种愿望提供了契机。而这些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往往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给舆论导向的控制带来很大的困难......”

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使得传统的管制措施部分失效。在网络的公共平台上,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基本是畅通无阻的,“它提供了一个无中心的自由领域,它使网络使用者跨越时空加强流通与交流。所有的国家、集团和个人,在网络上的行为只能构成部分,而不是整体。而且国家、集团和个人在这种空间里,也都是平等的。在国际互联网上,有时候个人的影响,可能超过集团,乃至国家。”

我们看到,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双重推动作用下,国家主权遭受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冲击。传统的主权地理边界也许在物质上仍有其作用,但它约束作用在逐渐减弱。跨国公司对主权实体边界产生了冲击,网络霸占了主权从未进军的虚拟边界。

总的来看,主权理论从其产生,它的内涵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从起初的对内性到对外性,从理论上的探讨到现实中的实践,从西方社会发展到全球层面。主权是国家最珍视的事物,但是在全球化和信息通讯技术的面前,它的内涵必定又要经历一次新的注解。当发展中国家正在无比珍视他们通过努力得来的主权时,最早孕育主权的西方社会却似乎在放弃它,欧洲一体化的发展中,各西欧国家逐渐放弃一部分主权,让渡与更高的欧盟,这似乎给人类社会发展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当跨国公司更加深入发展之时,传统的主权壁垒已经遭受了强有力的冲击,国家主动让渡部分主权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成为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新路径。

参考文献:

[1]徐大同,等.西方政治思想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2.

[2]洛克.政府论(下册)(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3]卢梭.社会契约论(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曹文振.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5]谢晓娟.论网络对发展中国家文化主权的挑战[J].社会主义研究,2002,(4).

[6]陈宁,严磊.论信息网络化对国家主权的挑战[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5).

(责任编辑:田 苗)

猜你喜欢

国家主权演进全球化
赫费与霍布斯的政治哲学思想评析
马云 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 协助中小企业全球化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论我国死刑制度的演进及其发展趋势
基于企业营销理念演进的道德营销探讨
人权:个体权利与集体自决
论国家主权维护与投资者保护的适当平衡
当前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演进及发展探析
星系的形成与演进和宇宙的膨胀现象及暗物质与暗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