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频工作站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方法

2013-08-18程彬彬

中国传媒科技 2013年14期
关键词:工作站音频服务器

文 程彬彬

我台于2002年组建了音频工作站系统,并于2008年7月底对音频工作站的软硬件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音频工作站系统选用了目前国内领先的英夫美迪AIR2000 S1系统,该系统采用了纯Client/Server、COM等先进的软件技术,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广播节目的录制、编排、播出和资料储存、广告制作、新闻录音,以及对整个系统的全面管理。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用户管理(UserManager)、播出单模板管理(Template)、音频编辑器(DAW)、个人工作间(Workroom)、播出管理(Broadcast)、音频资料库(Library)、广告管理(Admanager)、新闻录音(Newsrecord)。模块间的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其中的管理部分包括用户管理和播出单模板管理这两个模块,主要完成用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节目单的管理以及栏目权限的分配。制作和编排部分包括个人工作间和广告管理这两个模块,主要完成节目、标头、资料、广告等音频资料的管理、审听和编排。播出部分包括播出管理模块,主要完成各种播出要求,如录播、直播等。

本台从实际应用出发,本着安全、高效、经济的原则,主服务器选用了dell poweredge 2950型服务器,并通过6块400G的SAS硬盘组建了RAID5磁盘阵列,资料库可以存储达20000小时的节目(1000MB相当于9小时节目),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工作站全部采用了DELL品牌的电脑,500GSATA硬盘,配备了DIGIGRAM VX222专业声卡,操作系统均为windows XP 专业版;应用软件采用英夫美迪开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涵盖了节目制作、播出、编排、存储、广告、慢录、管理、时钟同步校时等一整套完整功能,并且能够定期升级,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可操作性;数据库选用的是功能强大的SQL Server软件。该系统的一开始组建就采用了独立内网的播出模式(与其他网络物理隔离),其它节目的上载下传,均采用空白光盘刻录或是一比一的线路录制来进行,虽然方法比较陈旧,但是从根本上消除了病毒的威胁。通过我台多年的运行使用,这套系统虽然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都很好,但还需要我们技术人员在实践中不断的去学习、去探索,总结出行之有效的维护方法。以下是我自己在实际维护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与见解,有不足之处希望同行指正。

网络系统设计方面

我台现有的音频工作站网络除了与外网物理隔离外,在内部系统方面也采取了相应的安全措施。(1)系统设计:播出系统里的所有服务器、工作站都在一个独立的域里,通过域控制器来管理。与传统的工作组相比,使用域管理有如下优点:a.管理权限集中,所有在域里的机器都通过域控制器来管理。b. 安全性更强。所有机器登录域都需要通过域控制器来进行身份验证,特定的身份有特定的权限。c.可冗余性。当存在多个域控制器时,他们会定期的相互复制目录信息,域控制器间的数据复制,促使用户信息发生改变时(比如用户修改了口令),可以迅速的复制到其他的域控制器上,这样当一台域控制器出现故障时,用户仍然可以通过其他的域控制进行登录,保障了网络的顺利运行。(2)、在数据库方面,我们在备用服务器上安装了copydatabase软件,它能定时将主服务器上的数据库备份至备用服务器上,确保来了数据库的安全。(3)、在数据存储上,我们也采取了主备机的方式,在备用服务器上安装了Second Copy 7.0软件,它会实时的备份主存储中的数据,当主存储出现问题时,只需要在工作站的软件设置里修改几个参数就可以用备存储接替主存储。(4)、在播出上,我们采用的是主备播出模式,若主播出站出现故障,可立即切换至备用播出站。

利用域中的组策略编辑器对各工作站进行相关设置

通过运行服务器域控制器上的组策略编辑器,可以屏蔽域中各工作站系统相关组件,只保留有相应功能模块的快捷方式图标,根据不同用户设置相应的用户权限,各工作站的启动方式设置为自动登录域,通过这个方法,每个工作站启动后用户只能通过工作站访问与自己相关的Air2000 S1的音频系统,从而避免了对系统的各种可能的破坏。

服务器硬盘的组建及系统镜像

我台的音频工作站系统为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客户端软件的运行要完全依赖服务器。鉴于此,我们对主备服务器采用了RAID5磁盘冗余技术。一旦其中的一块SAS硬盘发生故障,只要用一个好的替换盘在线换掉即可,不会影响整个磁盘阵列的数据安全性。其次,我们在服务器中给系统盘做一个镜像处理,一旦系统盘出故障,镜像盘将自动接管控制权,该方法能实现在线检测,不需要人工参与,实时性和可靠性较好。

对系统内所有工作站系统盘进行系统镜像备份及工作站的日常基本维护

利用GHOST软件对所有音频工作站的系统进行镜像备份。一旦以后工作站出现系统崩溃或应用软件异常等故障,我们就可以通过之前建立的镜像备份文件对故障工作站系统盘进行快速的数据恢复,使之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修复过程大约费时5到7分钟,而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则大概需要一个半小时。系统恢复后,还需将原有的工作站重新加入到域中。定期对工作站进行除尘、磁盘碎片整理、垃圾文件的清理、系统重要补丁的安装和修复,提高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流畅性。

系统网络的安全

虽然我台的音频工作站网络系统与外网物理隔离,但在日常使用维护中,若不注意维护、使用方法,计算机病毒还是会乘机进入系统的,严重的话会导致整个网络的瘫痪,影响广播节目的安全播出。对此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禁用工作站不用的USB接口,取消光盘的自动播放和自动执行功能,拆除各工作站的软驱、光驱;同时在CMOS中设置密码,关闭软驱,只能由赋予权限的技术人员才能打开;限定系统防问权限,使系统需要的的应用程序为只读和可执行式,以防止病毒入侵它们;限定工作站的登录方式为自动登录域,通过服务器中的域控制器来对域中的各工作站进行统一管理,设置登录域的用户名和密码,同时对各工作站的本地用户设置密码。在服务器、工作站中安装防病毒软件,并定期对其进行升级,安装系统重要补丁;定期对服务器中重要文件用移动硬盘进行备份,确保文件被病毒破坏时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恢复。

设置音频工作站系统用户权限

为了系统的安全,对不同的用户要赋予不同的使用权限,禁止非法进入系统。在节目的制作、编排、审定、播出、修改、删除中多重设权,设置用户口令和密码,用户在系统中只能执行被授权的事务,无法越级操作,如节目主持人只能操作自己相应的节目板块,广告有专人操作,用户管理、节目单只能由网络管理员操作等;当新的用户进入或原有用户不再使用该软件系统工作时,网络管理员应及时增减用户和修改密码。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恶意操作和误删除,提高了音频工作站软件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整个系统自正式投入使用至今,已运行有10年多的时间,期间在2008年经历了一次软硬件的升级改造,工作稳定、可靠,从未出现过故障,提高了广播节目的播出质量,确保了安全播出,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今年,我台已向上积极争取资金,准备对音频工作站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软硬件升级改造,改造后的系统软硬件功能更加强大,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流畅性也都会比以前有所提高。

作为一名广电技术工作者,我们要善于总结、勤于思考,不断学习,以广播节目的安全优质播出为第一己任,在做好本职基础维护工作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出新的维护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故障处理能力和工作效率,为系统的安全播出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工作站音频服务器
左权浙理大 共建工作站
服务器组功能的使用
戴尔Precision 5750移动工作站
通信控制服务器(CCS)维护终端的设计与实现
PowerTCP Server Tool
必须了解的音频基础知识 家庭影院入门攻略:音频认证与推荐标准篇
基于Daubechies(dbN)的飞行器音频特征提取
音频分析仪中低失真音频信号的发生方法
计算机网络安全服务器入侵与防御
Pro Tools音频剪辑及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