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与对策——以韶关学院为例

2013-09-05刘大伟

韶关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粤北韶关普通话

刘大伟,龙 菲

(1.韶关学院 文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韶关学院 教务处,广东 韶关 512005)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又是国家法定的全国通用语言。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 《中国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1994年10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现国家教育部)、广播电影电视部(现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测试工作的决定》(国语[1994]43号),对不同人员提出了不同的等级要求。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动“推普”工作深入开展,保证推广、普及普通话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重大举措[1]。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此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定地位。《通用法》自实施以来,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政府陆续出台了相应的规定。结合本省语言文字生活的现状和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2011年12月1日,广东省人民政府第十一届82次常务会议通过《广东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定》,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规定指出,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配音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公共服务行业的广播员、导游员、解说员等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并在工作中使用普通话,其普通话水平应当达到国家或者有关部门规定的等级要求。这一系列的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推普”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广东是全国方言最多、社会语言应用情况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全省分布着粤、闽、客三大方言和一群归属未明的土语。粤方言俗称“白话”,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西、粤北部分县市的部分地区;客家方言主要分布在粤东和粤北地区,粤西的部分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个别地方也有客家方言;闽方言主要分布在粤东沿海的潮汕地区和海陆丰地区,以及粤西的雷州半岛。归属未明的土话分布在粤北地区,称之为“韶州土话”。此外,粤北乐昌、连州两市与湖南省交界的部分地区,还通行西南官话;粤东陆丰、海丰和惠东等县市,还散布着北方方言岛。笔者所在的韶关学院是粤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高校,仅以2012年为例,2012年我校共招收新生8 116人。其中外省 765人,占录取总数的9%,广东生源7 351人,占录取总数的91%人;韶关生源 865人,占广东生源11.77%。从生源来看,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广东方言区,学生遍布粤西、粤北、粤东以及珠三角地区,既包括粤、闽、客三大方言,同时还包括着韶关土话区和西南官话。外省生源也多集中在宁夏、甘肃、安徽等地的农村,方音较重。复杂的方言给普通话的推广带来了严峻的困难和挑战。笔者以我院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取样统计法,以文史类、理工类、艺术类学生的总体普通话水平等级为考察对象,切实了解粤北地方院校推普的工作现状,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教学对策。

二、普通话水平现状分析

韶关学院是一所设有师范类和非师范类专业的综合性省属普通高校。本次的调查既有文史类专业,也有理工类和艺术类专业,这几个专业中包括传统的师范类专业,如中文、数学等,也包括非师范类的,如法学、舞蹈学、艺术设计等。我们具体统计了我院2011——2012年二级乙等及以上同学的成绩(详见表 1)。

表1 韶关学院2011—2012年普通话测试二级乙等及以上过级率统计表

从表1中我们可以看到,2012年比2011年参加普通话测试的人数增加1000人,过级率也比上年有所提高。一方面说明,教师资格证的申请资格,要求达到二级乙等以上水平,提高了学生们学习普通话的兴趣;另一方面,在当今社会,口语表达能力已成为很多职业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很多学生都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增加就业砝码,积极主动地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从而促进了普通话的推广和提高。

表2 不同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一览表

表2表明:不同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结果,体现出较强的文理科差异:文科和艺术专业普遍好于理工科,在文科专业中,中文好于法律。艺术类专业中,音乐好于美术。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文科学生注重培养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中文专业与法律专业的学生,从未来所从事职业的特点来说,无论是教师、公务员还是法官等职业,都对普通话的要求较高。所以他们学习普通话的积极性高,主动性强。而作为理工科的学生,职业对普通话水平的要求不高,导致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较差,积极性不高。

第二,理工科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素养缺乏的现象。(1)理科学生普遍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他们宁愿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考取专业证书上,而不愿意为自己的普通话学习制订长期计划。报名参加普通话培训测试,也主要以拿到资格证书为目的。考前,多数以突击为主。(2)忽视人文知识的积累。由于文理学习规律的差异,大多数理科生缺少学习人文知识的兴趣,对文科知识往往采取漠视态度,这样他们很难把文科知识学好。没有良好的人文素养,自然表达能力就会受到制约。

表3 2011年上半年普通话水平测试不同专业男女生成绩一览表

从表3可看出:在不同专业中,女生的过级率明显高过男生。在文科专业中,女生多于男生。而在理工科专业中,男生多过女生。在以女生占主体的中文、法律、音乐等专业,普通话过级率偏高。而以男生占主体的数学、化学等理工专业,普通话过级率偏低。而艺术类的美术专业,男女生比例基本持平,普通话水平优势不明显。

三、提高大学生普通话水平的策略

(一)加强训练,将普通话口语课设为理工科选修课

随着高等学校教学制度的改革,原来开设的师范技能类课程由于课程调整、师资缺乏等种种原因,课时数大大减少。以笔者所在的院校为例,学生在参加普通话测试前,仅仅接受几天的强化培训,教师基本上无法进行训练指导。在参加普通话测试前,建议每个同学必须参加强化班的训练,而且强化班的训练时间至少为期一个月。因为语音是口耳之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除了需要理论指导外,更需要技能训练,这种短期培训无法显著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至于普通话口语课,结合我院实际,作为公共选修课在理工科院系来开设是非常必要的。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选修与不选修,这样,普通话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学习其他知识和培养其他技能。基础较差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普通话语音体系,提高自身普通话水平[2]。目前,普通话口语课在高职院校中已受到重视,语言的基本功训练、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重点。作为地方性应用型大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把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为我院办学的一个新特色,从而为学生的就业拓宽道路。

(二)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方言区学生特点分级教学

第一,针对来自不同方言区的学生的语音特点,因材施教。对于我院学生,几乎囊括了广东各大方言及地方方言。因此,进行校音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对于闽南方言区(主要是潮汕地区)的学生,主要解决的是平翘舌音、前后鼻音、h—f互混、n—l互混、舌面元音改读等系统性错误问题;对于客家方言区的学生,要着重分清送气音与不送气音、平翘舌音,注意舌面音、韵头、韵腹、韵尾的改读问题;而对于粤语方言区的学生,重点不仅要解决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的问题,还要纠正n—l的混淆发音、元音发音不到位、h—k互混、复韵母动程不够等等方面的错误和缺陷[3]。实践证明,进行校音教学,确实收效明显。

第二,进行语音摸底测试,实行分级教学。在新生入学后,对他们进行普通话模拟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分成A.B.C三个层级的教学班。在每个教学班中,针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教师为同学们指明要达到的现实目标和理想目标,不断通过强化训练,分阶段落实各项训练指标的完成。在学生享受克服困难的愉悦中,将外因转化为内因,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学习普通话的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普通话。

(三)优化普通话语言环境,让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

对于方言区的学生来说,方言是他们的母语,而普通话是后天学习语。普通话和方言之间,无论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普通话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第二语言,因此,在语言习得的过程中,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在广东,粤语已经成为了广东的强势方言,韶关学院校园中,广东生源的学生基本使用粤语进行交流。为此,创造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它是提高大学生普通话口语水平的重要基础。而创设良好的普通话语言环境,需要社会、学校、个人的共同努力。首先,只有新闻媒体带头讲普通话,才能推动社会普通话的普及。在广东,电视台、广播电台播放的电视剧、流行歌曲等基本上以粤语为主。大众媒体作为人民群众学习普通话的课堂,没有做好良好的示范作用,自然阻碍了人民学习普通话的热情。学校是推普的主战场,应当充分发挥高校第二课堂的作用,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如演讲比赛、辩论赛、相声小品大赛等,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主动快乐地学习普通话,从而形成普通话语感。养成学生平时用普通话交流的习惯,使普通话真正成为校园语言。另外,教师要率先垂范,李岚清同志于1997年12月在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教师要成为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的模范。”[4]教师不仅要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教学,还要用自身的普通话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在感悟语言美中树立学习普通话的信心。

总之,基于粤北复杂方言区学生现有普通话水平的认识,学校必须把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当作一项系统工程来看待,把普通话测评同普通话教学结合起来,把普通话教学与学生的第二课堂结合起来,不断探索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普通话口语水平。

[1]詹伯慧.当前推普的一些思考[J].学术研究,2003(12):148-150.

[2]田皓.地方高校学生普通话水平现状分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5(7):92-95.

[3]陈郁芬.广东大学生普通话学习现状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J].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6(3):86-89.

[4]李岚清.在1997年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推广普通话宣传手册.北京:语文出版社,1999:1-4.

猜你喜欢

粤北韶关普通话
粤北龙船歌研究
谢稚柳《粤北锦江山色》
粤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勘查模式分析
广东韶关曲江区总工会“夏送清凉”慰问13000余名职工
韶关札记
我教爸爸说普通话
福彩公益金 传递温暖情 韶关福彩:取之于民 用之于民
如果古人也说普通话
追寻足迹 不忘初心—红军长征过粤北图片展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