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地区事业单位女性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2013-09-03王雪娇

海南医学 2013年18期
关键词:纳氏妇科疾病囊肿

王雪娇,邓 萍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海南 海口 570102)

妇科疾病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已成为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1]。为了解海南地区事业单位女性的身体健康情况,以期为其健康保健提供建设性的建议,笔者对2012年在我院参加体检的事业单位女性的妇科体检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97家事业单位女性职工8 778名。其中20~39岁4 287名,40~50岁3 612名,50~60岁879名。所有对象均具有正常的性生活。

1.2 妇科检查内容 所有对象均进行以下妇科检查:①常规询问病史,包括月经是否正常、妊娠次数、既往妇科病史等。②常规妇科检查,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妇科双合诊检查、阴道检查。同时取阴道分泌物及宫颈刮片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宫颈炎、宫颈糜烂等。③生殖系统检查,由超声科医师借助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生殖系统的检查。包括子宫、附件、盆腔等,以确定是否存在宫颈肥大、纳氏囊肿、子宫肌瘤、宫颈息肉等。④乳腺检查,由经验丰富的超声科医师进行乳腺彩超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乳腺增生、乳腺瘤、乳腺囊肿等乳腺疾病。

1.3 调查方法 利用我校体检中心电子管理系统,目的性调取97家事业单位的体检资料,对女性体检资料进行整合分析。

1.4 数据处理方法 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近三年在我院受检的8 778名事业单位女性中,2 687例患有妇科疾病,发生率为30.61%,893例患者患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妇科疾病(732例患两种疾病,161例患三种疾病)。妇科患病类型主要有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炎、宫颈肥大、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乳腺囊肿、宫颈纳氏囊肿、子宫肌瘤等9类。不同年龄段的妇科疾病发生情况见表1。按照发生率由高至低的顺序排列分别为:乳腺增生、宫颈纳氏囊肿、乳腺囊肿、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糜烂、乳腺纤维瘤、子宫腺肌病、宫颈炎等。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是乳腺增生(12.72%)、宫颈纳氏囊肿(13.07%)、乳腺囊肿(4.26%)及宫颈肥大(9.23%)。乳腺增生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下的人群,而且4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偏高。宫颈纳氏囊肿、乳腺囊肿、宫颈肥大主要发生在40~50岁的群体中。

表1 海南地区事业单位2010-2012女性妇科疾病统计表

3 讨论

妇科病是女性常见的多发病,已成为困扰大多数女性的重要因素,甚至严重影响其工作及生活质量。对妇女进行定期的体检,对妇科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控制妇科疾病的发展,提高妇女的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同时,对妇科疾病的发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发现我国妇科疾病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引起社会对女性健康的关注,有利于相关部门相关决策的制定。

我省所有的事业单位对员工每年进行一次体检,其中妇科的体检内容包括常规问询、常规妇科检查、子宫及附件检查、乳腺检测等,这给我们对事业单位女性进行妇科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我院2010-2012年共承担了8 778名事业单位女性的体检工作,其中20~39岁共4 287人,40~50岁3 612人,50~60岁879人。我们对以上体检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有2 687人(30.61%)患有妇科疾病,其中患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妇科疾病的有893例。此次分析的妇科疾病的总患病率较卫生部所公布的1998-2004年我国妇女病患病率(24.6%~27.2%)相比偏高。在检出的妇科疾病中,按照发生率由高到底的顺序排列分别为:乳腺增生、宫颈纳氏囊肿、乳腺囊肿、宫颈肥大、宫颈息肉、宫颈糜烂、乳腺纤维瘤、子宫腺肌病、宫颈炎等。其中发病率较高的是乳腺增生(12.72%)、宫颈纳氏囊肿(13.07%)、乳腺囊肿(4.26%)及宫颈肥大(9.23%)。

乳腺增生是一类以周期性乳房疼痛为主要特征的非炎症、非肿瘤的慢性乳房疾病,本研究发现该病主要发生在50岁以下的人群,而且40岁以下人群的发病率偏高。其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妇女生育次数减少,哺乳期变短,使其机体内分泌功能紊乱[2-3]。乳腺增生有可能向着癌变的方向发展,但是具体在增生和肿瘤之间通过哪些基因、信号的激活而转变,目前尚不清楚。因此,对乳腺进行定期的检查,早期掌握乳腺的动态变化,是预防恶性肿瘤发生的重要途径。

总之,海南地区事业单位人员妇科疾病的患病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社会及妇女本身的广泛关注,普及妇科健康知识,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

[1]郑怀美.现代妇产科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402.

[2]刘 聪,岳永花,郝旭亮.乳腺增生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5):704-706.

[3]Santen RJ,Mansel R.Benign breast disorders[J].N Engl J Med,2005,353(3):275-285.

猜你喜欢

纳氏妇科疾病囊肿
朱庆军运用新版“开四关”法治疗妇科疾病验案举隅
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测子宫颈纳氏囊肿的临床分析
高级人工海水晶中氨、氮测定的影响因素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和连续流动分析法测定水体中氨氮的比较研究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治疗妇科疾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