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3-08-20

中外医疗 2013年2期
关键词:满意率门诊医护人员

杨 珺

珠海市人民医院,广东珠海519000

在临床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往往存在许多未知的和可预知的风险因素,在对于风险因素的管理与评估过程中,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避免可预知的风险因素对于患者的损伤,因此在临床中不断地完善和健全医院内的风险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临床当中的护理风险是指在护理过程中直接或间接的因素导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受到伤害甚至是死亡的现象,而大多数导致患者受到伤害的因素往往是可以避免的。例如在医院门诊过程中存在的疾病种类多,传染性疾病消毒不及时,高危药品的管理使用以及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不规范等等,都是院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因素[1]。因此对于院内存在风险因素的管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那么如何避免院内的风险因素以及对于风险因素的管理存在一定的必要性。该研究中,首先要求医护人员能够对院内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及专业知识有所提高,能够正确的识别和评估能够对患者造成伤害的风险因素,并能够及时的采取正确的措施进行护理和处理,以保证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另外,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护理知识以及职业道德水平也是避免风险因素的重要手段。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健康知识水平、自主防患意识也在不断地完善,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周到细致的护理对于提高患者的满意率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选择该院自2012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1 200例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风险因素等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收治的1 200例患者进行分析,以及解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收治的1 200例患者,其中患者的病情多需进行针对性护理,在该院诊治的1 200例患者中,男患者620例,女患者580例,其中年龄最大的82岁,年龄最小的18岁,按照患者的入院时间顺序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600例患者中,男患者320例,女患者280例,平均年龄为43.2岁;对照组600例患者中男患者300例,女患者300例,平均年龄为46.7岁。在所有患者中患有呼吸道感染240例,糖尿病200例,高血压120例,骨外伤120例,护理专科造口门诊36例,其余患者表现为代谢综合征、胃肠不适等临床症状。

1.2 基本方法

对于对照组的护理是在门诊实行风险因素管理前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对于患者如的体温、血压、血糖的测量、常规用药等方面的基础护理。而对于实验组的600例患者,则是在门诊实行风险因素管理后的临床护理,其主要的风险管理因素的措施包括:①建立健全门诊的风险因素管理制度。落实完善医院门诊的管理制度(如危险值的报告制度及流程,不良事件登记制度,门诊交班制度等)能够高效率的保障患者从挂号、就诊、治疗以及住院等过程,方便患者的就医及安全治疗。与此同时健全医院对于医护人员的管理以及药品管理人员的管理,也是避免风险因素的主要措施,这不仅能够防止在临床中出现药物使用不当而且还可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2]。医院是面向社会各个阶层的公众场所,各种各样的人都有可能到医院就诊,因此医护人员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及面对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对于避免医疗纠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在门诊的护理过程中要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医护人员进行专业的知识讲座和技能培训,改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态度,做到以人为本充分的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做到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使患者能够信任医院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②提高医护人员对与风险管理的意识,要求医护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能够做到护理好病人的同时保护好自己。同时医院建立良好地就医环境也十分重要,要及时的对园内环境进行清洁消毒,避免院内出现交叉感染的产生,进而造成医疗事故。

1.3 具体门诊护理过程

在护理过程中主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状态、病情缓急分为一般门诊检诊,急诊处置,保健门诊3类,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对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进行门诊检诊、治疗、以及疑难病例的会诊、转诊、急诊室等一些列过程负责,因此医护人员在门诊护理过程中的工作较为重要,如若门诊护理过程中出现纰漏,将导致患者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延误病情,危害患者的健康。该文中门诊护理主要包括:①预诊分诊:包括患者的预诊及挂号过程,医护人员要组织就诊者分科挂号,及时的与患者进行沟通,防止传染病传播,缩短病人的候诊时间以便于患者的及时治疗。②侯诊护理:在患者候诊室等待候诊时,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状态进行适当的调整,必要时可对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等进行初步检测,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出血、休克等病人,应立即安排提前就诊,或送急诊室处理,同时对患者要有耐心,能够细致、周到地回答病人的询问和释疑,帮助他们排忧解难。③急诊护理:在此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尽心尽责的协助医生做好急救诊治工作,并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救护措施,同时对于急诊室内的医疗器械做好准备以及登记、统计处理等[3]。

1.4 统计方法

统计所有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程度,包括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热情以及对病人的照顾程度等进行比较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及好评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通过对于两组患者的护理过程以及护理结果分析,不难发现大多数常规护理的患者对于医护人员的满意率偏低,其中131例患者表示非常满意,306例患者表示满意,其余患者表示不满意,并且有患者反应护理不及时造成病情延误等医疗差错,患者的总满意率为72.8%。相比之下实验组的600例患者中,167例患者表示十分满意,387例患者表示满意,患者的总满意率可达92.3%。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满意率比较[n(%)]

3 讨论

目前医疗纠纷事件逐年的增加,这对于院内的医疗以及患者的自身健康都存在着巨大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就医以及医院的发展。相关的研究表明院内的护理风险因素的管理不重视是造成医疗纠纷事件的主要因素,其主要包括患者在门诊和住院进行治疗时医护人员的自身素质和技能的不健全而导致,由于门诊管理不当,造成医护人员在工作中不认真、不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进行护理以及缺乏临床护理经验等,都是门诊存在的风险因素,另外门诊的环境管理不当也是造成医疗事故的原因之一,由于医院人口流动量较大,病种繁多如不及时的对院内环境进行消毒清洁处理,很容易出现院内的交叉感染危害患者的健康,此外对于门诊的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现象也是造成医疗纠纷的原因,这主要由于医院不能够有效地管理医护人员以及医疗人员,造成工作中出现迟到、早退等现象,引起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护理不急时造成,患者的病情加重而引起医疗事故[4]。由此可以看出门诊护理进行风险因素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次研究中,给予实验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后,病患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总满意率达到了92.3%,相较于对照组72.8%的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给予实验组患者风险因素管理后,意外事故明显减少,病患恢复速度明显提高,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显著。

综上所述,在该文的试验中通过比较分析院内风险因素管理实施前后,患者在护理过程中的满意率可以得出在门诊护理过程中采用风险因素管理的临床应用具明显的临床效果,能够大大降低门诊患者在进行护理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并且提高了患者对临床门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 学兵,周蓉,徐红芳,等.风险管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1):18-20.

[2] 王红霞,杜微,李德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带教体会[J].山东医药,2009,49(7):10-23.

[3] 岳文芳,杨素勉,赵雪萍,等.护理风险评估对护理安全影响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6(23):13-23.

[4] 张卫红,徐会萍,孙素娟,等.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临床探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6,13(18):12-34.

猜你喜欢

满意率门诊医护人员
门诊支付之变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提高96659热线服务满意率实施方案
【通 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