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腺病毒Ad-IL-12感染淋巴细胞对人卵巢癌细胞SKOV3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2013-09-15匡文斌董晋豫马婷婷熊海玉涂植光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13年8期
关键词:共培养腺病毒卵巢癌

王 秦,成 凤,匡文斌,董晋豫,马婷婷,熊海玉,涂植光

(重庆医科大学检验医学院临床检验诊断学教育部重点试验室,重庆400016)

卵巢癌是临床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目前国内卵巢癌的治疗主要以外科手术为主,同时辅以化疗、放疗或者其他的治疗方法。由于卵巢癌恶性程度高,对化疗、放疗不敏感,卵巢癌成为女性生殖器恶性肿瘤中病死率最高的肿瘤[1-2]。

近年来,肿瘤的基因治疗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常用的载体主要有病毒载体和非病毒载体,其中腺病毒具有制备方便、转染效率高、不整合宿主染色体等优点而被广泛地作为肿瘤的基因治疗载体,尤其近年来新型嵌合型腺病毒Ad5F35的广泛应用,使造血干细胞、树突状细胞、T细胞及NK细胞等难转染血液细胞的外源基因转染和高效表达成为可能[3-5]。

本研究探讨过表达人IL-12的淋巴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对卵巢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肿瘤局部微环境免疫反应和IL-12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人卵巢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细胞系SKOV3(本实验室保存),肝素钠抗凝全血标本5 mL经健康供血者知情同意后获取,Ad-GFP(本实验室保存),人IL-12重组腺病毒 Ad-IL-12(本实验前期构建)[6]。Trizol、反转录试剂盒、DNA Maker(TaKaRa公司),人IL-12 P70 ELISA检测试剂盒(R&D公司),磷酸盐平衡盐溶液(武汉博士德公司),人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Paque PLUS(GE公司),D-Hanks缓冲液(Hyclone公司),刘氏染液(珠海贝索生物技术公司),孔径0.4 μm共培养小室(Corning公司),RPMI-1640培养液和胎牛血清(Gibco公司),CCK-8试剂盒和AnnexinⅤ-PE/7-AAD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南京凯基生物公司),兔抗人BCL-2多克隆抗体、鼠抗人β-actin单克隆抗体、山羊抗兔二抗及山羊抗鼠二抗(北京中杉金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兔抗人survivin多克隆抗体(Anbo Biotechnology公司)。IL-12 P35、P40 引物,Survivin,BCL-2 和 β-actin引物由大连宝生物技术公司合成。

1.2 方法

1.2.1 卵巢癌细胞培养:人卵巢癌细胞SKOV3用含10%胎牛血清,100 U/mL青霉素、100 pg/mL链霉素的RPMI-1640培养基,置于37℃、5%CO2孵箱中培养。每日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每日换液,隔日传代1次,均选用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研究。

1.2.2 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和培养:无菌抽取新鲜肝素钠抗凝全血标本5 mL,向血液中按照1∶1比例加入D-Hanks缓冲液,轻轻混匀后吸取5 mL细胞悬液缓慢加在5 mL的淋巴细胞分离液上,室温2 000 r/min离心20 min,离心后收集环状乳白色单个核细胞,加入D-Hanks缓冲液洗涤细胞3次,最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重悬细胞,培养2 h后收集悬浮细胞即为淋巴细胞,细胞置于37℃、5%CO2孵育箱中培养。

1.2.3 重组腺病毒Ad-IL-12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以1×106个细胞接种6孔板,每个孔中加入2 mL含l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设 SKOV3组,SKOV3/Ad-GFP组,SKOV3/Ad-IL-12组3个实验组,SKOV3组是空白对照,不加入病毒,SKOV3/Ad-GFP组和 SKOV3/Ad-IL-12组分别加入感染复数为100的Ad-GFP和Ad-IL-12病毒,孵育48 h后观察计数荧光染色细胞的比值并采集图片。

1.2.4 RT-PCR检测IL-12双亚基P35和P40的mRNA表达情况:收集培养48 h的3组淋巴细胞(SKOV3组,SKOV3/Ad-GFP组,SKOV3/Ad-IL-12组),按照Trizol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RNA并反转录成cDNA,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进行PCR反应。引物序列如下:β-actin基因(NM-001101.3)上游引物为:5'-CTGGGACGACATGGAGAAAA-3',下游引物为:5'-AAGGAAGGCTGGAAGAGTGC-3',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564 bp;P40基因(NM_002187.2)上游引物为:5'-GTGGAGTGCCAGGAGGACA-3',下游引物为:5'-TCTTGGGTGGGTCAGGTTT-3',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148 bp;P35基因(NM_000882.3)上游引物为:5'-CTGGACCACCTCAGTTTGG-3',下游引物为:5'-TCAGAAGTGCAAGGGTAAAA-3',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155 bp,PCR反应条件均为:94℃预变性5 min,94 ℃ 变性30 s,56 ℃ 退火30 s,72 ℃ 延伸30 s,共35个循环,最后充分延伸5 min。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2.5%)电泳鉴定,采用Quantity One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实验重复3次。

1.2.5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2 P70蛋白:收集培养72 h的3组细胞培养上清,10 000 r/min离心5 min,吸取上清,按照人IL-12 P70 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实验重复3次。

1.2.6 Ad-IL-12及Ad-GFP感染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与SKOV3细胞共培养:取新鲜分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每孔细胞总数为1×106个,设SKOV3组,SKOV3/Ad-GFP组,SKOV3/Ad-IL-12组3个实验组,SKOV3/Ad-GFP组和SKOV3/Ad-IL-12组加入感染复数为100的相应病毒感染淋巴细胞48 h后,再与SKOV3细胞共培养,SKOV3细胞接种在共培养小室上层,每孔细胞总数为2×105个。实验重复3次。

1.2.7 CCK8检测SKOV3细胞增殖:取共培养72 h后的3组SKOV3细胞加入到96孔板中,每孔细胞总数为1×104个并加入200 μL与共培养体系对应的旧培养基。同时设立 SKOV3组,SKOV3/Ad-GFP组,SKOV3/Ad-IL-12组3个实验组,每组设5个平行孔,分别在1~5 d内定时按照CCK8说明书进行检测。实验重复3次。

1.2.8 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周期:外周血淋巴细胞与SKOV3细胞共培养72 h后,收集3组SKOV3细胞,70%冰乙醇中固定细胞后送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儿研所检测细胞周期。实验重复3次。

1.2.9 流式细胞术检测SKOV3细胞凋亡:采用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共培养24、48、72 h后SKOV3细胞的凋亡峰,再按照AnnexinⅤ-PE/7-AAD试剂盒说明书检测出现凋亡峰的时间点所对应的SKOV3细胞凋亡率。实验重复3次。

1.2.10 RT-PCR检测抗凋亡基因 survivin、BCL-2 mRNA的表达:收集共培养72 h后的各组SKOV3细胞,Trizol抽提总RNA,反转录合成cDNA,进行PCR检测。以人β-actin为内参,RT-PCR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抗凋亡基因survivin,BCL-2 mRNA的表达。引物序列如下:BCL-2基因(NM-000657.2)上游引物为:5'-TTGTGGCCTTCTTTGAGTTCG-3',下游引物为:5'-CACCTACCCAGCCTCCGTTAT-3',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153 bp;survivin基因(NM_001168.2)上游引物为:5'-TTCTCAAGGACCACCGCATCT-3',下游引物为:5'-CGCACTTTCTCCGCAGTTTC-3',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358 bp。

1.2.11 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收集共培养72 h后的各组SKOV3细胞,提取细胞总蛋白,BCA法测蛋白浓度。取90 μg细胞蛋白提取液,采用12%的分离胶分离蛋白质,半干转移到PVDF膜上,5%脱脂奶粉4℃封闭过夜,分别与兔抗人 survivin、BCL-2多克隆抗体(1∶500稀释)4℃孵育过夜后,与二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羊抗兔IgG,1∶1 000稀释)37℃孵育2 h,洗涤后用化学发光进行显色。实验重复3次。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Ad-IL-12成功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重组腺病毒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48 h后,发现Ad-IL-12和Ad-GFP均能够成功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在激发光下发出绿色荧光,感染效率分别为(95±1)%和(92±1)%(图1)。

2.2 Ad-IL-12感染外周血淋巴细胞48 h后IL-12 mRNA表达情况

与SKOV3组和感染Ad-GFP的淋巴细胞相比,Ad-IL-12感染的淋巴细胞能扩增出大小为148 bp的P40亚基和155 bp的P35亚基目的条带(图2)。

2.3 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2 P70的表达

根据标准曲线y=489.2x-57.29(R2=0.994)计算细胞培养上清中的人IL-12 P70浓度,SKOV3/Ad-IL-12组浓度是263 pg/mL,而 SKOV3组和 SKOV3/Ad-GFP组均未检出。

2.4 过表达IL-12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SKOV3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

前3天3组SKOV3细胞增殖率无显著差异,到第4天,与 SKOV3组和 SKOV3/Ad-GFP组相比,SKOV3/Ad-IL-12组的SKOV3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P<0.05)(图3)。

2.5 过表达IL-12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对SKOV3细胞周期的影响

共培养72 h后,与SKOV3/Ad-GFP组和SKOV3组相比,SKOV3/Ad-IL-12组的SKOV3细胞G1期百分比显著升高(P<0.05)(图4,表1)。

2.6 过表达IL-12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升高SKOV3细胞凋亡率

共培养24和48 h,3组细胞均未出现凋亡峰,共培养72 h后,与 SKOV3组和 SKOV3/Ad-GFP组相比,SKOV3/Ad-IL-12组的SKOV3细胞开始出现明显的凋亡峰(图5)。AnnexinⅤ-PE/7-AAD法检测出SKOV3/Ad-IL-12组细胞凋亡率(2.40±0.52)%显著高于SKOV3组(0.64±0.10)%和SKOV3/Ad-GFP组(0.83±0.03)%(图6,表1)。

2.7 过表达IL-12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下调SKOV3细胞survivin、BCL-2 mRNA的表达

共培养72 h后,与SKOV3/Ad-GFP组和SKOV3组相比,SKOV3/Ad-IL-12组的SKOV3细胞survivin、BCL-2 mRNA水平显著下调(P<0.05)(图7)。

2.8 过表达IL-12的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下调SKOV3细胞 survivin、BCL-2 蛋白

共培养72 h后,与SKOV3/Ad-GFP组和SKOV3组相比,SKOV3/Ad-IL-12组SKOV3细胞的抗凋亡蛋白survivin、BCL-2均显著下调(P<0.05)(图8)。

3 讨论

人白细胞介素 12(humaninterleukin-12,hIL-12)是由P35和P40两个亚基组成的异源二聚体,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产生。它可以调节淋巴细胞的增殖,诱导Th0细胞向Thl细胞分化,刺激T细胞和NK细胞产生IFN-γ,促进NK和LAK细胞的杀伤水平和黏附分子的表达等[7]。早在2000年,国外已生产出重组人IL-12应用于抗肿瘤治疗,并进行了一、二期临床实验,但是临床实验发现全身应用外源性的IL-12存在不良反应大,半衰期短等问题,所以如何能让IL-12在肿瘤局部高效持续的表达成为研究难题。近年来,肿瘤的基因治疗技术得到极大的发展,IL-12基因疫苗、微粒体携带IL-12、IL-12重组质粒电转入瘤体等方法都得到了较好的抗肿瘤效果[8-10],也有报道指出,在结肠癌中采用腺病毒载体运载IL-12基因联合化疗药物可以更好地在肿瘤局部发挥抗肿瘤免疫反应[11-12]。所以本研究采用具有高转染率的腺病毒载体作为IL-12基因治疗的载体。

图4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KOV3细胞周期分布Fig 4 Th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of SKOV3 cells in different groups detected by FCM

表1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KOV3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Table 1 Th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apoptosis rate of SKOV3 cells in different groups detected by FCM(±s,%,n=3)

表1 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SKOV3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的影响Table 1 The cell cycle distribution and apoptosis rate of SKOV3 cells in different groups detected by FCM(±s,%,n=3)

*P <0.05 compared with SKOV3 group and SKOV3/Ad-GFP group.

group apoptosis G1 S G2 SKOV3 0.64±0.10 33.41±0.78 66.43±1.02 0.17±0.02±0.04 0.29 SKOV3/Ad-GFP 0.83±0.03 29.34±0.77 70.66±0.77 0 SKOV3/Ad-IL-12 2.40±0.52* 53.74±0.29* 46.24±0.27*

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IL-12可以抑制肿瘤生长,延长荷瘤动物的生存时间,减少肿瘤转移等,但是人们对IL-12的抗肿瘤机制却不甚清楚,有的认为IL-12是通过刺激免疫细胞产生IFN-γ来发挥作用,有的认为IL-12是通过体内细胞因子网络发挥作用,在不同的肿瘤中有不同的细胞因子的相互作用,从而导致不同的抗瘤效果。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是:IL-12发挥抗瘤作用需要有免疫细胞如淋巴细胞,NK细胞的参与。所以本研究采用IL-12效应细胞之一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作为其基因转染的靶细胞。

本研究采用重组腺病毒载体Ad-IL-12成功感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并可持续表达分泌人IL-12 P70蛋白。过表达IL-12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可以使与之共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SKOV3周期阻滞在G1期,凋亡率升高,同时也发现SKOV3细胞的抗凋亡蛋白BCL-2和survivin显著下调,从而有效地抑制了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本研究表明,在局部存在高表达IL-12淋巴细胞的肿瘤微环境中,卵巢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得到抑制,为后续研究卵巢癌基因治疗提供了依据,但具体的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1]何炜,樊青霞,索振河.卵巢癌肿瘤肝细胞研究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908 -913.

[2]袁彩霞,顾双,张淑红.低氧通过HIF-1α上调卵巢癌细胞系SKOV3中 HPA的表达[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8,28:492 -496.

[3]Nilsson M,Ljungberg J,Richter J,et al.Development of an adenoviral vector system with adenovirus serotype 35 tropism;efficient transient gene transfer into primary malignant hematopoietic cells[J].J Gene Med,2004,6:631-664.

[4] Schroers R,Hildebrandt Y,Hasenkamp J,et al.Gene transfer into human T lymphocytes and natural killer cells by Ad5/F35 chimericadenoviral vectors[J].Exp Hematol,2004,32:536 -546.

[5]Toyoda E,Doi R,Kami K,et al.Adenovirus vectors with chimeric type 5 and 35 fiber proteins exhibit enhanced transfection of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s[J].Int J Oncol,2008,33:1141 -1147.

[6]成凤,匡文斌,王秦等.携人IL-12基因腺病毒的构建及其对Hep3B细胞增殖及TGF-β表达的影响[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8:402 -406.

[7]Hamza T,Barnett JB,Li B.Interleukin 12 a key immunoregulatory cytokine in infection applications[J].Int J Mol Sci,2010,11,789 -806.

[8]Haynie DT,Palath N,Liu Y,et al.Biomimetic nanotechnology:Inherent reversible stabilization of polypeptide microcapsules[J].Langmuir,2005,21,1136 -1138.

[9]De Geest BG,Willart MA,Hammad H,et al.Polymeric multilayer capsule-mediated vaccination induces protective immunity against cancer and viral infection[J].ACS Nano,2012,6:2136 -2149..

[10] Jiang B,Li B.Tunable drug incorporation and release from polypeptide multilayer nanofilms[J]. Int. J.Nanomed,2009,4,37-53.

[11]Gonzalez-Aparicio M,Alzuguren P,Mauleon I,et al.Oxaliplatin in combination with liver-specific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 12 reduces the immunosuppressive microenvironment of tumours and eradicates metastatic colorectal cancer in mice[J].Gut,2011,60:341 - 349.

[12]Hernandez-Alcoceba R,Berraondo P.Immunochemotherapy against colon cancer by gene transfer of interleukin-12 in combination with oxaliplatin[J].OncoImmunology,2012,1:97-99.

猜你喜欢

共培养腺病毒卵巢癌
人腺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研究现状
血清4型Ⅰ群禽腺病毒 Hexon、FierⅠ、FiberⅡ基因的原核表达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某部腺病毒感染疫情调查分析
紫锥菊不定根悬浮共培养中咖啡酸衍生物积累研究
羊膜细胞共培养诱导人脂肪干细胞向表皮分化
猪乙型脑炎PrM-E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免疫原性
CXXC指蛋白5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卵巢癌脾转移的临床研究进展
microRNA与卵巢癌转移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