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川省酿酒高粱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2013-08-15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亩产值川南酿酒

近4年来,围绕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总体要求,四川省农业厅以前所未有的工作力度,强力推进酿酒高粱基地建设,在产业规模、基地建设、科技支撑、助农增收、产销衔接五个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目前,酿酒高粱已经成为川南农民增收的一大支撑产业,为四川省快速发展的白酒产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保障。

一、通过调优种植结构,产业规模跨越式增长 在川南地区大力调整种植结构,高螃田坚决改走旱路种高粱。同时,通过间套作和增种田坎高粱、“堆堆高粱”等形式扩大高粱种植面积,形成了层次分明的高粱产业带。4年来,全省酿酒高粱面积、总产实现了双翻番:面积从2008年的72.1万亩发展到2012年的154.6万亩,增114.4%;总产由2008年的19.7万吨增加到2012年的46.9万吨,增138.1%。同时,酿酒高粱向川南优势区域集中,以泸州、宜宾、自贡为核心的川南酿酒高粱产业带已经建成,3市高粱面积已达111.7万亩,占全省的72.3%。

二、通过创新投入机制,基地建设跨越式发展 各地认真落实《四川省酿酒高粱产业基地建设规划(2010~2015)》,把酿酒高粱基地作为酒类企业的第1车间来抓。在建设中,构建了“财政投入为引导,农民和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4年争取各级财政累计整合投入3.4亿元扶持酿酒高粱发展,带动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酒企累计投入1.22亿元。通过项目整合,基本做到了高粱基地规划到哪里,产业发展到哪里,配套基础设施建到哪里。据统计,全省共建成标准化酿酒高粱基地43.55万亩。江阳区依托泸州老窖集团创建“名酒名园名村”,建设有机高粱基地4万亩;古蔺县依托郎酒集团打造“名酒名镇”,建设高粱基地3.5万亩。江安县、翠屏区等地集中打造“百里红高粱风景长廊”。

三、通过高产高效创建,生产水平跨越式提升 各地以高产高效创建为抓手,认真落实“四新”结合、“五良”配套。在品种推广上,按照“国家购买品种、企业集中繁种、项目配套转化”的思路,创新了突破性高粱新品种的快速推广机制。以财政资金购买了杂交高粱新品种泸糯12号,确定了3家企业进行转化推广。2012年,泸糯8号、泸糯12号等杂交高粱品种推广面积达到56.9万亩,比2008年扩大2倍,带动全省高粱良种覆盖率达到85%以上。新技术推广上,制定并推广了地方标准《杂交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和《再生高粱生产技术规程》,再生高粱从试验探索发展到2012年的35.7万亩,多年生宿根高粱从无到有,发展到5.6万亩。在高产创建带动下,2012年全省高粱亩产达303kg,比2008年提高30kg、增11%。杂交高粱“一种两收”亩产达到600kg以上,该技术推广应用获得农业部丰收奖三等奖。

四、通过创新种植模式,种植效益跨越式增加 近年来,川南各地改小春作物满土种植为预留行带状种植,推广“麦/粱—粱”、“菜/粱一粱”、“芋/粱—粱”等新型粮经复合种植模式71万亩,提高了基地耕地产出率,综合效益充分显现。2012年,常规高粱每公斤达到5.2~5.8元,亩产值1250~1400元,杂交高粱每公斤3.6~4.0元,亩产值达到1600~1800元。“芋/粱一粱”、“芋/粱一菜”模式亩产值分别达到5000元、8000元,实现了“吨粮田五千元”目标。据测算,2012年全省高粱生产产值已达22.2亿元,是2008年的2.5倍,高粱区农民人均年增收达150元以上。

五、通过强化利益联结,产销衔接跨越式转变 通过大力推行“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经营方式从自由贸易向订单生产收购转变。2012年全省参与高粱订单生产的专业合作社已达132个,60余家企业以保底价的形式订单收购高粱,共计签订订单面积95.3万亩,占全省高粱面积的61.6%,订单收购量达到28.5万吨,占生产总量的60.8%,高粱成为我省产销最为紧密的粮食作物。

猜你喜欢

亩产值川南酿酒
葡萄树结“智慧果” 亩产值可超3万元
糖度高、类型多、瓜味足 “炫彩”系列小西瓜 亩产值3.5万元
亩产超340斤!4口塘出蟹11000斤,错峰卖蟹亩产值2万元的秘籍来了
上半年酿酒产业产、销、利均增长
为什么酵母菌既能做面包也能酿酒?
大数据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以川南页岩气田为例
川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3500米以浅探明万亿方页岩气田
川南页岩气水平井钻井技术难点与对策
川南古叙矿区煤层气资源有利区优选
大棚绿叶菜多茬次高效栽培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