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蛋孵化的方法及要点

2013-08-15李鹏飞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3年6期
关键词:孵化率种蛋雏鸡

李鹏飞

(黑龙江省铁力市畜牧兽医局畜牧站 152500)

随着家禽业快速发展,采用现代化孵化设备,提供合适的温度、湿度、通风和翻蛋等条件,为胚胎发育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条件,批量孵化鸡雏成为了一项重要家禽生产技术。主要包括种蛋的消毒、预温、码盘、照蛋、翻蛋、落盘和温度、湿度的控制以及初生雏的处理等。采用人工孵化技术,在提高种蛋孵化率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有利于生产控制和免疫工作的开展,为家禽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1 入孵前的准备

1.1 种蛋的选择

种蛋应来源于健康的鸡群,自产蛋日计算,存放期以不超过5 d为宜,最长不得超过7 d,否则随着时间延长会导致孵化率快速降低。蛋重要求55 g以上,过长、过圆、沙皮蛋等畸形蛋及脏蛋都会影响孵化率,应当予以剔除。

1.2 室内温度和湿度

室温应保持在20~25℃,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0%。

1.3 孵化机器的检修

在入孵前要全面系统地检查供电系统是否连接完好,风扇是否加油保养;蛋盘、出雏盘等器具是否有损坏;是否有备用电动机、易损电器原件,水银导电表、温度计等器材。试机过程中要对供温、供湿、警铃、风扇、翻蛋等系统以及电机运转和蛋车等仔细检查,待一切正常后方可正式装机入孵。

1.4 环境的消毒

试机正常后,选用百毒杀、新洁尔灭等消毒药,对孵化室、孵化机(出雏器)及一切用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提高孵化率和减少出壳后雏鸡的染病率和死亡率。

2 孵化操作规范及要点

2.1 操作规范

码盘:种蛋一律大头朝上,不准相反或水平放置。蛋盘在蛋架上要卡紧,防止翻蛋时滑脱。

照蛋:一般一个孵化期照蛋1~3次,剔除无精蛋、死胚蛋、破蛋。

落盘:有10%鸡胚“起嘴”时进行(一般在孵化第19.5天)。即将发育正常的胚蛋从孵化机转移到出雏机内。落盘时室温要保持在25℃左右。

消毒:第20~21天采取每立方米用福尔马林20~30 mL加温水40 mL或20%过氧乙酸40~50 mL,置于出雏器底部使其自然挥发。

要适时拣雏,以保证雏鸡出壳后在机内所停留的时间不超过12 h。一般出雏70%左右时将绒毛已干的雏鸡拣出,同时拣出蛋壳,最后待出雏完再拣—次并清盘。注意,当大部分雏鸡拣完后,要把已“起嘴”的胚蛋集中并盘,同时将出雏器温度升高1℃,湿度为70%以上,以促使弱胚出雏。

雏鸡从出雏器拣出后,应立即进行鉴别、分级、过数,做好标记及注射等工作。

2.2 技术要点

2.2.1 温度

温度是胚胎发育的首要条件,也是决定孵化成败的关键。孵化最适温度是1~18 d为37.8℃,19~21 d为37.3~37.5℃。一般情况下,孵化室和出雏室的温度要保持在25℃左右。

2.2.2 湿度

机孵对环境湿度的要求是两头较高,中间较低。即孵化1~7 d相对湿度为65%;8~18 d相对湿度50% ~55%,19~21 d相对湿度为65%。

2.2.3 通风换气

胚胎对氧气的需要量随胚龄的增长而加大,所以孵化机的通风孔应随胚龄的增长而逐步开大,最后完全打开。

2.2.4 翻蛋

翻蛋的目的是使种蛋改变位置,受温均匀,防止胚胎与壳膜粘连,促进胚胎运动,保证胎位正常。孵化期一般每2 h翻蛋一次。每次使蛋转动45°。

3 环境卫生和消毒

孵化室每天用消毒药液喷洒地面一次,每次出鸡前对孵化室四壁、棚顶、孵化器、出雏器外壳及顶部用0.3%百毒杀进行一次喷雾消毒。装雏盘、箱每次使用前用熏蒸消毒法消毒。工作人员讲究个人卫生,室内必须穿戴工作服,出入更换,脚踏消毒池;孵化室每出完一批雏必须将室内所有器具进行彻底冲洗、药液浸泡、擦拭干净,干燥后熏蒸消毒;每次入孵、照蛋、落盘、扫盘后遗留下来的蛋壳、破损蛋、蛋内容物要尽快清除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孵化室谢绝参观。

猜你喜欢

孵化率种蛋雏鸡
苏豪×钟晔(抗)正交秋用种孵化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提高家禽孵化率的有效措施
日粮添加虾青素对种蛋孵化效果的影响
夏季严防雏鸡中暑
优选雏鸡四法
种蛋贮存前加热提高种蛋孵化率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种蛋在贮存前加热可以提高孵化率
不同水平维生素E对鸡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
雏鸡磺胺类药物中毒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