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技术措施

2013-08-15陈玉霞黄承俊李晓飞郭林林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3年6期
关键词:繁殖率繁殖力受胎率

林 峰,陈玉霞,黄承俊,李晓飞,郭林林

(河南农业大学 牧医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2)

所谓繁殖力是指家畜维持正常繁殖机能生育后代的能力。对种畜来说,繁殖力就是它的生产力。影响繁殖力的因素很多,除繁殖方法与技术水平外,个体本身的生理条件起着决定性作用。母牛的繁殖力亦是母牛生产性能的重要指标。牛为单胎动物,大多数品种的牛双犊率小于1%。因此,母牛群体的繁殖率显得更为重要。

牛的繁殖力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综合性概念,它表现在性成熟的早晚、产犊间隔、卵子受精能力、妊娠情况等方面。概括起来,表现在繁殖后代数量的多少和后代质量的高低。繁殖力高低的生理基础是生殖系统机能的高低。就整个牛群来说,繁殖力的高低是综合的指标,以平均数或百分数来表示。奶牛繁殖管理的技术措施,就是从群体角度来探讨提高奶牛繁殖力、降低繁殖成本的实践应用方法。因此,繁殖管理技术是提高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键。

提高奶牛的繁殖力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1 加强选种选配是提高奶牛繁殖力的有力手段

奶牛的繁殖力存在个体差异。因此,在选种时必须选留繁殖性能高的个体作种牛。对公牛来说,选留作为种畜的应注意其射精量、精液品质、性欲、受胎率及祖先的生产能力。而对于母牛,其排卵率、发情规律、胚胎存活力和生产性能存在个体差异,同时对其后代有一定影响。

选择繁殖力高的公母牛进行繁殖,并对后代重复出现其祖代的病症和生产力低、繁殖力低的个体予以淘汰。经选种选配虽然不能解决繁殖力全部问题,但可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对提高牛群的质量也有相当好的效果。

2 保证母牛正常的发情生理机能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母牛的营养状态和生活环境,维持中等膘情,尤其防止母牛过于肥胖,是保证母牛正常发情的基础。还要保证母牛有充分的户外活动和光照。长期不发情的母牛,经常使之与公牛接触,加强异性刺激,尤其是公牛的气味和声音可提高母牛性机能,促进发情。实践证明,使不发情的母牛与公牛同槽饲养或经常与公牛接触,对母牛发情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由于外激素的作用,而促进自身的内分泌。同样公牛经常与母牛接触,也能提高性欲和精液品质。对于某些因生理机能失调而不能正常发情和排卵的母牛,应使用相应的促性腺激素或释放激素进行处理,能取得良好的疗效。

3 保证供给优良品质的精液

品质优良的精液是保证得到高受胎率的重要条件。应选择个体优良的种公牛的冷冻精液进行配种,特别注意冷冻精液解冻后的活力,即输精前的活力。此外,注意采取合理的采精频率。合理安排利用种公牛的采精频率是维持种公牛正常的生殖生理机能和最大限度地提高射精量和精液品质的重要技术措施。在科学饲养管理条件下,成年公牛一般每周采精两次,每次连采两回,间隔30分钟,也可每周3次或隔日采精;青年公牛采精次数应酌减。

4 做好母牛的发情鉴定和适时配种

母牛在发情期,由于生殖器官发生了一系列生理功能性的变化,其行为也出现和日常大不相同的特殊表现。因此,只有掌握了母牛发情期的内部及外部变化和表现,将正处于发情期的母牛鉴别出来,再进一步预测排卵期,以便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防止误配漏配,从而提高受胎率。母牛发情鉴定的主要方法是外部观察和直肠检查,母牛适时配种时间应在发情开始后的第16小时到发情结束后的3小时之间的5~6 h受胎率最高。当直肠检查时,母牛卵巢上的卵泡发育处于成熟期,有一触即破之势是适宜的配种时间。

5 做好母牛的早期妊娠诊断

妊娠诊断的确诊越早越好,通过早期妊娠诊断,能及时确定母牛是否妊娠,以便做到区别对待。对妊娠母牛加强护理,使胎儿正常发育,防止孕后发情造成误配而流产,使胎儿安全渡过母牛妊娠的全过程和安全分娩;对于空怀母牛应密切注意观察,应采取相应措施,重新组织配种,防止漏配,减少空怀时间。早期妊娠诊断在奶牛繁殖实践上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另外,通过妊娠诊断,可以确定已孕母牛妊娠日期,推算出预产期,便于妊娠母牛的管理。

6 减少胚胎死亡和流产,加强母牛保胎工作

胚胎死亡和流产是影响繁殖率的重要原因。胚胎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饲养管理不当、营养失调、生殖细胞老化、子宫感染疾病是造成胚胎死亡的重要原因。此外,母牛的病患(肠炎、肺炎、中毒、腹痛等)及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会引起母牛流产。对妊娠后期的母牛要防止相互拥挤碰撞,抢食争斗,地滑跌倒,惊吓等,以减少流产的发生。

适当的营养水平、良好的饲养管理和控制过高的温度刺激,亦可减少胚胎早期死亡。母牛配后7~11 d,肌肉注射30 mg孕酮,对减少胚胎死亡有一定疗效。妊娠中后期,间隔一定时间(1个月),注射孕酮,能起到保胎作用。

7 应用繁殖新技术,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正确运用家畜繁殖新技术和方法,是提高繁殖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新技术的操作不当反而造成不孕,如发情鉴定技术不良,会使发情母牛漏配失配。解冻方法和程序不合理,会使精液品质下降。授精方法和部位不当,器械消毒不严及授精时间不适宜,都会造成低受胎率和母牛生殖器官疾病而影响繁殖力。正确运用一系列的繁殖新技术,为提高母牛繁殖率开辟了新的途径。新技术的应用,必须严格按规程操作。对配种技术人员,要进行严格技术培训、考核,平时经常检查指导。

8 开展母牛不孕症和产后疾病防治

长期以来,由于一些从业人员不注意兽医卫生工作,配种助产等消毒不严及对产后疾病不能及时治疗,再加上饲养管理不良,造成有相当数量的母牛生殖器官疾病严重,受配率和受胎率受到很大影响,造成整个牛群繁殖率低。目前,这些问题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开展母畜不孕症的调查和防治,来保证迅速提高母牛的繁殖率。

繁殖管理水平对奶牛场的经济效益影响极大,而牛繁殖力的表现程度与管理密切相关。良好的繁殖率可以从两个方面提高牛群的经济效益:一是可提高母牛的终生产奶量;二是增加优秀种牛的数量,通过出售犊牛与育成牛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因此,奶牛的繁殖管理在奶牛业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提高奶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繁殖率繁殖力受胎率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提高肉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头足类鞘亚纲繁殖力研究进展
湖南沅水下游繁殖期内繁殖力和卵径的变化研究
通过营养改善母猪繁殖力的要点
提高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方法措施
提高母牛繁殖率的三要素
浅谈提高母牛繁殖率的技术措施
提高家兔繁殖率的关键技术措施
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