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五化”为核心的跨国经营管理

2013-09-14薄启亮王仲才张品先贾勇

中国石油企业 2013年9期
关键词:五化跨国油气

□ 文/薄启亮 王仲才 张品先 贾勇

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代表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PetroChina)负责海外油气投资业务的专业分公司,与归口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NPC,简称中国石油)海外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营投资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公司(CNODC)一套机构、合署办公。

2011年,公司海外油气作业总产量突破1亿吨,权益产量达到5175万吨,再现了大庆油田年产5000万吨的历史辉煌,高水平高质量建成中国石油工业的首个“海外大庆”。公司18年发展取得的成绩,主要得益于成功实施了以“五化”为核心的跨国经营管理。

公司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迅速兴起、我国深入推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大环境下,走出国门,开展国际化经营。公司走出国门,既迎来一片前景广阔的新天地,也进入了一个复杂多变、充满挑战的未知领域:投资管理与国内迥然不同、投资对象作业难度空前、竞争对手实力雄厚、经营环境错综复杂。

2008年以来,中国石油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大局出发,确立了创建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大力实施资源、市场、国际化三大战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优化布局、谋划未来发展,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公司肩负中国石油跨国经营的重任,要求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中,不断提升跨国经营管理水平,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实现中国石油的战略目标作出新的贡献。

公司在“海外大庆”建设实践中,始终秉承中国石油“奉献能源、创造和谐”的宗旨,在合作共赢框架下,融合国际惯例和中国石油特色,逐步形成了“全球化思维、差异化定位、项目化管理、一体化运作、本地化经营”的跨国经营管理总体思路。其中,全球化思维是前提,差异化定位是条件,项目化管理是基础,一体化运作是保障,本地化经营是关键。在合作共赢理念框架下,“五化”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构成公司跨国经营管理的基本方式和内容,引领着公司国际化经营不断发展。

主要做法

作为资源采掘业,石油天然气产业不同于其它产业的一个根本特点,是以资源勘探为先导,只有获得地下资源,才能开采和生产原油天然气;没有勘查和开采权即没有资源,一切都无从谈起。而国际通行的获得油气资源勘查和开采权的做法,主要是通过投标竞争获得勘探项目或开发项目,其次是购买他人转让的勘探开发区块,以及收购兼并其他石油公司,以获得其经营的勘探和开发区块。为降低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石油公司一般都采取与其他公司合作组成财团联合竞标,中标后由出资多的大股东担任作业者,主导项目的决策、投资回报与承担风险相匹。

总体来看,石油公司的跨国经营管理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是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获得新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二是运营管理好已经获得的勘探开发项目,争取良好的投资回报。围绕这两个方面,公司以“五化”为核心,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以务实科学的经营战略引领业务发展。公司根据不同时期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分别在探索起步阶段、夯实基础阶段、快速发展阶段、规模化发展阶段制定实施不同的发展战略,确定不同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方针策略,引领公司业务不断发展。

以严谨稳健的项目决策抢抓投资机遇。公司以决策管理理论为基础,结合海外业务的具体实践,建立起严格的项目筛选和决策体系,实行循序渐进的稳健投资策略,灵活运用经营策略抢抓机会,把握机会、科学决策、快速反应,取得了一系列战略性突破和理想投资效果。

以规范多样的项目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公司学习借鉴国际大油公司和伙伴公司的经验和做法,坚持以项目公司为载体、项目合同为“宪法”,建立起一套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的海外项目运营管理体系。在治理构架设置上实行子公司注册,在项目公司管控上采取分公司管理模式,在项目日常运行上采取完全国际化的作业与运营方式,实施项目公司管理委员会(MC)、采购委员会(TC)的审议机制以及年度工作计划与预算编制(WPB)、单项工程费用审定单(AFE)、预算变更申请单(BCR)、筹款制(CASH CALL)等制度,推行国际招投标制度,对项目进行依法合规的全过程管理。同时,探索创新不同的运营管理、商务运作和合作模式,建立了印尼项目独特运营管理模式、中亚天然气管道运营管理“四国七方跨国协调机制”、伊拉克艾哈代布“三大一统”产能建设管理模式和鲁迈拉“大中方”提油管理机制,有效提升了公司管控能力和水平。

以独具特色的比较优势打造综合竞争力。公司发挥中国石油的地位优势,加强与资源国的交往和合作;发挥特色文化优势,增强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发挥特色技术优势,破解各种勘探开发难题;发挥整体协同优势,创造优质高效低成本的“中国速度”,形成公司核心竞争力。

以合作共赢的良好业绩赢得各方信赖。公司帮助资源国建立了独立的石油工业体系;以新的合作框架化解矛盾、推进双赢;秉承“做优秀的世界公民”的社会责任理念,主动融入当地社区,支持当地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发展、环境保护、社区和谐。

以严密有效的风险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公司海外油气资产大多分布在高风险和高敏感地区,面临政治、经济、社会、安全等诸多潜在风险,有效应对和防范风险是跨国经营管理的重大课题。

1.构建覆盖海外业务领域的内控与风险管理体系。公司按照“有效、有利、有力”的原则,开展风险管理流程的系统设计、分级负责、稳步推进和监督检查。以业务为导向,针对投资环境、新项目开发、法律、财务、人力资源、HSE、计划、销售采办、审计内控9大业务领域,系统开展海外重要业务风险的辨识和分类;以系统为载体,建立风险数据库系统,对面临的风险形成统一认识,制定重大风险的应对策略和资源配置计划;以落实为核心,将应对措施分解到相关单位、部门、岗位并纳入工作计划,建立“风险管理责任链”,实现责任定位明晰化。

2.建立高效的常态化安保防恐和应急响应机制。构建起涵盖中国石油职能部门、公司本部、地区公司和项目公司“四位一体”的防恐应急组织体系,实施“24小时、365天”持续跟踪监控;开展重点风险国家的风险动态评估与跟踪,定期开展项目安保风险评估、防恐应急预案更新和演练。建立预警机制,应急值班室24小时值守,密切关注海外项目所在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外交、贸易、社团动作、党派活动、社会形势、安全局势等系列动态,不分昼夜,随时向所在国项目HSE经理、安保领导、负责安全的项目公司领导和公司机关有关领导发出温馨提示、提醒、预警。即时发送公司本部领导对项目公司的指示、批示、要求和指令。信息沟通采取电话、邮件、短信、应急平台等多种方式,并有多种备用方式,确保信息时效性和准确性,确保信息通道多样化,确保传达准确无误。18年来,在苏丹、阿尔及利亚、乍得、尼日尔、秘鲁、伊朗和伊拉克等国发生政局变化和社区冲突等应急事件时,公司都提前研究、及时响应、有效处理,保障了油气作业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

3.建立与国际接轨的HSE管理机制。突出制度基础,积极借鉴国际同行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经验,针对海外业务存在的主要HSE风险,建立了覆盖公司、项目公司、基层单位的三级HSE管理文件体系。突出组织保障,在公司、地区公司、项目公司分别设立了HSE主管领导,按照直线责任和属地管理原则,制定了从总经理到一线员工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条款。突出重点领域,围绕工艺、井控、承包商、健康、环境等关键管理环节,通过有针对性地采取优化源头设计、完善管理制度、开展培训宣传、排查治理隐患等一系列措施,促进HSE绩效不断提升。突出监督落实,构建了以项目公司日常监督检查、内部审核、管理评审为主,公司、地区公司巡视、督导和安全生产大检查为辅的安全环保监督机制,同时,积极与壳牌集团、马拉西亚国家石油公司等开展股东联合HSE审核,确保海外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主要成效

公司用18年时间,走过了西方大石油公司用半个世纪乃至更长时间走完的从“走出去”、“走进去”到“走上去”的路程,通过跨国经营管理创新,高质量成功建成“海外大庆”。

发展速度领先全球同行。近10年来,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一直以“中国速度”领跑全行业,作业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9.2%,远高于同期国际大石油公司和同等规模石油公司2%和5%的平均增长水平。2011年,海外油气作业产量迈上亿吨新高度,达到1.03亿吨油当量,权益产量首次踏上5000万吨的新台阶,达到5152万吨油当量。从国际油气资源市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初学者,迅速成长为具有较强影响力和规模实力的作业者和投资者。参照《石油情报周刊》的排名方式,按照可比口径计算,公司海外油气投资业务的综合实力跨入全球最大50家石油公司的行列。

业务规模跨入国际前列。经过18年的发展,公司在全球29个国家管理和运作着81个项目,形成中亚、中东、非洲、美洲和亚太五大油气合作区,并在苏丹、哈萨克斯坦、尼日尔、乍得等资源国实现上下游一体化发展。2011年,海外原油作业产量达到8938万吨,超过全球原油生产总量的四十五分之一;海外油气田外输管道和跨国管道运营总长度突破1万公里,年输送能力达到7000万吨,中哈、中亚、中俄等跨国油气战略通道建成投运,增强了国家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运营和在建炼化项目8个,年原油加工能力1660万吨,拥有加油站63座、成品油库8座;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超过1138亿和521亿元人民币,海外油气资产的价值实现能力不断提升。海外业务规模发展,使中国石油在世界500强和石油50强的排名分别从2001年的83位和10位跃升到2011年的第6名和第5名。

效率效益比肩国际水平。“十一五”期间,公司海外平均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总资产回报率(ROA)分别为19.6%和13.3%,与国际大石油公司22.5%和10.2%的平均水平基本持平;平均桶油发现成本和操作成本分别为2.25美元和6.28美元,优于国际大石油公司2.36美元和7.47美元的平均水平。按可比口径计算,2011年,海外油气业务人均税前利润和油气权益日产量分别为54万美元和67桶,接近或高于国际大石油公司的平均水平。

资源基础保障持续发展。截至2011年底,海外油气探明剩余可采权益储量为16.8亿吨油当量,储采比达到32,近十年储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4.1%,储采比与储量增速均远高于国际同行业平均水平。除目前已建成的4个千万吨级生产项目外,现有剩余可采储量足可保障未来5—8年新建8个千万吨级油气田。

HSE管理创造优异业绩。2006年—2010年期间,公司亿工时死亡率、损工伤害率、总可记录伤害率分别为0.90、0.30和1.28,远优于同期国际油气生产商(OGP)成员公司2.25、0.56和1.64的平均记录;连续6年保持一般A级及以上工业生产安全事故和较大及以上交通事故零记录;成功应对资源国政局变化和恐怖袭击事件,有效化解社区矛盾和地方冲突;合作项目保持绿色、生态和清洁发展,多次获得苏丹、哈萨克斯坦等国政府和国际组织颁发的环境保护最高奖项。

猜你喜欢

五化跨国油气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非常规油气》第二届青年编委征集通知
陈秋梅 跨国共谱抗疫曲
《中国海上油气》2021年征订启
秋瓷炫和于晓光 一场跨国的情遇
油气体制改革迷局
“五化”建设给力纪律审查
着力促进“五化”协同
“五化”凸显作文魅力
“五化”管理提升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