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侨乡文化的特征及德育功能

2013-08-15付绯凤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侨乡华侨伦理

付绯凤

(1.五邑大学思政部,广东江门 529020;2.中山大学社会科学教育学院,广州 510275)

文化以其特有方式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而德育的发展也总与特定的文化积淀、文化发展相联系。正如张耀灿教授所说:文化是人创造的,它一经形成,就会通过各种社会形式和传播媒介介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改变着人们的行为方式、价值取向、思维特点,使人们的思想道德不知不觉地打上了处于其中的文化背景的烙印[1]。因此,将德育的研究视角深入到文化领域,就显得十分必要,也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侨乡是海外华侨华人的故乡,是侨眷聚居的地方。海外移民与家乡的人、财、物的交流带来侨乡地区的文化形态的变化,形成特有的侨乡文化。这种特殊的地域性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侨乡地区人们的价值取向、思维特点和行为方式等,表现出鲜明的特征,又有着重要的德育功能。

一 侨乡文化的特征

侨乡文化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以外来文化为辅,兼容了本土文化、西方文化、华侨文化和港澳文化等元素,具有鲜明的中西合璧特征的一种文化类型。[2]”侨乡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充分地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性,更由于侨民们在国外艰苦创业、谋生的过程中,比在国内生活的人们更能体会到国家强大与弱小的重要性,更增添了对家人的爱恋,更要发奋拼搏谋求生路。因此,侨乡文化具有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伦理本位突出、扶贫助困、捐资助学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又由于侨民们生活在国外,与家乡频繁的人、财、物的交流,将外来文化元素带回国内,使得侨乡文化兼容了外来文化的特性,因此,侨乡文化还具有开放兼容的特征。

(一)爱国情感浓厚

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3]”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在民族危难的关头,爱国主义更成为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这种优良的民族传统同样深深浸染着侨乡人民。又由于侨乡的特殊性,使得爱国主义精神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自明末清初始,侨乡人民飘洋过海去谋求生计,但多从事非常艰苦的工作,过着非常艰难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很多在西方发达国家生活的侨民们,社会地位低下,为外国人所深深歧视,得不到应有的尊重,而积贫积弱的祖国和政府又无力保护他们,故对祖国积弱有更深的感触,盼望祖国强盛的愿望更强烈。当国家有难时,华侨们纷纷响应号召,捐资捐物,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来支援家乡和祖国的革命建设,投身于推翻封建王朝的辛亥革命、抗日反法西斯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黄惠龙对于组织华侨义勇军之答问”的报道就深刻地提示了这点。“前第五军军长李福林被委为组织华侨义勇模范军抗日。李即委前大元帅侍从武官黄惠龙为在粤方筹备主任。经登前报,昨在港与某记者发表关于此事之问答如下:‘黄云,本人被委为组织华侨抗日义勇军在粤办事处主任。此次过港,拟赴南京开所办事。我是华侨之一分子,且我一生均站在革命之最前线。在满清盘踞中国数百年,我且本着大无畏精神,追随孙先生之后,以推倒满清为职责。难道此未成立之伪满洲国,岂容存在?又前时推倒满清时,藉我华侨之捐款为多,岂今日我华侨肯袖手旁观,不肯捐款以济军乎?我此次进京,立即召集华侨之年壮力强者,开一军事速成学校,以六个月为毕业,期满,自督率前敌。’记者问:‘此种抗日军有把握否?’答:‘全国一致,当然有效。即获无效,亦可以争回人格。’问:‘华侨捐款有把握否?’答:‘当然有把握。因华侨在外,受尽人侮辱,其救国情形,较内地为热也。且现已有多数归国华侨,愿往外洋代为筹款云云。’[4]”孙中山先生也曾回忆道:“有许多人,将他们的全部财产交给我。费城的一个洗衣工人,在一次集会后来到我住的旅馆,塞给我一个麻袋,一声没吭就走了,袋里装着他二十年的全部积蓄。[5]”又如华侨中的杰出代表,福建籍华侨陈嘉庚,倾尽一生为革命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生前被毛泽东主席称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新加坡华侨郑潮炯“卖子救国”,并叮嘱后人“先有国,才有家,任何事都要以国家为重”。广东台山籍华侨陈宜禧倾家荡产修建铁路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此种爱国事迹不胜枚举。因此,形成了侨乡文化鲜明的特征即爱国情感浓厚。

(二)伦理本位突出

梁漱溟先生在其《中国文化要义》一书中,非常深刻地分析了中国文化的一大特征:中国是伦理本位的社会。这种伦理本位简言之即中国人非常倚重家庭家族,他们的家庭观念十分深重。“人一生下来,便有与他相关系之人(父母、兄弟等)……人生实存于各种关系之上。此种种关系,即是种种伦理。[6]”“每一个人对于其四面八方的伦理关系,各负有其相当义务;同时,其四面八方与他有伦理关系之人,亦各对他负有义务。全社会之人,不期而辗转互相连锁起来,无形中成为一种组织。——前说‘中国人就家庭关系推广发挥,以伦理组织社会’者指此”[6]。而伦理本位的社会在经济、政治甚至宗教方面都有其用。中国人从伦理生活中,深深尝得人生趣味。“一家人(包括成年的儿子和兄弟),总是为了他一家的前途而共同努力。就从这里,人生的意义好像被他们寻得了。[6]”为什么呢?“所努力者,不是一已之的事,而是为了老少全家,乃至为了先人为了后代。或者是光大门庭,显扬父母;或者是继志述事,无坠家声;或者是积德积财,以遗子孙。[6]”于是,“每每在家贫业薄寡母孤儿的境遇,愈自觉对于祖宗责任之重,而要努力兴复他们的家。[6]”

侨乡人民迫于生计,突破“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观念,飘洋过海到海外谋生活。历尽千辛万苦,节衣缩食,奋发图强,以赡养国内的亲人。当归国后,侨民们便大张旗鼓地买地建房娶妻,似乎所有的辛酸苦楚都因这些而得以消失和补偿。“显亲扬名、光宗耀祖”,“富贵不显乡,如锦衣夜行”,家族、家乡的认可才是最重要的,甚至成为个人价值的体现。光绪二十一年出任广东新宁知县的李平书在《宁阳存牍》一书中就描述了这样的情景。“宁邑地本瘠苦,风俗素崇俭朴。自同治以来,出洋之人多获资回华。营造屋宇,焕然一新。服御饮食,专尚华美。婚嫁之事,犹斗靡夸奢,风气大变。[7]”现成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平碉楼与村落”就是对其鲜明的写照。这些碉楼群的大量存在已经成为侨乡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与光宗耀祖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而光宗耀祖背后的文化心理正是中国伦理本位。

(三)扶困助学之仁义

中国传统的儒家伦理道德蕴含着扶贫助困之仁义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孟为代表。《论语•颜渊》中:樊迟问仁,孔子答:“爱人”。对于个人的品德,孔子强调仁和义,尤其是仁。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仁”更为理想人格的浓缩。“在《论语》里,孔子用‘仁’这个字时,有时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德性,这便是‘仁义’一词的含义。在这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8]”孟子秉持“人性本善”说,认为人皆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8]”因此,人要去发展德之四端。人只有发展德之四端,才能真正成为人。儒家的这些思想经历代贤哲的传承、发扬光大,已深入到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之中,为人们扶危助困、救助弱者等行善举动提供了价值动因。而这些思想又进一步与儒家对教育、教化的重视相结合,使教育捐赠行为具有了深厚的文化传统。

有感于国家的积弱、家乡的贫困在于教育的不发达。陈嘉庚先生在致“集美学校诸生书”中这样说到:“教育不振则实业不兴,国民之生计日绌,……言念及此,良可悲已。吾国今处列强肘腋之下,成败存亡千钧一发,自非急起力追难逃天演之淘汰。鄙人所以奔走海外,茹苦含辛数十年,身家性命之利害得失,举不足撄吾念虑,独于兴学一事,不惜牺牲金钱竭殚心力而为之,唯日孜孜无敢逸豫者,正为此耳。诸生青年志学,大都爱国男儿,尚其慎体鄙人兴学之意,志同道合,声应气求,上以谋国家之福利,下以造桑梓之庥祯,懿欤休哉,有厚望焉。[9]”因此,长期以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大力发展家乡的教育事业。他们把自己在外辛辛苦苦积攒下来的部分资金无私地捐献出来,在家乡兴建学校、扶植教育,捐资捐书等,提高家乡的教育水平,改善家乡大学的贫穷面貌。如广东台山《新宁杂志》1938年第11期清楚地记载了港商会将大量图书赠予广东台山民教馆的事件。“县立民教馆:近对于图书之增置,积极规划,并会分函请各地寄赠各种新出版物,以资充实,故近来省内外各地新文化刊物寄赠到馆者甚多。最近香港台山商会又继续向港商务印书馆购有四库全书第二期,万有文库第二集第一期,幼童文库一套,及各省通志等书籍。昨经函请民教馆派员赴港、将上述书籍带回。民教馆准函后,即已派员前往,以便早日将该项图书带回,以应各界览阅云。[10]”许多华侨、港澳同胞还在大学中设立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鼓励和帮助大学生完成学业,涌现了一大批爱国扶植教育的实业家。如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和多所中小学等。李嘉诚捐助广东汕头大学,广东江门五邑海外华侨、港澳同胞同心协力创办五邑大学。还有如邵逸夫、包玉刚、曾宪梓以及利国伟、伍舜德等众多爱国侨胞都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四)敢于冒险、顽强拼搏之品格

侨乡移民祖辈出洋所面对的自然、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艰难和经历的生理、心理方面的困苦,是无可比拟的。从广东台山白沙盛华村人毛五光在其给后人留的《自叹木鱼》中所叹可见一斑:“祖国艰难无生计,时时思考走南洋。就将身价来抵押,四邻借贷甚彷徨。应承唔怕利息重,连忙稽首别高堂。直出香港来写位,落船赤体洗硫磺。水路先从上海过,横滨过了太平洋。烟云暗黑鱼龙啸,洪涛大浪水茫茫。人在船中齐颠倒,劳劳碌碌打千秋。头晕目眩心作闷,频频呕吐不成眠。[11]”到达异国他乡后,他们工作环境极其恶劣,工作在矿山或者是铁路修建工地。再加之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差异,社会的歧视等,以及1882年以后,美加等地掀起世界性的排华运动,华侨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更加狭小。而就是在这样的逆境中,侨民们渐渐形成自强、自立、坚韧不拔、开拓创新和艰苦创业的品格。2007年8月,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广东江门市视察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时指出:华侨华人体现的精神,就是我们民族的顽强精神、拼搏精神、奉献精神,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深厚文化底蕴。

(五)开放兼容

长期与外界的人流、物流、资金流的往来,使侨乡民众形成了开放的胸怀和特有的侨乡文化。这种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又融合了侨民流出地的文化元素。如乡村景观表现了中西结合的浓厚色彩,不论是城镇还是乡村的建筑,都在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揉进了外来的建筑文化风格;习俗观念与行为方式也带有明显的外来文化痕迹。“民国《开平县志》对人们行为的变化是这样记载的:‘衣服喜番装,饮食重西餐’、‘婚姻讲自由、拜跪改鞠躬’。[2]”甚至语言也受到了外来语的影响。“华侨对英语的使用受到家乡人的模仿,这在当时成为一种时髦。见面喊‘哈啰’,分手说‘拜拜’,男女老少随口而出。如球叫‘波’(Ball),好球叫‘古波’(Good-ball),冰棍叫‘雪批’(pie)……”等[2]。

毋庸置疑,侨乡文化是一种特殊的地域性文化。它的形成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有直接关系。这种文化形态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但又融合了外来文化的特质,具有了爱国主义浓郁、伦理本位、扶贫助困之仁义、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和开放兼容等特征。而这些特征使得侨乡文化具有极强的德育功能。

二 侨乡文化的德育功能

侨乡文化中蕴含了丰富的德育资源,而从德育个体角度来说,侨乡文化的德育功能则在于其有助于提升德育个体知、情、信、意、行等方面的综合素质。具体表现为导向功能、陶冶功能、激励功能、规范调节功能。

(一)导向功能

侨乡文化具有导向功能是由其鲜明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导向功能主要表现为生活在侨乡文化氛围和精神环境中的个体无形中会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诸方面带有侨乡文化的特质,从而实现对个体德行的引导和塑造。侨乡文化中体现的浓厚的爱国情感深深感染和教育着侨乡人民,在侨乡大地上涌现了许多爱国事迹。其伦理本位的特征使得侨乡人民在感情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在海外无依无靠时,这种伦理本位的特征发挥得更是淋漓尽致。各种基于地缘和语言近似为基础而成立的会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护侨民和凝聚人心的作用。扶贫助困,捐资助学之仁义成为侨乡文化中的一大传统。很多侨民们节衣缩食甚至是倾其一生积蓄来捐资助学。敢于冒险、顽强拼搏的精神使侨民们能在异常艰难的境地中生存下来,而开放兼容的特征又使得侨乡文化异于其它地域性文化。这些鲜明的特征无疑会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认同上述价值观,引导人们热爱家乡、热爱国家并形成重视家庭伦理、扶贫助困、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二)陶冶功能

侨乡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环境,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人们,使人们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越深入到侨乡大地中,就越能从侨乡大地涌现的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事迹中体味到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而其扶贫助困、捐资助学之仁义,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等精神,同样浸染着每一个人,净化和升华了每个人的情感,陶冶了人们的情操,使其产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生活,发奋图强,奉献社会的情感。如在了解到“中国始创飞机大家”冯如的事迹后,会为这位为发展祖国航空事业而献身的忠魂所感动和感染。冯如是广东恩平籍华侨,我国近代航空事业的创始人和开拓者。日俄战争爆发后,他深切地感受到:“是(机器制造)岂足以救国者。吾闻军用利器,莫飞机若,誓必身为之倡,成一绝艺以归飨祖国,苛无成,毋宁死。[12]”1909年9月,冯如完成了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飞机升空时,欧美各报交口称道:“君之名誉时已飞腾于世界矣。”回国后,他成为中国第一个飞机长。1912年在广州燕塘公开进行飞行表演时,操作失误,机毁人亡。在弥留之际,冯如犹勉励助手:“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级。”再如伍舜德先生,作为香港饮食界巨子,不断捐出巨资兴办家乡教育事业,累计金额达数亿元。但自己却一生俭朴,一菜、一汤、一饭从不浪费,一件衣服竟穿了40年。还有如陈嘉庚、利国伟、吕志和、包玉刚等。因此,侨乡文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着人们,陶治着人们的情操。

(三)激励功能

华侨们在海外谋生过程中,克服种种困难,忍受各种辛酸,拼博进取、艰苦奋斗的过程正是一部人生的奋斗史。如早期旅居海外的中国人最重要的谋生手段之一就是以裁缝洗衣业、中餐馆业和理发业为主的“三把刀”式经济,在世界各国发生恶性排华活动的时期,更是他们赖以安身立命的职业。梁启超说“洗衣业,实在美华人最重要之职业也,东部诸省,十有九业此。其工价最廉者,每礼拜美金八九元(约每月合华银七十元);最昂者,每礼拜二十元(约每月合华银百六七十元)。以此至贱之业,而庸率如此之大,故趋之若鹜。[13]”洗衣业极其辛苦,工作时间长,劳动繁重,收入低微,但仍有许多人从事,辛酸之余却非常无奈,为了谋求生路,只能如此,从事别人不愿意从事的行业,在异国他乡辛苦地奋斗。

侨乡文化中奋斗史的教育能够使人们知生活之不易,养成永不言败、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并且能使人们振奋精神,矢志进取,克服消极避世、颓废无为的人生价值观和人生态度的影响,激励其形成乐观、积极、矢志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四)规范调节功能

侨乡文化还能使人们自觉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能对不良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有效抑制,促使其向好的、善的方向转变。侨乡文化能促使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激励人们排除万难险阻为自己的理想奋斗和为国家、社会奉献自己,使人们自觉地抵制消极的思想和行为,从而实现行为的规范调节功能。

综上所述,侨乡文化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感、伦理本位、扶困助学之仁义、敢于冒险,顽强拼搏之品格和开放兼容的特质,具有导向、陶冶、激励和规范调节等德育功能。

[1]张耀灿,陈万柏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13.

[2]张国雄.侨乡文化的内涵与特征[M].王克编.文行化育、用侨乡优秀文化精髓办学育人[M].珠海:珠海出版社,2008:18,21,22.

[3]罗国杰等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40.

[4]黄惠龙对于组织华侨义勇军之答问[J].新宁杂志,1936:3,11-12.

[5]广东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孙中山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0:122.

[6]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78,79, 84,84,85.

[7]台山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编.台山县华侨志[M].北京:中国年鉴社,1992:162.

[8]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69,113.

[9]陈嘉庚.致集美学校诸生书[J].厦大周刊,1918(13):19.

[10]港商会将有大帮图书赠民教馆[J].新宁杂志,1938:11,61-62.

[11]梅伟强,张国雄.五邑华侨华人史[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41-142.

[12]黄汉纲编.冯如研究[M].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恩平县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刊印,1991:15-16.

[13]梁启超.梁启超游记(新大陆游记)[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6:415.

猜你喜欢

侨乡华侨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侨乡古村 夜赛龙舟
我的华侨老师
发挥新侨乡独特优势 助力南通高质量发展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
明溪是怎么打好侨乡牌的
“走基层·侨乡行”中央媒体江苏行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