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移动:农村信息化建设的践行者

2013-08-27江接海

决策 2013年7期
关键词:安徽信息化农业

■本刊记者 江接海

2013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性年份,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曾明确提出“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进程”。去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农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徽作为传统的农业大省,以农业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对于促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作为安徽省用户规模最大的通信运营商,安徽移动将自身发展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积极承接“数字安徽”建设这一信息通信领域“十二五”规划的主要内容,同时迈开了“无线城市”和“信息惠农”这两大信息化建设步伐。

“信息惠农”工程作为安徽移动服务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载体,经过一年的布局推进成果初步显现,加速了省委省政府美好乡村建设的进程,也将“数字安徽”建设推向了全国领先水平。

政策相继叠加,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速

“近年来我省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骄人成就,随着‘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等工程的持续深入推进,农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从总体来看,在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存在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等问题。”中国移动安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郑杰告诉《决策》,“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加快农村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信息高速公路’延伸到乡村,缩小城乡数字鸿沟。”

幸运的是安徽的农村信息化建设迎来了提速发展的重大机遇。

去年末,科技部将安徽列为全国七个“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之一;紧随其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规划(2012—2020年)》出台,明确提出“要整合相关项目和资金,整体推进中心村水、电、路、气、房、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广电网、通信网、互联网通村到户”;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强调加快用信息化手段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推动国家农村信息化试点省建设,大力发展农业信息服务,加快宽带网络等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系列政策的叠加,不仅为安徽农村的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为农村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带来了宝贵的发展机遇,同时为美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发展动力。正是基于这样的政策机遇,安徽移动与全省多个市县积极合作,建成多个农村信息化合作示范平台、农业电子商务平台及农业物联网,并初见成效。

2013年5月24日,由安徽移动倡导发起的“美好安徽幸福加速”全省信息化体验活动正式启动。“发挥移动信息专家的独特优势,结合地域经济特点,围绕农业、旅游、交通、教育等重点行业的信息化需求,与各级政府密切合作,推动上马‘三网惠三农’、‘数字景区’、‘移动政务’、‘移动执法’等一大批重点项目,切实将‘数字安徽’建设推向全国领先水平。”郑杰在启动仪式上介绍未来数年安徽移动的农村信息化工作思路时说。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农村信息化平台

“在农村基础网络建设方面,我们不断加大投入,仅2012年‘村村通电话’工程,就解决了全省近700个目标村‘通信难’的问题。我们还优化了网络组网模式,提高农村数据网的覆盖范围,加大TD智能手机的补贴和推广力度,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无线上网,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上网难’的问题。”郑杰告诉《决策》,“此外,我们通过铺设集团专线、推广IMS等集团业务方式,提高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为了帮助农民工便捷地找到理想的工作,我们又着力搭建对等、交互、实时的第三方信息化公共平台,构建集信息采集、分析、处理、发布、反馈和服务于一体的‘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三农’综合信息进村入户。”

据了解,为了给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网络,安徽移动持续加强网络建设,“十一五”期间累计投资217亿元,“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投入300亿元,实现城市公共场所无线宽带网络的全覆盖。截至今年5月底,全省2 G通信基站超25000个,3 G基站超9000个,WLAN热点超6000余个,极大增强了网络综合承载能力。

《决策》记者参加“美好安徽幸福加速”全省信息化体验活动时,从有“中国农村改革发源地”美誉的凤阳县小岗村了解到,安徽移动滁州分公司积极与凤阳县政府合作,建设功能完善、内容丰富的“移动通信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挥移动通信不受地域限制、灵活方便的优势,破解农村信息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为“三农”系统提供政务信息流、产业信息流和民生信息流支撑,搭建起了连接科技、市场和政府的便捷“桥梁”,帮助农民开拓致富思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进村、入户和有效落地。

针对农户、镇村干部、乡镇企业、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店和农资连锁店等不同群体,滁州移动分别开发了“农务通”(提供农经、养种植科技、病虫害防治、气象服务等信息)、“镇务通/村务通”(电子政务系统,提供镇政府/行政村办公助理服务)、“农企通”(为镇村企业提供需求收集、产品信息发布、产品使用辅导等服务)、“农资通”(为农资连锁企业提供需求收集、农资产品价格和使用说明等指导服务)、“教信通”(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学生家长提供教育政策、信息服务)、“农工通”(为农民务工搭建沟通平台,发布用工信息、民工求职指南、用工政策咨询等信息)、“法务通”(提供农业政策法规、法律咨询服务)等“农信通”子品牌产品,并获得了群众一致好评。

“支书不用大喇叭,有事直接看电话,技术专家请回家”,这句当地农民口耳相传的顺口溜形象道出了中国移动信息化产品在小岗村的影响力。

转变生产方式,加速农业物联网建设

不仅加大投入逐步完善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便农的电子信息平台,安徽移动还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加速农业物联网建设,力推农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感知、智能控制和精细管理,真正做到“坐在办公室里种庄稼”。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郑杰今年3月参加全国“两会”时提交了名为《关于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建议》的提案。其中就包含了“加快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以及由政府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推动农业物联网技术在规模化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这两条有关农村电子商务和物联网信息化建设的建议。

猜你喜欢

安徽信息化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安徽医改自我完善主动纠错
安徽药采如何“三步走”
安徽 诸多方面走在前列
安徽为什么选择带量采购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