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肥产业升级

2013-08-27专题策划秦继平郑家余王毓江执行汪名旵丁忠国

决策 2013年7期
关键词:合肥市合肥体系

■专题策划:杨 伟 秦继平 郑家余 王毓江 执行:汪名旵 丁忠国

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逐步形成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这是党的十八大对优化产业结构作出的战略规划,也是对地方产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自“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强力实施“工业立市”战略,工业总量、工业投资分别在“十五”末的基础上翻了3番、4番以上,目前均已进入省会城市十强行列,形成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工业体系。日益隆起的合肥正成为全国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新兴之地,为扎实推进“新跨越、进十强”,提前实现“两个翻番、全面小康”,奋力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跨越赶超的必然选择

“坚持创新转型,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既是合肥经济工作的重心所在,更是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跨越赶超的必然选择。”在最近召开的合肥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上,中共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向全市的机关干部明确了合肥强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信心和决心。

而在合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王文松看来,建设现代产业基地、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更是“在国际国内新的发展趋势下,合肥立足自身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新路径”。

首先,国际国内的产业发展新趋势和新政策决定了合肥必须坚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发展路径。这种新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是对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是制造业的升级和以发展新兴产业为核心的结构转型,本质上带来了产业体系重构机遇。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是以数字化制造以及以新能源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技术革命,是对传统制造业的一种颠覆性的变化,客观上提出了工业体系重建的内在要求。第三,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十八大提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战略任务,产业发展轮廓进一步明晰,为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描绘了路线图。

其次,合肥自身的特色和优势则为合肥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产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合肥已经成为一座新兴的综合性加工制造业城市,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合肥特色的产业体系。二是科教资源。合肥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是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市、合芜蚌自主创新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超千户,发明专利授权量超千件,全社会研发投入超百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上市公司数量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8位。高新科技成果丰富,技术水平在国内、国际领先,为提升产业核心技术水平引领所属行业快速壮大,加快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三是发展环境。“十一五”以来,合肥市委市政府简政放权,致力于打造服务型政府,合肥已经成为中西部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的地区之一;“法治政府”建设已经使合肥市成为投资促进绩效最优的城市之一;“智慧城市”建设,特别是智慧经济、智慧设施、智慧政务、智慧民生、智慧管理、智慧社区建设,全面提升了城市综合竞争力。

产业基地建设迸发新活力

“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这是合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明确的目标,也是合肥市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重要着力点。

在此规划目标的引领下,合肥市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培育打造新兴产业作为带动全市产业层次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六大千亿级主导产业,力争形成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用电器3个2000亿级产业和汽车、装备制造、食品农产品加工3个1000亿级产业。全市现有经开区装备制造、包河区汽车制造、蜀山区智能电控、高新区军民结合和新站区新型平板显示等8个省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占全省的近20%,走在了全省的前列;特别是经开区、高新区、新站区已经分别获得国家级家电产业、军民结合产业和新型平板显示产业示范基地称号。

“六大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对合肥市产业体系的优化和调整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据王文松介绍,2012年,合肥市这六大产业发展平稳。全年完成产值和增加值3853.98和951.6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58.4%和57.5%;增加值增长15.9%,拉动全市工业增长9.1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增长贡献率为52.4%。

家用电器产业目前是合肥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已构建了从研发、零件制造、整机组装、物流、售后服务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云集了海尔、美的、三洋、长虹、格力等国内知名家电企业,是三大“中国家电产业基地”之一。2012年,家电产业规模以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309.4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19.8%;实现增加值298.9亿元,同比增长12.5%。

随着京东方TFT-LCD6代线、彩虹(合肥)高世代玻璃基板、乐凯TFT-LCD用薄膜生产线、联宝电子等相继开工建设,合肥已成为全国第一个同时拥有液晶面板和等离子面板生产线的地区,平板显示及电子信息产业“十二五”末将实现产值2000亿元。国家《2010-2012年平板显示产业发展规划》已明确将合肥市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以及北京、成都两市共同列为具有代表性的平板显示产业集聚区。目前,该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2户,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户,10亿元以上企业1户,2012年生产主要产品液晶屏3249.6万片。

在新能源及光伏产业方面,随着赛维LDK、海润光伏、晶澳太阳能、彩虹合肥光伏玻璃等一批光伏产业龙头企业加速建设,合肥已初步形成了多晶硅原料—太阳能电池—集成组件—发电工程的光伏产业链,以太阳能设备制造、电池及组件、光伏电源、风能变流器等为主体的光伏产业集群正加速形成,其中光伏接入系统逆变器生产技术和市场占有在全国领先。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12户,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8户,10亿元以上企业3户,50亿元以上企业1户。

合肥拥有江汽、安凯、昌河等骨干企业,汽车产业目前已形成30多个系列、近400种车型,具备了多品种、全系列的各类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及配套体系,已经成为国内汽车生产大市。同时,新能源汽车发展迅速,在新能源汽车整车设计、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被列入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行的城市。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73.8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10.2%,规模以上企业130户,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5户,百亿元以上企业1户。

合肥已初步形成工程机械、电工电器、锻压机械、仪器仪表、化工机械、环保机械、自动化装备、电子信息装备和航空设备等装备制造业产业基础。拥有熔安动力、日立建机、合力叉车、合肥ABB、天威保变、合肥锻压等具有较强竞争优势和行业带动作用的龙头骨干企业。同时又涌现出依靠企业自主创新发展的芯硕半导体、美亚光电、阳光电源等一批高端装备生产企业。2012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58.1亿元,成为合肥市继家电产业后第二个千亿产业,占全市工业总量16%,规模以上企业368户,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69户,10亿元以上企业21户,百亿元以上企业1户。

在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方面,合肥已初步形成炒货、种业、食品加工、农产品加工、家禽养殖加工、饲料加工等为主体的产业基础,拥有华泰、丰大、丰乐、太古可口可乐、华润、真心食品等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201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577.5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8.7%,规模以上企业186户,其中,产值亿元以上企业87户。

“近年来,合肥的创新型企业增长迅猛,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跃居全国第8位,形成了一批像科大讯飞、国轩高科、合锻机床、神马电缆这样的骨干企业,成为引领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生力军。”合肥市市长张庆军指出,目前合肥在创新型企业培育上还存在两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一是小企业未能铺天盖地,大企业未能顶天立地。特别是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拿得出、叫得响的大企业大集团更是少之又少。二是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有亮点,但面上缺乏广度。如光伏产业,虽然具备了领先优势,但是因为推广应用程度有限,在开拓国际市场受阻的情况下,导致部分光伏企业经营困难。因此,加快构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须加大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必须进一步扩大成果示范应用,把更多精彩的创新“小盆景”变成壮美的产业“大风景”。

创新驱动结硕果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须坚持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取向和实现路径,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政府服务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和要素供给创新。这既是合肥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应有之义,也是合肥近些年来不断引进大项目、产业不断优化升级的重要经验。

这其中的典型代表当属京东方6代线项目的引进。该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合肥承诺以自有投融资平台作为战略投资者参与京东方股票定向增发,认购金额不低于60亿元,3年锁定期结束后通过二级市场退出。2009年6月10日,京东方50亿股定向增发顺利完成,由于市场反响强烈,社会资金认购踊跃,合肥方让出部分认购权,实际投入仅为30亿元。这样合肥市通过30亿元定向增发带动了资本市场和银行145亿元的投资,开创了政府引导资金推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政府风险可控并能保证收益的前提下,通过资本市场定向增发为企业扩大再生产募集资金,并以此带动巨额的银行融资,既实现了政府资金的风险可控,又撬动并引导了大量社会及银行的资金投向国家重大产业和关键项目。这种融资体制的创新和成功实施,不仅让合肥平板显示产业实现了“零的突破”,更使合肥被确立为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创造了一个项目撬动一个产业基地的“合肥奇迹”。

再看技术引进的创新。鑫昊等离子项目是安徽鑫昊等离子显示器件有限公司从日本日立公司引进的四面取等离子生产线项目,母公司合肥鑫城是合肥新站区管委会下属的投资公司,是合肥市为打造中国FPD基地而成立的产业发展投融资平台。我国大陆第一条生产线在绵阳,产量220万台,生产的是“标清”电视;鑫昊等离子项目是第二条生产线,产量200万台,生产的是“高清”电视。绵阳的生产线投入60亿元,而鑫昊等离子项目投入仅为20亿元,合肥抓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危中之机”,有效降低了项目投入。

熔安船用低速柴油机项目的引进则体现在边界条件的创新。低速柴油机是一种大型复杂的动力机械,即使是拆装运输,航道通航能力也不能低于1500吨,航道净空不低于8米。但是,合肥市通江航道全长131公里。其中派河以及派河至合裕航道之间连接段约30公里为V到VI级,派河航道仅能通航200吨左右。合肥市委市政府果断做出了加快合肥通江航道改造,南淝河合肥中心港向派河转移,将派河港打造为合肥中心港的部署。通江航道改造投资约12亿元。由此,合肥市通江航道将从现在的III至IV级,提升至III级至III级。2008年6月至2009年3月底,派河中下游河道综合治理一期应急工程顺利完工,满足了熔安动力近期所需通航要求。

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科技资源的优势,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的转型升级也是合肥重要的经验和途径。“科技资源丰富是合肥的独特优势,也是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最大资本。”张庆军分析说,如何充分发挥这一资源优势,实现效益最大化,首先需要破解的就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尽管合肥多年来积极探索有效路径,并初步构建了高端研发、共性技术、创新服务、创业孵化相衔接的平台体系,在协同创新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进展,但“两张皮”的问题不等于说得到了彻底解决。随着协同创新广度的拓展,合肥不仅要解决市域范围内的“两张皮”问题,而且还要解决本市之外的“两张皮”问题,让更多的科技资源为合肥所用。张庆军认为,建设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必须从创新链、产业链、资本链、人才链、信息链上实现“五链融合”,立足本市、面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开辟各类创新要素流动的渠道,促进创新资源在更宽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共享。

谋新谋变争立“潮头”

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前途,合肥必须继续谋‘新’、谋‘变’,在新一轮的工业革命中做个‘弄潮儿’。”合肥市决策层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并着手进行长期规划。

据王文松介绍,接下来,合肥将继续按照发展壮大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路,构建“6+10”产业体系,即打造新型平板显示、新能源、家用电器3个两千亿元级产业和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食品及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元级产业,以构成先进制造业、战略型新兴产业、传统产业齐头并进,更加突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现代产业基地。到2015年,合肥规划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5000亿元,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达50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3000亿元,累计完成工业投资突破10000亿元,建设一批代表水平、体现实力、优化结构、提升竞争力的重大工业项目;扶持发展3-4户产值超500亿和30-40户百亿元企业。

按照既定的思路和目标,合肥市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一步推动现代产业基地的发展、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加速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组织实施技术改造“双千工程”,加快汽车、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力争进入合肥新的千亿产业行列。加快国家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试验区建设,通过规划引领、典型示范、项目实施、平台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产业、企业、产品和生产过程不同层面的融合,着力推动家电、装备制造、化工、建材、冶金等传统优势主导产业提升发展能级。

实施创新驱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跨越式发展。联动推进语音产业园建设,打造全国最大智能语音产品和服务基地;以工业机器人、智能成套装备、轨道交通装备项目为重点,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谋划建设生物产业园,加强集合微生物工业研发、生物信息技术研究,推动生物产业发展;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抓手,以“三网”融合试点为契机,推动“智慧产业”发展。

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形成一批新兴产业。按照“项目本土化、资金外引化”的路径,把科技资源、科研成果作为重要的招商条件,广泛吸引国内外优质产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合肥,充分调动风险投资、民间投资,促进科技成果加速形成现实生产力,走出一条自主科研成果→转化→龙头企业→配套集群→新型产业的特色之路。

培育发展新型业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高端信息服务业,重点发展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加快合肥市“智慧合肥数据运营中心”建设,带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金融IT、创意设计、通信增值等高端信息服务业发展。

构建“两型”工业体系,促进工业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是构建工业发展新体系的内在要求,是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实现城湖共生、产城一体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工业内在结构性矛盾,破解资源和环境刚性约束,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为此,一要加快都市产业园建设。推动中心城区依托独有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实现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转变,形成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集科、工、贸、商和现代服务业多功能复合发展的高就业、高税收都市型产业等新型业态体系。二要促进四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即从“单一的产业区”转变为“开放系统的城市功能区”,实现产业与城市的融合。三要积极推进国家级再制造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以合肥为中心、覆盖华东和华中地区、辐射全国的国家级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四要加快推进合肥国家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碳排放,打造“中国光伏应用第一城”。五要按照废物回收→分类加工→形成再生资源的路径,打造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建设国内一流的“静脉”产业园,促进人类生产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

“科技创新是转型发展的引领力量。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张庆军强调,“我们必须借科技创新之力,在新一轮世界产业结构大调整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全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努力成为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和领跑者。”■

猜你喜欢

合肥市合肥体系
合肥的春节
合肥的春节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合肥市朝霞小学
合肥:打造『中国IC之都』
生态合肥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合肥市出城口道路设计招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