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共筑“美丽中国”

2013-08-15佟光星姚乐芳

红河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美丽中国文明环境

佟光星,姚乐芳

(红河学院党委宣传部,云南蒙自 661100)

马克思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1]。同时,马克思坚持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认为外部自然界是人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外部自然界的地位优先保持着[2]。可见,马克思主义从实践出发,深入地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为理解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确立了坚实的基点。

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3],从这里可以看出,胡锦涛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学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到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国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关注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开始更加自觉、更加全面地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时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浙江温州到广东东莞,从江西南昌到河南新乡,“环保局长被邀下河游泳”的剧情接连上演;与此同时,“地下水污染”危机也再度涌入舆论视线,地下水污染到底有多严重,媒体和公益人士纷纷展开了独立调查;再往前看,频频爆出的PM2.5数值,隔三岔五出现的灰霾天,让公众呼吸艰难,多省市高速封闭、交通受阻;环境污染下“癌症村”的出现,老百姓最起码的健康也受到了严重威胁[4]。

据统计,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前十大城市中国就占了7个,我们有1/10的国土面积已经被重金属污染,而水资源的污染和匮乏早已经伴随我们度过了半个世纪,生态问题已和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紧密相连。现在公众对于生态及环境问题的不满已经赫然成为继拆迁以后越来越突出的一个社会矛盾,引发了很多城市,像宁波、厦门、石舫、南通等地群体性的事件,也折射出了在今天中国公众的忍耐力已经正在逼近临界点。

一 十六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历程概览

党和国家非常重视生态建设,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到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时,除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外,还首次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报告还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要求到2020 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后,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5]。

另外,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历程来看,自“十一五” 期间开始有了一定的突破性进展。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在环境改造方面,“十一五” 计划中明确规定,2010 年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森林覆盖面达到20%等指标,通过5 年的努力,改善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基本遏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此,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制定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45 条政策措施,从生产、流通、消费和分配各个环节进行控制[6]。

二 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审视

纵观十六大到十八大以来中国生态方面的建设,概括地说,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不断成熟,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投入越来越大,成效越来越明显。但不可否认,生态建设方面的矛盾和压力也越来越突出,呈现出问题的尖锐化、跨地区化、结果的严重化等趋势,造成的原因主要有几点:

第一、经济发展的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由于受科技创新能力、劳动者素质、市场机制,以及受追求数量扩张和高速度、忽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传统观念的影响等原因,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同时能源资源消耗也明显扩大,甚至超过了经济增长速度。目前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仅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在我国经济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之时,由于增长方式、管理方式、法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同样我们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集中表现出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增加单位 GDP的废水排放量要高出4倍,单位工业产值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要高出10倍以上[6];与此同时,我国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能源消耗量大。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扩张的经济增长方式还较为突出。

第二,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不完善。在实践中重经济轻环保的现象一直存在,许多地方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环境与发展一直都是“两张皮”,环保部门与经济部门相互合作与制约机制不强。环境政策的设计、执行和实施不能有效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决策过程中,不能从根源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许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于不恰当的经济政策所引发。

第三,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机制尚未建立。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还相当滞后,公众参与程度不高,参与的领域窄,对政府环境决策参与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公众参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参与程序、途径、方式不明确。此外,由于制度设计上的缺陷同样导致了环保非政府组织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大部分环境保护组织并没有完全独立,资金来源对政府有一定的依赖性,因而在表达意见的程序中没有完全独立的话语权,其对政府权力的制约作用大打折扣。

第四,行政管理体制不顺阻碍了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一是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部门职能分工不合理。我国资源管理、环境保护分属不同部门主管,生态保护职能分散在许多部门。由于资源、环境、生态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加之部门之间协调、合作较难,这种分散管理模式存在诸多弊端。二是中央对地方监督乏力,难以落实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制。在现行以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指挥棒下,地方政府往往优先考虑经济发展。由于地方环保部门的财权和人事任免权主要取决于地方政府,其工作主要受制于地方政府的态度。而国家环境保护部门目前尚不能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不能对其进行有效的制约。三是区域、流域环境管理体制亟待改革。我国跨区域的环境合作刚开始起步,由于地区之间的合作缺乏法制依据,也缺乏有效的议事程序和争端解决办法,致使解决跨区域环境问题困难重重,尤其体现在流域水污染防治方面[7]。

第五,生态文明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不完善。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型的文明形态,要求摆脱传统工业文明“技术理性至上”、用经济标准评价一切的“机械论”价值取向,使人类走出与自然对立的困境。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一系列环境友好技术和高新技术的开发,技术负面效应的降低乃至消除要通过技术的完善和理性使用来实现。传统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样需要通过绿色技术的改造来实现。目前,我国生态文明技术支撑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财税、投融资政策还不完善,创新机制尚未形成。

三 生态文明建设的出路探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在2012年3月5日上午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也指出:今年政府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期待,大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下决心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大气、水、土壤等突出环境污染问题,改善环境质量,维护人民健康,用实际行动让人民看到希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探求。

第一,以全局观来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重大生存问题,从我国生态现状来看,生态问题的解决也已远远不是一个地区或某个部门的事情。所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要打破地区间及行业间的壁垒及保护,要形成全国一盘棋,有共同的目标,统一的标准,统一的行动。当前,必须改变盲目招商引资,为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放任环境恶化,甚至出现环境的不可逆转,坚决制止“要发展,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模式;同时,也要防止把原来在城区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向城郊或农村转移的趋势。要坚决克服那种只顾自己局部利益而不惜损害整体生态的狭隘的近视的经济发展做法,要从整体发展的高度出发,树立全局眼光,各地区和行业必须联合起来,建立广泛、有效的合作机制,有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第二,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生产要素配置、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等基础环节入手,不断改进产品、工程的设计,政府应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调控手段,引导各行各业的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引导和规范生产经营企业的行为,综合统筹全社会的自然资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引导企业转变及经济增长方式,对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进行生态化改造,使企业的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改变过去那种以高投入、高消耗为特征的传统的工业化生产方式,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企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的良性循环,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

第三,不断丰富和开展生态伦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文化意识。中国人自古就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原始生态观,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建立完善的生态教育机制作为主要的任务,要在人们心目中树立起崇尚自然、热爱生态、敬畏生态的道德情操。将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树立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积极推动先进的生态文化向全体民众素质的转化,使之由客观的知识形态转化为民众的素质,进而转化为民众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族的生态文明自觉[8]。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积极开展生态伦理教育,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把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要广泛宣传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人居环境等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知识,增强全民生态忧患意识、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树立全民的生态文明观、道德观、价值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第四,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地方政府政绩考核的目标任务。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在考核地方政府政绩时往往以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作为重要的两个衡量指标。把经济增长率看作是社会发展的唯一尺度, 把GDP作为指挥经济发展的指挥棒。但从这几年的实践来看,GDP的单方面增长却并不意味着社会总财富的绝对增加,很多地方政府,虽然在短时间内GDP增长迅猛,却以大量对当地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的隐性破坏为代价。GDP作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但是没有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纳入其中,这样的结果只能是为了经济的增长而肆无忌惮地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所以,对地方政府的考核应该因地制宜,要全面推进对地方政府的生态文明建设责任要求,加强资源与环境保护方面的立法,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要求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层面与环节,构建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以制度的刚性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刚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发展的全面协调、和谐一致。

第五,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环境审批制度。生态环境一旦破坏,很难恢复,但在中国,当因生态造成环境事件爆发时,常常是已经“生米煮成熟饭”,博弈的最终结果经常是在适当整改生产工艺的条件下,继续“带病工作”。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各级政府要像控制人口、保护耕地一样,实行最严格的环境审批制度。把好新上项目核准关,从源头上控制污染,对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生产能力和产品禁止审核通过,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准,对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对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认真做好企业生产项目的审批工作,使资源、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使优势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利用,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有利条件[9]。

第六,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效调节生态环境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特别在云南很多河流的上游及原始森林多因交通不便,很多原住居民几代人守着这些,但他们不能同步享受到发展的成果,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贫困面增大的趋势。开发与保护间的矛盾较突出,积极引导下游受益地区向上游保护地区提供经济补偿。加大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补偿力度;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生态补偿机制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行政手段的转变;有利于推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发展;有利于积极鼓励群众参与,努力开拓生态的综合利用等等。

“美丽中国”的实现是每位中国人最大的梦想,为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各级政府要确实负起责任,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监管力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当然,每位公民也要积极加入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要强化生态文明意识,自觉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只要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有了高度自觉,“美丽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1,185.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29.

[3]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4]陈方.不尊重公民环境权,何来“美丽中国”? [N].青年参考,2013-02-27(A02).

[5]王景福.[十八大报告解读]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的三大亮点[N].经济日报,2012-11-14.

[6]郭静利,郭燕枝.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状、成效和未来展望[J].农业展望,2011:11.

[7]谢海燕.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R].2012-05-25.

[8]沈壮海.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境遇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414.

[9]江楠.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府责任解读[J].领导科学,2012:29.

猜你喜欢

美丽中国文明环境
请文明演绎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漫说文明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