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药品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优化与整合初探

2013-09-19李彩云郭雪红李培凡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基础化学

李彩云,郭雪红,李培凡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天津 300222)

众所周知,每一种药物都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品,它的生产、销售及质量控制和检验等环节都需要一定的基础化学理论和技能支撑。基础化学是药品类专业必须设置的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的学习及职业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基础化学课程设置合理与否和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药品类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的强弱。然而,多年来高职药品类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设置存在诸多弊端,教学方法和手段也相对落后。因此,对基础化学课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全方位改革势在必行。

1 基础化学课程教学现状

笔者经过文献调研发现,国内高职药品类专业的基础化学课程设置基本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沿袭传统的本科院校课程设置体系,分别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等课程,实验课伴随理论课开出,不单独设课。由于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过分强调知识的学科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往往出现教学内容的重复和交叉,且因缺少与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致使专业服务性不强,被称为“本科式压缩饼干”。(2)将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整合在一起形成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有机化学仍单独设课,实验课或伴随理论内容开设或单独设课。这样的课程设置方式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初步尝试,具有解决了部分教学内容的重复设置、节约课时的优点,但也因为整合过于简单机械导致教学内容之间不好协调的问题。可以说这样的课程设置模式只是“课改路上的半成品”。(3)理论课程设置与“(2)”相似,实验课程整合成基于工作过程的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模块体系[1],这种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设置方式是职业教育中专业课程改革的潮流和趋势,但是否适用于所有基础课程,还有待商榷。不过在理论教学内容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单独这样设置实验课程,显然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怎样构建既遵循职业教育特点,又符合学科自身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成为每位职业院校基础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2 高职药品类专业基础化学课程改革思路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它的许多理论和技能来源于实验经验的总结。因此,在基础化学课程改革中需注重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培养途径。基础化学课程改革应该首先着眼于实验教学改革,在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只有制定合理的配套改革措施才能真正做好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正以能力本位教育思想为基础构建新的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如何打破基础化学原有学科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对学生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突破点。

我校药学专业及专业群2008年被立项为国家示范校地方财政重点支持建设项目。几年来,项目组通过专业调研,确定药学专业职业技术领域主要有药学服务、药品生产、药品经营与管理3个方向,并提出“校院/企共育,按领域分方向两阶段”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专业平台+职业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该课程体系中,基础化学属于专业平台课程,主要培养上述3个职业方向共同所需的基本化学知识、技能。为做好化学课程对专业课程及不同职业方向的服务性工作,2009年我们对基础化学课程进行初步改革。

2.1 依托专业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基础化学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打破原有化学课程体系,筛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中所有与职业能力培养密切相关的实验项目;其次,对筛选好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参照药典中的分析方法,以经典药物为例设计项目教学内容,以突出专业服务性;最后,把优化好的实验项目按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目标由低到高的层次进行序化,形成不同教学模块。整合后的实验教学内容(见表1)呈现出系统性、规范性和专业服务明确性等特点,我们将这样的实验项目单独设课,并通过增加实践课学时(与理论课学时接近1∶1)来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通过这样系统化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这说明我们的课程改革方向是正确的。

表1 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基础化学实践课程

我们对天津市药品行业专家、我校药学专业及其专业群的任课教师、在校生和往届毕业生再次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的调研,了解他们对于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具体看法和感受,得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路。比如随着现代仪器分析手段在医药分析领域的不断应用,在基础化学实践教学环节,应多增加一些职业领域应用广泛的仪器分析项目(如以药典中的药物分析为例开展光谱和色谱等仪器分析实验);增加侧重药学、药物制剂和中药等不同专业的多个实验项目以供选择;删减未来工作岗位上基本不用的一些老旧实验,以更加简便和主流的实验来取代,如删去电光分析天平的使用和递减法称量,用电子天平的使用和直接法称量取代。

2.2 以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带动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精选理论教学内容,形成理实并重的双课程体系

虽然实验是化学学科的源泉[2],是化学直接经验最有效的获取手段,但受课程本身有限的学时和实验客观条件的限制,我们对更多化学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仍依赖于理论讲授。因此,建立理实并重的双课程体系是基础化学课程改革的不二之选。

根据建构主义教学理论[3],依照基础化学实践项目需求、后续专业课程需求和职业能力培养目标需求的原则,我校对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首先,突破传统课程体系束缚,删减重复老化知识,整合相似内容与相关知识;其次,紧密联系专业,突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知识,构建专业服务性强、与实践课程并行并重的理论课程体系(见表2),实现双课程体系的和谐统一。

表2 肩负多重服务功能的基础化学理论教学内容

2.3 更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教学效果

成功的教学改革不仅要体现在教学内容上,还要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基础化学课教师,授课过程中如果不能密切联系学生未来工作岗位需求,一味讲授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实验“溶液的配制”的教学环节,教师除讲授溶液的配制方法外,还可联系临床药物配伍禁忌,要求学生配药前查阅“药物配伍禁忌表”,了解什么电解质溶液可配什么药物[4],帮助学生及早形成一定的职业认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如笔者利用Adobe Captivate软件将每次实验的重点知识和技能操作要点制成电子试卷(Flash格式,有标准答案,且有自动阅卷功能)供学生随堂自我检测,仅用一台计算机就实现了随堂帮助每位学生清晰地掌握实验重点的目标。

教育要符合时代要求,顺应历史潮流,面对职业教育日新月异的改革浪潮,唯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整体需求。

[1]陈任宏,唐省三,崔英,等.基于药品类专业工作过程导向的基础化学教学模块构建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7):8-10.

[2]潘伦,许新,何坪,等.《药用基础化学》“订单式”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初探[J].重庆医学,2013,42(6):712-713.

[3]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建构[J].教育研究,2005(8):11-15.

[4]田密,王莉艳,雷琪.电大护理专业“医用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4(5):43-46.■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基础化学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