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效果观察

2013-09-21黄杏琼刘纳新

当代医学 2013年21期
关键词:丙泊酚宫腔镜芬太尼

黄杏琼 刘纳新

宫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特点[1]。本研究观察舒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腔镜手术的效果进行比较,探讨两者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5月妇科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将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5月妇科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0例,年龄在24~52岁,ASA分级Ⅰ~Ⅱ级;异位妊娠腹腔镜术后行输卵管插管通液术50例,子宫内膜息肉49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2例,其他9例。

1.2 方法 S组:先予舒芬太尼(1mL/支,含舒芬太尼50μg,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0.1~0.15μg/kg缓慢静注(60s内推完),继而缓慢静注丙泊酚2mg/kg,时间控制在30~40s。若术中出现体动或患者清醒,可酌情追加丙泊酚,单次追加的剂量0.5~0.8mg/kg。R组:先缓慢静脉注射瑞芬太尼(含瑞芬太尼碱基1mg/瓶,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1~1.5μg/kg,继而缓慢推注丙泊酚1~1.5mg/kg,患者入睡后行手术,术中予瑞芬太尼维持静脉泵注0.1μg/(kg·min),若术中出现体动或患者清醒,可酌情追加丙泊酚,单次追加的剂量0.5~0.8mg/kg。术中若心率<50次/min,给予阿托品0.5mg;SpO2下降可通过托下颌或面罩辅助呼吸保持在SpO295%以上。

1.3 观察项目 (1)麻醉开始前(T1)、诱导麻醉后3min(T2)、术毕清醒时(T3)的HR、MAP、SpO2;(2)麻醉意识消失时间(从注射药起到呼换无反应的时间)、意识恢复时间(从有反应到呼唤姓名可睁眼的时间);(3)术中肢动反应情况;(4)手术的总时长;(5)异丙酚的总用量;(6)术后Ramesay镇静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7)不良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呼吸抑制、术中知晓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数据采取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组内比较采用均数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者患者年龄、体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丙泊酚用量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两组对象一般情况比较

R组在T2时MAP、HR、SpO2明显低于S组(P<0.05),T3时R组MAP明显低于S组(P<0.05)。S组MAP、SpO2在T1和T2、T2和T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MAP、HR、SpO2在T1和T2、T2和T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3比较MAP、SpO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R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S组中仅有 1例SpO2曾下降至 89%,而后回升;而R组有15例患者术中SpO2下降至89%~94%,均需面罩加压人工呼吸或唤醒后嘱呼吸后才能回升。术中体动情况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两组患者清醒时间、镇静评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宫缩痛的疼痛评分比较存在一定差异(P<0.05),见表 4。

表2 两组患者MAP、HR、SpO2的变化

表3 两组患者术中体动发生率[n(%)]

表4 两组术中镇静评分、术后宫缩痛的疼痛评分比较(±s)

表4 两组术中镇静评分、术后宫缩痛的疼痛评分比较(±s)

注:aP<0.05

组别 清醒时间(min) 镇静评分 VAS评分S组 6.7±1.5 2.45±0.52 0.55±0.27 R组 6.5±1.4 2.36±1.49 3.51±2.13a

3 讨论

舒芬太尼是特异性μ-阿片受体激动剂,对μ-受体的亲合力比芬太尼的高2倍[2]。舒芬太尼具有高脂溶性,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3];其起效时间一般为2~3min,镇痛效果佳,而且对心血管系统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小[4],在诱导后的短时间内对心血管反应稳定,能够较好的抑制术中的应激反应;其抑制呼吸、头晕、恶心等副作用轻[5],加之麻醉诱导迅速,术后苏醒快,很少发生依赖作用[2-3]。瑞芬太尼属于新一代的阿片类麻醉镇痛药物,其药理作用是通过在人体内经组织酯酶和血浆中进行分解,药物作用时间较短,具有良好的可控性,但其对呼吸有一定的抑制作用[6],对呼吸循环的稳定性欠佳。丙泊酚无镇痛作用,单独应用时麻醉效果不够完善,与舒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合用可起到协同作用[7],用于宫腔镜手术具有起效迅速、术后苏醒快、术中患者无知晓、能缓解恶心、呕吐等优点。

本研究中舒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异丙酚在宫腔镜手术中均引起HR减慢,BP、SpO2下降,尤其瑞芬太尼组对MAP和HR的影响更大(P<0.05),而舒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小,S组麻醉用药后仅有1例患者SpO2曾下降至89%,畅通气道后自然回升,而R组有15例患者术中SpO2下降至89%~94%,并伴随呼吸停顿,均需面罩加压人工呼吸或唤醒嘱呼吸后才能回升,表明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呼吸抑制作用轻,与文献报道一致。两组患者定向力恢复迅速准确,均未发生术中知晓、恶心呕吐、肌肉强直等不良反应,麻醉满意度100%。在术后因清宫或膨宫而引起的宫缩痛,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麻醉停止后镇痛效应会迅速消失或至痛觉过敏[8];而因舒芬太尼的代谢产物去甲舒芬太尼有药理活性,因此具有作用时间更长的特点,使患者在苏醒后的VA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舒芬太尼有良好的镇痛效果,患者术后更加舒适。

综上所述,采用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均能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术后宫缩疼痛的缓解方面占有明显的优势,安全可靠。

[1]关铮.现代宫腔镜诊断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09.

[2]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23.

[3]刘鲲鹏,廖旭,薛富善.舒芬太尼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导刊,2005,7(6):454-456.

[4]赵雪虹.舒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麻醉临床应用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24):107.

[5]陈素丽,张晖,樊宏.舒芬太尼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33):143-144.

[6]杜建阳.咪达唑仑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腰硬联合麻醉镇静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1,17(28):53-54.

[7]宁丰,黄玉葵.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子宫中隔临床分析[J].医学信息,2013,7(5):219-220.

[8]詹丽丽,洛若愚.宫腔镜检查与子宫内膜癌癌细胞播散相关性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3,26(3):68-71.

猜你喜欢

丙泊酚宫腔镜芬太尼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观察宫腔镜在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药物保守治疗中的应用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多次供精人工授精失败宫腔镜检查的意义
宫腔镜下电切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探讨
宫腔镜电切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分析
丙泊酚对脂代谢的影响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对比观察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