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京之秀 妙峰山

2013-09-10马晓蕾

中国商论 2013年31期
关键词:庙会玫瑰花玫瑰

马晓蕾/文

北京之秀,美在西山,妙峰山是小西山的第一高峰,山地广阔,山清水秀,野谷深幽,林木繁茂,苍松翠柏,傲立于诸峰之上。妙峰山,素有华北第一仙山,中国民俗发祥地之称。

北京市名山之一,京郊游览胜地,位于京西门头沟区境内,门头沟区与昌平县界山,属太行山余脉。位于北京西北30余公里,距市区55公里,海拔1291米,面积20平方公里。旧名仰山,以“古庙”、“奇松”、“怪石”、“异卉”而闻名。因山势雄峻,五峰并举,妙高为其一,故亦称妙高峰。山上林木葱茏,风景优美,古多庙宇,有日出、晚霞、雾凇、山市等时令景观、有我国品质最好的千亩玫瑰花,以创建于明末的“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庙”著名。庙踞金顶,清至民国间,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举行盛大庙会,山因以著名。抗日期间庙毁,庙会遂衰。今仍以自然风光之美著称,尤以山南樱桃沟景色为佳。附近涧沟多玫瑰花。现为全市重点绿化区。

久负盛名的妙峰山娘娘庙始建于辽代,三处庙宇群(灵感宫、回香阁、玉皇顶)依山取势,参差错落,高低有致,14座殿宇分别供奉着道、儒、释、俗各路神灵,是明清时期华北地区的民众信仰中心。

妙峰山峰底天阔,空气清新,灌木群英,生机盎然。有大量木本植物和优质药材,仅木本植物就有600余种,优质药材20余类;各类奇花异卉四季常开,山桃花、野丁香、野茉莉、杜鹃花、麦杆菊、千亩玫瑰花、千亩梨花此开彼落,形成了“四面有山皆如画,一年无日不看花”的特有景致。

妙峰山浓聚各名山之奇景,汇聚人间福地之精华,境内古寺、名胜众多,著名的有辽代皇家名刹仰山栖隐寺、大云寺、宛平八景之一,名“灵岩探胜”的滴水岩、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庄士敦的别墅等庞贝遗址,可谓“山为佛生景,佛为山增色”,二者相得益彰。

妙峰山奇松傲站峭壁,皆以形赋意,令人称绝,有迎客松、携手松、胜利松、凤凰松、展翅松;怪石灵幻奇巧,与奇松巧妙结合,猿人石、状元石、茶壶山,惟妙惟肖,若静若动,幻海沉浮,令人浮想联翩;登顶远眺,犹如置身天庭,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身临名山古刹,您时时能感受到鬼斧神工的宗教建筑艺术与广袤深邃的大自然相和谐的无穷意境!

妙峰山传统庙会始于明代崇祯年间,距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至十五,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万善男信女,几百档民间花会汇聚妙峰山,朝顶进香,酬山赛会,施粥布茶,场面之壮观,信众之虔诚实属罕见。清《燕京岁时记》载:“妙峰山每属四月,自初一开庙半月,香火极盛,人烟辐辏,车马喧闹,夜间灯火之繁灿如列宿,香火实可甲于天下矣”。1925年,北京大学国学门研究所对妙峰山庙会进行了专门调查,出版了《妙峰山进香专号》,此次调查开创了我国民俗学田野调查的先河,妙峰山因此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发祥地。

妙峰山庙会在文革和抗战期间中断了数十年,一九九零年京城老香会“秘密”到妙峰山朝顶进香,酬山赛会。一九九三年政府正式批准妙峰山举办首届春香庙会,古老的妙峰山庙会文化又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的妙峰山庙会除完整保留了明清时期香客朝顶,香会酬山,施粥、布茶、舍馒头等传统形式外,还增加了商品交易、民俗展示、文艺演出等新内容,形成京城独具魅力、积极健康的民俗活动。

北京西部的妙峰山,盛产玫瑰,妙峰山为我国的“玫瑰之乡”,玫瑰花是一种经济作物,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妙峰山玫瑰花具有花形大、花瓣厚、花色深、含油量高等特点,品质世界领先。千余亩玫瑰花开之际,漫山遍野紫红一片,香飘满谷,形成壮观的玫瑰花海。妙峰山玫瑰谷与保加利亚卡赞利克谷地一起并称为世界两大玫瑰谷,这里有上万亩的玫瑰。每到6月左右,漫山遍野的玫瑰开放,紫红一片,场面很壮观,也很浪漫,特别适合情侣们前来游玩。行走在玫瑰园里的石阶小道上,玫瑰馨香扑面而来,很让人陶醉。值得提醒的是,玫瑰谷的玫瑰是很原始单纯的玫瑰,虽然没有观赏玫瑰那么美,但味道很浓郁,不禁让人想到那句“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话。

妙峰山的玫瑰虽好,但不如山上的娘娘庙名声大。每年农历的四月初一至十五,是妙峰山朝山之日,来自各地上百档花会云集,成千上万香客来往于香道之间,人山人海,蔚为壮观。民俗学家将妙峰山庙会誉为中国民俗文化研究的发祥地。老北京人甚至有“妙峰山的娘娘——照远不照近”歇后语。妙峰山娘娘庙肇始何年不详,笔者分析,至少在明代就已经存在。据清代史料记载,有相当一段时间,朝廷对妙峰山庙会是禁止的。妙峰山庙会在清代末期名声远播,影响华北乃至全国,是与西太后慈禧的影响不无关系。

去妙峰山进香的路,原为崎岖小径,陡峭艰险。清同治年间,慈禧太后提出,准备去妙峰山进香。太监刘诚印闻言,便以素云道人名义,会同大太监安德海出资重修香道。将山道拓宽7尺,选取天然青石板,一层层铺砌,绵延数里。工程浩大,完全凭借人力,加之工期紧,气候恶劣,造价昂贵。据说每铺一级石阶,造价就是一两白银,因而得“金阶”之名。

到妙峰山娘娘庙进香,过去讲究抢烧头一炷香。据说,谁得以烧得四月初一头炷香,便会“如愿以偿“。于是香客们千方百计纷纷争先,早早上山,争抢头炷香。身居紫禁城皇宫内的娘娘们也相信头炷香的魅力,于是,在一个时期,头炷香便成了皇室的“专利”。到了清同治、光绪年间,慈禧也要去妙峰山进香,这头炷香便被慈禧垄断了。她曾下懿旨:“先期预诏庙祝,必须宫中进香后,始行开庙,谓之头香。”有宫词云:“昨夜慈宁亲诏下,妙高峰里进头香。”

猜你喜欢

庙会玫瑰花玫瑰
没跪 玫瑰
玫瑰飘香
新年智慧庙会
元宵节,逛庙会
浅谈如何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以零陵庙会为例
刺玫瑰
刺玫瑰
玫瑰花
玫瑰花盛开
十字路口的玫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