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固阵地防御卫勤保障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2013-08-15曹永生

实用医药杂志 2013年11期
关键词:坑道构筑卫勤

曹永生

坚固阵地防御战斗是依托以永备工事为骨干的坚固阵地进行的防御战斗,是我军战争初期的主要作战形式。由于坚固阵地防御战斗,多在敌必争我必守的重要战略、战役要地进行,敌为迅速突破我防御阵地,必将使用强大的火力和优势兵力,进行连续突击和立体封锁,并采取穿插迂回手段,割裂我军阵地。我军为迟滞敌人进攻,阻止其长驱直入,必将依托坑道和永备工事顽强抗击敌人进攻并长期坚守,与敌反复争夺,大量杀伤、消耗敌人,故战斗紧张激烈,持续时间长,人员伤亡多,药品器材消耗量大,伤员前接后转困难。因此,在组织坚固战地防御战斗卫勤保障时,必须根据其战斗的特点,采取有效措施,保障部队长期坚守、独立作战。

1 充分准备,提高独立保障能力

坚固阵地防御战斗是在既设阵地进行的。卫勤保障应充分利用预先设防的有利条件,从最困难、最复杂的情况出发,设想和制定多种保障预案,周密计划,充分准备,提高独立保障能力。

1.1 构筑坚固配套的卫生坑道 战斗坑道内应构筑伤员救护室、休息室以及厕所等卫生设施。营、连支撑点内更要构筑充裕的医疗房间,并配备必要的医疗救护器材。构筑和配套专用卫生坑道时,要根据坚固阵地防御战斗特点、卫生减员预计和战时昼夜伤员通过量,构筑不同容纳量的坑道。一般情况下,集团军医院应构筑能容纳1000名、师救护所应构筑能容纳450名、团救护所应构筑容纳150名伤员的坑道。坑道内除应构筑充足的医疗救护房间外,还应构筑伙房、粮库、水库、厕所等卫生生活设施,配套安装通风、取暖、照明、排污、除烟等附属设备,搞好伪装。同时还应构筑必要的战斗工事,使各级救护所能够依托坑道展开工作,做到能防、能打、能救治、能生活。

1.2 加大药品器材储备 为适应部队长期坚守,独立作战的卫勤保障需要,除规定的药材携运行量外,还要储备保障部队坚守3~6个月的药品器材,尽量减少战中补充。条件许可时,战前应将现有技术装备和药品全部转入地下,既能减少损失,又便于开展工作。

1.3 健全战救组织,开展专业训练 应结合战场建设,做好战时卫勤保障的组织准备,建立完善的分级救治体系和军民结合的医疗救治网。各级救治机构要根据部队战斗任务,按照平战结合,保障重点,便于机动,利于救治的原则,做好人员编组。卫勤部门要协助地方卫生部门组织支前医疗队和担架队,并明确配属单位。各级战救组织要做到人员轮换、组织不散,并根据各自不同的任务,积极开展专业训练,熟悉战救任务和方法,掌握战伤救治原则和范围,培养和储备技术骨干,为做好战时卫勤保障打下良好基础。

2 合理使用卫勤力量,严密组织卫勤协同

2.1 优先保障主要防御方向和要点 对坚守主要防御方向和要点的部队要预先给予加强,使其达到上一级的救治能力。通常情况下,集团军应加强主要方向师1个野战医疗所或1个能展开2~3张手术台的手术队;师应加强主要方向团1个能展开1张手术台的手术组;团向主要方向营和重要支撑点加强必要的救护力量和战救药材,提高独立救治能力。

2.2 建立卫勤预备力量 坚固战地防御被动性大,战前很难准确判定敌人的主要突击方向。因此,各级卫勤机构必须控制一定的预备力量,以确保主要防御方向发生变化时实施机动,或接替失去工作能力的下级救护所和担负遭受原子、化学武器袭击时的伤员救护。

2.3 严密组织协同 坚固阵地防御作战地幅小,参战兵种多,不同单位常常交错配置在一起。卫勤部门必须统一编组使用卫勤力量,以师、团为主,在防区内实行划区、分片、定点救治,保障部队在被分割包围的情况下,能够互相支援,共同完成卫勤保障任务。

2.4 充分发挥地方医疗力量的作用 坚固阵地防御是军民结合的整体防御,卫勤部门应本着军民结合,平战结合的原则,主动与地方卫生部门联系,了解掌握当地医疗力量的情况,共同拟定战时卫勤支前计划,统一组织使用军民医疗救护力量。

3 周密组织伤病员的救治,安全迅速后送

坚固阵地防御战斗伤病员多,伤情重,加之后送道路易被敌切断,伤员后送困难,救治与后送任务十分艰巨。

3.1 加强火线抢救 坚守前沿要点和纵深支撑点的部(分)队,在抗击敌人连续进攻中,可能被敌分割包围,处于独立作战或转入坑道作战的境地。因此,除了广泛开展群众性的自救互救外,必须充分发挥营、连战救组织作用,加强火线抢救,迅速将伤员转移至坑道救护室或营、团救护所内。师、团救护所应及时派出加强力量,协助坚守分队搞好火线伤员抢救。

3.2 灵活掌握救治范围 坚固阵地防御战斗,救治机构相对稳定,各级救护所原则上应积极完成本级救治任务。但在阵地未被敌分割包围的情况下,应适当缩小救治范围,坚守伤病员在阵地的滞留,除紧急救命手术和危重伤员的抗休克处理外,应尽快后送。当后送道路被切断或敌对我形成包围,伤病员后送发生困难时,则应扩大救治范围。

3.3 积极组织后送 应建立后送组织,制定后送计划,充分利用各种运输工具,做到专用运力与回程运力相结合,军内运力与地方运力相结合,采取以前接为主,前接后送相结合,必要时越级前接或后送的方法,抓紧一切有利时机,积极组织伤员后送。对主要防御方向的伤员因有限后送,对可能被敌人分割包围或占领表面阵地的坑道内伤员要全部接回,必要时可请求使用装甲车、直升机或武装护送。为保障后送途中安全,要选择多条隐蔽道路,沿途构筑必要的隐蔽所或防炮洞。

4 加强阵地卫生管理,减少疾病减员

坚固阵地防御,部队长期驻守坑道,居住拥挤,卫生条件差,坑道内寒冷潮湿,易发生疾病和传染病流行。因此,加强阵地卫生管理是保障部队长期坚守的重要措施。

4.1 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制度 实行卫生岗位责任制,划区分段负责,坚持每日清整,并利用战斗间隙进行卫生扫除。坑道内严禁吸烟、吐痰、随地大小便。要妥善处理污物粪便,定时通风换气,降低污染程度。条件允许时,应尽量使用野外临时厕所,并组织部队晒太阳。

4.2 搞好卫生防疫工作 战前要组织人员对战区进行卫生流行病学侦查,并根据发病趋势和季节特点,广泛开展卫生宣传教育,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时组织部队进行预防服药和注射。定期消毒杀虫,严防虫媒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的发生;发现传染要及时隔离治疗,控制蔓延。

4.3 加强水源和伙食管理 为保障部队长期坚守,除在坑道内储存足够的粮食和水外,还要储存一些营养丰富、便于保管的水果、蔬菜和罐头。注意加强饮食、饮水卫生管理,防止发生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

猜你喜欢

坑道构筑卫勤
王耀南少将赴朝鲜开展坑道战
战时指挥所
烧伤伤员综合救治卫勤保障经验
千里移防,卫勤保障不中断
“一带一路”构筑“健康丝路”
某部抗洪抢险卫勤保障经验做法
某部冬季野营拉练卫勤保障体会
构筑“健康家庭”,从容应对重大疾患
践行治水方针 构筑安全保障
潘磊:构筑天然免疫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