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型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构建与空间差异测算

2013-09-03宇,王

统计与决策 2013年4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节约土地利用

卢 宇,王 岭

(1.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2.浙江财经学院政府管制研究院,杭州 310018)

两型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构建与空间差异测算

卢 宇1,王 岭2

(1.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2.浙江财经学院政府管制研究院,杭州 310018)

从城市规模水平、城市效益水平、城市能源消耗与节约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和城市生态水平五个方面,构建包含28个指标的两型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运用该指标体系,分别测算2010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的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情况。ward聚类分析法进一步揭示出34个地级城市两型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差异。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竞争力;评价体系;空间差异

0 引言

城市竞争力对于反映城市间差异,发展城市的优势产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是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彼得·卡尔·科拉索,2008)。本文所研究的两型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个层面上所表现出来的竞争力。为了实现资源优化利用与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国家相继在“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相应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构建两型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并进行评价,对于客观评价城市间两型城市竞争力的区域差异,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迄今为止,关于构建两型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实现多城市的客观评价与对比分析的研究还十分少见,目前学者们的关注点主要在人居环境城市竞争力与综合竞争力两个方面。其中,Douglas Webster从经济、人力、禀赋以及制度四个方面出发,构建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1];Peter Karl Kresl构建了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支持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的优劣程度等方面的国家竞争力评价模型[2];倪鹏飞从软硬竞争力出发构建城市竞争力模型[3];晋培育、李雪铭、冯凯构建了包含社会经济环境、居住环境、基础社会和公共服务环境、生态环境的城市人居环境竞争力模型[4];黄贤金[5]、张艳辉[6]分别构建出循环经济和资源节约型产业竞争力的评价体系。这些研究为本文研究两型城市竞争力的内涵及其评价体系的构建提供重要基础,但并未给出两型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与评价步骤。本文在提出两型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分析能够揭示出两型城市竞争力的空间差异性,并提出提升两型城市竞争力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1 两型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构建

1.1 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

为了切实反映两型城市的基本特征与指标数据的选择原则,本文所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将遵循以下原则[5-7]:(1)目的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科学性原则;(4)可比性原则;(5)可操作原则。

1.2 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我们在借鉴国内学者关于城市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竞争力评价体系[5,6,8]的基础上,从目标层、判断层和指标层三个方面出发,构建两型城市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体系(如表1)。该指标体系分为判断层和指标层。其中,判断层包括城市规模水平、城市效益水平、城市能源消耗与节约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城市生态水平、城市环境保护水平等5个方面,共计28个指标。

表1 两型城市竞争力综合评价体系

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辽宁2011年的统计年鉴、吉林2011年的统计年鉴以及黑龙江2011年的统计年鉴,以及《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2010》。其中,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总产值、城区人口数、企业数量、从业人员、利润、销售收入、税收、能源消耗标准量、土地面积数据来源于三省2011年的统计年鉴,其余数据来自《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报2010》。

2.2 研究方法与评价流程

两型城市竞争力实质是个综合评价问题,但由于各个指标的量纲不同,一般不能直接应用指标数值进行评价。为了实现单一指标的合成,需要进行标准化处理。标准化处理的过程如下:(1)逐一设定每一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表示为Minj、Maxj;(2)对正逆向指标作进一步处理。两型城市竞争力评价体系涉及正向指标

和负向指标(带*号)两种,对于正向指标数据,通过公式Yij=(Xij-Minij)/(Maxij-Minij)进行标准化处理;相反,对于逆向指标数据,通过公式Yij=(Maxij-Xij)/(Maxij-Minij)来进行标准化。

表2 2010年东北三省34个城市两型城市竞争力得分与排名

3 两型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3.1 东北三省34个城市两型城市竞争力:总体分析

由表2可知,沈阳、大庆、哈尔滨、长春和大连5市的两型城市竞争力排名处在前5位,得分依次为17.956、17.001、16.084、16.027和15.080。同时,沈阳的城市规模水平、能耗和节约水平以及城市生态水平排名第一位,而在城市效益中排名第15位;大庆市的土地利用水平排名第1位,城市规模水平、城市效益水平、能耗与节约水平和城市生态水平分列第5位、第3位、第4位和第11位;哈尔滨的城市规模水平和土地利用水平依然排在第3位,但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较好,排在第2位,但城市效益水平和城市生态水平却排在第6位和第8位;长春的城市规模水平与两型城市竞争力排名一致,均处于第4位,城市土地利用水平较高,排在第2位,城市效益水平、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以及城市生态水平较低,分别排在第14位、第8位和第6位;大连的城市规模水平和城市生态水平较高,排在东北三省34个城市的第4位和第2位,但城市效益水平、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以及土地利用水平相对较低,分别排在第9位、第12位和第14位。本溪、阜新、双鸭山、辽源、白城的两型城市得分相对较低,排在东北三省34个城市的后5位,得分分别为7.494、7.403、7.335、7.116和6.962。

为了更好地分析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两型城市竞争力的的主要特征,我们选择ward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34个地级城市的判断层排名进行聚类分析,图1的结果显示,34个地级市的两型城市竞争力基本上可分三类:第一类所反映的是能源消耗和节约水平以及城市生态水平较好的城市,代表城市有哈尔滨、大庆、长春、沈阳、大连和辽阳;第二类所反映的是两型城市竞争力处于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中游水平,将是今后东北地区实现两型社会目标需重点建设的城市群,代表性城市有佳木斯、黑河、绥化、白山、双鸭山、鹤岗、伊春等13个地级市;第三类所反映的两型城市竞争力以及各要素排名均较低,是两型城市竞争力提高空间最大的城市群,代表性城市有抚顺等15个地级城市。

图1 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两型城市竞争力聚类结构树状图

3.2 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两型城市竞争力:各子要素分析

由表2可知,沈阳、大连、哈尔滨、长春和大庆的城市规模位于前5位;在城市效益水平排名中,黑河、绥化、大庆、朝阳和佳木斯排在前五位,而辽源、葫芦岛、白山、本溪和盘锦的得分较低;在城市能耗和节约水平得分中,沈阳、哈尔滨、吉林、大庆和辽阳的得分较高,排在东北三省34个城市的前5位,而伊春、七台河、双鸭山、本溪和牡丹江的城市能耗和节约水平排在后5位,显然,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反映土地的集约化和综合利用能力,大庆、长春、哈尔滨、绥化、七台河和齐齐哈尔的土地利用水平较高,排在前5位,而松原、通化、四平、朝阳和白城的土地利用水平排在后5位,可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的土地利用水平也较低,但本文分析并未得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土地利用水平都较高的结论;此外,沈阳、大连、黑河、牡丹江、辽阳具有较好的生态水平,排在前5位,而双鸭山、松原、辽源、朝阳和白城的城市生态水平相对较低,排名后5位。

表3 2010年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两型城市竞争力各要素之间的相关系数

为了进一步分析城市规模水平、城市效益水平、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和城市生态水平对两型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我们分别计算各子要素以及两型城市竞争力的相关系数。如表3所示,上述五个子要素与两型城市竞争力之间在1%的水平(双侧)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 0.754、0.542、0.590、0.717和0.758,这说明五个因素都是影响两型城市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其中,城市生态水平对两型城市竞争力的影响最强,其次为城市规模水平,再次为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和城市土地利用水平。

此外,表3表明各子要素得分间的相关性较差。其中,城市规模水平同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城市生态水平是正相关的,并且这种关系是显著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55和0.482;在1%的水平上,城市效益水平与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存在较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499,这说明为了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可以采取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措施;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只与城市规模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且相关系数为0.655,这说明城市规模越大的地区,越重视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城市生态水平与城市规模、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城市规模较大的地区更重视环境友好型城市建设。

3.3 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各评价指标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所选择的评价指标能够很好地衡量两型城市竞争力,我们进一步求解出各个指标与判断层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在衡量城市规模水平的5个变量GDP、固定资产投资额、工业总产值、城区人数和市辖区面积之间在1%的水平上(双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964、0.904、0.912、0.924和0.523,同时,除市辖区面积与其他指标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外,其余指标之间多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用上述5个指标能够较好地度量城市规模水平。

由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以及税收贡献率间的相关性可知,城市经济效益水平与上述三个变量之间在1%的水平上(双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提高劳动生产率、销售利润率和税收贡献率能够提高城市经济效益,同样,选择这三个变量能够很好地刻画城市经济效益。

用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水耗、人均日生活平均用水量、年节约用水量和水重复利用率这五个指标来表示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各指标同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之间在1%的水平上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依次为-0.571、-0.394、-0.594、0.547和0.352,这说明降低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水耗和日生活平均用水量以及提高年节约用水量和水重复利用率,能够显著提高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从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水耗、人均日生活平均用水量、年节约用水量和水重复利用率这五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来看,除单位产值能耗与单位产值水耗之间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92外,其余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由此,可通过采取降低单位产值水耗的措施,来降低单位产值能耗。

通过城市容积率、单位土地销售收入、单位土地利润、单位土地资产额和单位土地GDP这五个指标来反映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各指标与城市土地利用水平之间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这五个指标能够很好地解释城市土地利用水平,因此,独立或综合性地提高上述指标的数值,能够增加土地的利用率。从上述五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来看,各个指标之间同样存在正相关关系,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

本文选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清扫垃圾面积占建成区比例、每万人拥有公共厕所数等十个指标来表示城市生态水平,这十个指标与城市生态水平之间均呈现出正相关关系,因此提高上述十项指标数值能够提高城市的生态水平。从各指标数值来看,沈阳、大连两市的各项指标数值均较高,而朝阳、白城的各项指标数值相对较低。

4 结论与建议

通过计算东北三省34个地级市的两型城市竞争力的各因素得分与总体得分,同时对各市进行排名后,我们得出:(1)哈尔滨、大庆、长春、沈阳、大连和辽阳的属于第一层次,两型城市竞争力水平较高,其中,城市能源消耗和节约水平、城市生态水平较高是该类城市的最重要特征;(2)葫芦岛、通化、四平、辽源、抚顺、本溪、盘锦、鞍山、吉林、锦州、松原、朝阳、白城、丹东以及阜新等15个城市属于第三层次,两型城市竞争力较低,且各个判断层指标数值相对较低;(3)其余13个城市属于第二层次,两型城市竞争力以及各判断层指标数值处于34个地级市的中间位置。通过本文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可以看出,该评价体系对于分析各地区以及全国城市的两型城市竞争力提供简单、实用、有效的分析提供思路。

提升东北三省34个地级城市两型城市竞争力是多指标综合作用的过程,在一些指标变动较小的城市,应该重点关注具有较大提升空间的指标,通过各省利用自身力量以及东北三省形成合力,促进东北地区两型城市竞争力的提高。具体政策建议如下:(1)对于能耗水平较高、节约水平较低的城市,政府应该引领高耗能企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集约型发展,同时强化企业和公众的节约意识,引领节约型消费理念,提高城市能耗与节约水平;(2)对于城市生态水平较低的城市,应该注重三废处理设施的建设与服务水平的提高,同时,通过产业升级来降低三废排放量;(3)对于具有较高的两型城市竞争力的城市,应该进一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降低能耗和工业三废排放量,同时进一步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1]尹超.制度分割下地方政府“土地财政”之转型路径探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

[2]刘卫柏,李中.产权视角下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运行绩效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安瓦尔·买买提明,张小雷,杨德刚.新疆和田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定量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6).

[4]蔡俊.农用地非农化利益驱动力及约束机制的实证分析[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5]吴亚辉,凌云.权利与权力的博弈——“暴力拆迁”之法经济学思考[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6]张艳辉.资源节约型制造业的评价方法与实证分析——以上海市制造业为例[J].中国软科学,2005,(10).

[7]侯合银,王浣尘.高新技术创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构建[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4).

[8]邢海虹.西部地区中小城市自选型超级市场空间布局研究——以汉中市为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F290

A

1002-6487(2013)04-0030-04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0YJC790022)

卢 宇(1984-),男,山东寿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

王 岭(1983-),男,辽宁黑山人,博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责任编辑/易永生)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节约土地利用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节约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深入东北三省 全力推进科学抗内涝保秋粮丰收
节约
节约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基于ArcGIS 10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斑自动化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