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丘陵地区杂交水稻制种高产技术de探索

2013-08-15周德田

四川农业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丘陵地区幼穗种田

□周德田

四川丘陵地区以冬水田为主,田底子深,排灌不方便,光照偏少,地温回升慢,气候多变难以把握,所以制种的难度较大。往往出现秧苗坐蔸、虫害严重、花期不遇、花时不遇、产量低等问题。本人多年来在四川丘陵地区从事杂交水稻制种工作,从实践中摸索总结,不断寻求获取高产的措施办法。现将笔者在制种工作中的心得归纳出来,以供大家探讨指正。

一、选择适宜丘陵地区的杂交组合

丘陵地区制种在选择杂交组合时,要同时考虑到3个因素:①丘陵地区春季气候不稳定,3~4月常出现低温寒潮,因此要选择抗逆性强的亲本。②丰产性好,父母本亲和力强、异交结实率高。③种子价格好,市场需求量大。

二、算好播差,适时播种

1.播差的推算 只有确定好了父母本适当的播差,才能为以后花期相遇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播差的推算方法,常用的有下面两种:

(1)生育期推算法 即根据当地或附近气候相近地区,在过去某一季节杂交水稻制种的生产实践或生育期试验结果,确定同一季节制种时不育系和恢复系播差的方法。从播种到始穗父母本所需的天数之差就是这个杂交组合的播差。其特点是简便、易行,但是受气候变化和秧龄长短影响比较大。

(2)叶龄推算法 即根据水稻不同品种主茎叶片数和出叶速度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原理,以恢复系叶龄确定不育系播期的方法。这种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春季制种气温变化大的问题。叶龄推算法关键是要准确掌握父本的叶龄。叶龄的计算是从第一片完全叶开始,两期父本的以第一期父本为准,有三期父本的以第二期父本为准,应有专人从秧田到大田负责观察和记录父本的叶龄,每3~5天进行1次,每出1片新叶就用红漆注明。观察株数不得少于20株。按出叶速度预计不育系的播期,提早3~5天浸种催芽,作好播种准备。

2.播期和播种量的确定

(1)播期的确定 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适当播期,使父母本在适宜的条件下抽穗扬花。如岗优725在川西春季制种,适宜播期为父本第一期3月14日,第二期3月21日,母本4月30日。

(2)播种量的确定 根据恢复系和不育系的生育期长短以及分蘖能力,确定适当的亲本用量。只有足够的播种量才能保证足够的基本苗。大多数制种户有“少报多种”的现象,在亲本的供种量上就要适当加大。

三、加强秧田管理,培育多蘖壮秧

多蘖壮秧能够早生快发,提高上林率,提早抽穗,是获取高产的基础。

1.选好秧田,施足基肥 要选用具有上、中等肥力,背风向阳,排灌方便的田块做秧田,并提前1周整好秧田。秧田的基肥要充足,以有机“暖性”肥料如优质堆肥、腐熟的猪牛圈粪为主,全层施肥,并以适量的人畜粪尿和N、P、K速效肥作面肥。秧田按2m开厢,厢面4.5m,厢沟0.5m,沟深17cm,厢面平整,防止渍水。

秧田整好后,要防治一次专吃秧芽的金针虫,个别田螺特多的秧田还要治田螺,鼠害严重的地方还要防治田鼠。

2.播前种子处理 晒种2天,以促进种子酶的活性。清水选种,保留饱满的种子,用强氯精消毒并浸种3天。种子吸足水分后催芽,催芽标准为胚根达到种子的长度或胚芽达到种子一半长为宜,催芽后晾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药剂拌种播干谷。

3.稀播、匀播 稀播、匀播是培育壮秧的关键措施,播种量大了,播密了,根本不可能培育出多蘖壮秧。根据秧龄长短,一般每亩秧田播种子10~15kg。川西丘陵地区春季制种,1.5m宽的厢面3.33m播父本150g,播母本则为250g。还可采用划格点播方法达到稀播、匀播的目的,并且踏谷入泥,春播及时盖上薄膜。在4月下旬后播种的就最好不盖薄膜,因为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高温烧芽。

4.秧田肥水管理 秧苗一叶一心前,以保持湿润为主,以利扎根立苗。一叶一心时揭膜炼苗,厢面上保持花花水,施1次“开叶肥”,这次施肥以250g尿素对一担清粪水泼施3.33m厢面为宜。二叶一心时逐渐揭膜,并施1次“断奶肥”,以400g尿素对一担粪清水泼施3.33m厢面为宜,并以薄水攻分蘖为主。移栽前5~7天施1次“送嫁肥”,仍以400g尿素对一担粪清水泼3.33m厢面,做到带肥移栽,以后返青成活快。

5.及时防治病虫 秧苗组织幼嫩,抗逆能力差,易遭病虫危害,应每隔3~5天检查1次,及时防治。常见的病害有苗稻瘟、恶苗病、绵腐病等,常见的虫害有稻叶蝉、稻蓟马、螟虫等。

6.秧龄适中 在同期播种条件下,秧龄延长,始穗期相应推迟,所以恢复系一般6~7叶移栽,秧龄以不超过40天为宜;不育系在4~4.5叶移栽,秧龄以不超过20天为宣。

四、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

1.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能保证足够的基本苗,为高产打下基础。丘陵地区以冬水田为主,泥脚较深,气温回升较慢,栽秧后分蘖迟,分蘖少,所以保证足够的基本苗显得尤为重要。制种户在这一点上往往做不好,一部份农户在制种面积上少报多栽,母本每窝只栽2~3苗,甚至1苗,造成后期有效穗太少而产量低,或者早期过量施用氮肥造成花期不遇。

(1)选好制种田,施足底肥 制种田最好选用隔离条件好、光照充足、排灌方便、肥力中上的田块,并提前4~5天整田、施底肥。忌用山阴田、冷浸田、深脚田、烂泥田、锈水田来制种。

根据田块肥力施足底肥,底肥用量占总用肥量的比例为:氮肥1/3,磷肥1/2,钾肥1/2。一般总用肥量为尿素10kg、碳铵20kg、过钙30kg、氯化钾10kg。

(2)适宜的密度 合理密植是保证足够的基本苗,获取高产的基础。丘区每亩保证父本基本苗3000株以上,母本基本苗1.2万株以上。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按1.67m开厢,父本两行,母本10~12行。父本最好不抱埂,以宜于排灌和施肥,按30cm退窝,一期、二期相间种植,或各栽1行,每窝确保2~3苗,且一定要栽好围边。母本按10cm×23cm或13cm×20cm规格栽插,每窝保证4~6苗。

(3)浅插、匀插 由于表土气温高,浅插可以提早返青成活,提早分蘖,低节位分蘖多,提高上林率。深栽会造成返青迟,分蘖迟,一旦肥水管理不当就会坐蔸。所以要坚持做到浅插、匀插,插直、插稳。母本插秧深度1.7cm左右,以不倒、不浮为宜,父本插秧深度不超过3.3cm。

2.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 前期施提苗肥,薄水攻分蘖;中期排水晒田,以水调肥,防止坐蔸;后期干干湿湿,不留水层。插秧后4~5天进行第1次追肥,11~12天进行第二次追肥,15天内完成两次追肥,肥料用量基本一致,分别占总用量的氮肥1/3,磷、钾肥1/8。以后排水晒田,控制后生分蘖,并在幼穗分化第4~5期增施磷、钾肥。在丘陵地区,因为排灌不方便,老百姓往往不愿排水,造成秧苗因淹水过深导致坐蔸。对于深脚田、烂泥田,更要尽早排水,排干水,否则很容易造成秧苗坐蔸。

(2)防病治虫 丘陵地区制种田治虫很关键,往往屡治不绝。制种田母本秧苗嫩绿,容易招惹周围非制种田中的稻叶蝉、稻蓟马、螟虫等,若防治不当容易造成虫害型坐蔸。因此,要加强田间检查,一旦发现病虫应及时防治,最好坚持每隔3~5天普治1次稻蓟马、稻叶蝉,并且轮换用药,药水量要用足,喷雾要仔细。病害的防治上主要抓好稻瘟病、纹枯病以及坐蔸的调查与防治。

五、花期预测与调节

花期能否相遇是制种成败的关键,只有花期能相遇5天以上,加上人工辅助授粉,才能有较高的结实率。花期相遇的标准:父母本同一天抽穗,或者父本早1~2天。

1.花期预测的方法 从母本预计始穗期前30天开始,每隔4~5天进行1次花期预测,每块田都要预测。当前花期预测的方法主要采取幼穗剥查法。幼穗分化共分8个时期,其外部形态可归纳为:一期白圆锥,二期白毛尖,三期毛绒绒,四期1cm(幼穗长1cm左右),五期3.3cm长(幼穗3.3cm长左右),六期两耳平(剑叶叶耳和下一叶叶耳相平),七期穗定型,八期穗将伸。父本幼穗分化经历的天数为30天左右,母本幼穗分化的天数为26天左右。根据幼穗分化判断父母本花期能否相遇的大致标准:一、二、三期父本比母本早1~2期,四、五、六期父本略快于母本,七、八期父母本同期。

2.花期调节 原则上以促进为主,促控结合,尽可能做到不削弱亲本生长势,不减少穗数,不增加颖花退化率,以争取较高产量。

(1)促进幼穗分化的措施 ①喷施尿磷混合液:每亩用人屎10kg(或牛尿5kg)、过磷酸钙1.5kg,密封沤制7天后过滤,再加氯化钾0.5kg,对清水60kg,于幼穗分化4~5期喷洒。父本迟喷父本,母本迟喷母本,喷1次可提早抽穗2天,隔3天喷第二次,又可以提早2天。②喷施磷酸二氢钾:每亩用磷酸二氢钾300g对水50kg,在幼穗分化的五、六期喷施,一次可提早抽穗2天左右,隔两天喷第二次,又可以提早2天。在阴天可把磷酸二氢钾的亩用量加大至900g。③喷施氯化钾:每亩用氯化钾300g对水50kg,阴天可把亩用量加大至750g,效果显著。

(2)控制幼穗分化的措施 ①偏施氮肥:每亩用尿素5~10kg,在幼穗分化的4~5期施用,可推迟抽穗3~5天左右。②喷施多效唑:一般在幼穗分化4~5期,发现父母本花期相差5天以上,可对发育偏快的亲本喷0.05%多效唑溶液,每株丛10mL,可推迟抽穗3~4天,在幼穗分化的6~7期喷药,可推迟2天左右。如果浓度大过0.15%,会造成抽穗不正常,以后在喷“九二O”提穗时用药浓度也要相应加大。

另外,对生育期偏快的亲本还可采用提蔸、割根等办法延迟抽穗。也可多种方法并用,以提高调控的效果。

(3)花期不遇的补救措施 ①微调:针对花期落后的亲本在主穗的幼穗分化进入7~8期时,每喷雾器(约15kg水)用0.1g“九二O”来微调,可提早2天提穗,切忌“九二O”用量过大。②养花:针对花期超前的亲本,在扬花初期,每喷雾器(约15kg水)用0.2g“九二O”来养花,可推迟1~2天开花,同时增加柱头外露率。

六、协调花时

1.不育系和恢复系的开花习性

(1)每穗的盛花期 在抽穗后3~5天。

(2)每天的盛花期 在丘区,恢复系在上午10:30时到12:30时开花,共2个小时,而不育系是在上午11时到下午2:00时开花。低温、阴雨天气,不育系和恢复系的花时都会发生变化,尤其不育系花时大为推迟,开花极为分散,而且无一定规律,而恢复系则推迟1小时左右。

(3)开颖时间 不育系开颖到闭颖的时间一般在4小时左右,而恢复系只有5分钟。阴天比晴天要延长。

(4)柱头的外露率 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呈明显的正相关的关系。

2.农田小气候对开花的影响

(1)穗部气温 据观察,开花最适宜的穗部气温为26~32℃,恢复系开花要求的气温较高,穗部气温在29~30℃范围内的开花数占开花总数的88%。

(2)田间相对湿度 据观察,田间相对湿度65%~90%开花比较正常,恢复系开花对田间相对湿度的要求较为严格。适宜的田间相对湿度为70%~85%,此范围内开花数占总开花数的92%。

3.协调父母本花时的措施

(1)安排好制种田的安全抽穗期 由于父母本抽穗扬花期受温、湿度的影响很大,所以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安排好制种田的安全抽穗期,避开高温、多雨、低温天气,才能夺取高产。

(2)抽穗扬花期“干干湿湿”灌溉湿润灌溉具有保根养叶、促进亲本抽穗、扬花,以及减少病虫危害的作用,而且还有调节田间温、湿度,协调父母本花时的效果。

(3)打露水以提早母本花时 晴天早晨8时左右赶去叶面露水,具有降低田间湿度,减少叶面水分蒸发吸热的作用,能够提早始花和盛花时间30分钟左右。

(4)高温低湿期间田间喷水高温低湿期间,恢复系往往提早开花散粉,花时缩短,而不育系则开花延迟,开花数减少,造成花时不遇。在丘陵地区这种现象尤其严重。可采用头天傍晚在田间喷水,能使不育系始花时间和盛花时间均提早1小时左右,与恢复系花时相遇的时间也延长1小时。

(5)喷洒“保温剂” 前一天下午6时在制种田间喷洒1∶30的保温剂,对促进不育系开花有显著作用,使花时大为提早且较为集中,从而提高异交结实率。

七、提高不育系异交结实率的措施

1.不育系的选择 选用适应本地区条件的配合力好、开花较为正常、柱头外露率高的不育系。

2.割叶 对于剑叶大、穗子下垂的不育系,在打“九二O”的第二天割除1/3的剑叶,有利于传粉,提高异交受粉率。有些不育系剑叶小而直立,就可以不割。割叶的量不能太大,否则会因光合面积太小而影响籽粒饱满度。

3.喷“九二0”解除包颈 如果父母本花期相遇就一起打“九二O”;如果不相遇,或遇合不理想,则父本母本分别打。打“九二O”分3次,根据秧叶的嫩绿程度调节用量。每次相隔2天,第一次在抽穗20%~30%时毛打,“九二O”用量1~1.5g/亩;第二次在抽穗70%~80%时正打,“九二O”用量6~8g/亩;第三次视情况补打,“九二O”用量6~8g/亩。

4.防病 毛打“九二O”时用“瘟曲克”预防曲霉病和穗颈瘟,每亩2包对2~3背水。

5.增施硼肥 每次打“九二O”时,每背包加50g硼肥,以促进花期的发育,增加柱头外露率。

6.人工辅助授粉(赶花) 在扬花期,每天上午父母本均开花后,用3.3m左右的竹竿,顺风弹压父本植株中上部,抖动两下,花粉即顺风飘入母本,以提高授粉率。动作要领:“一推二抖三回”。每天赶花要勤,至少每隔30分钟要赶1次,尤其是盛花期更要赶得勤,坚持赶花10天左右。

八、杂交种子的防杂保纯

1.种子混杂的原因 内因为亲本品种自身的自然变异和分离;外因为制种时非父本品种的串粉和生产过程中的机械混杂。

2.防杂保纯措施

(1)严格隔离,防止串粉混杂 搞好制种田扬花期的隔离,是保证杂交种子纯度的重要条件。隔离的方法有4种:①空间隔离:利用空间距离使非父本品种的花粉传播不到制种田里来。隔离距离,丘陵地区一般应保证20m。②时间隔离:制种田不育系的抽穗时间与周围非父本品种的抽穗时间应错开20天以上。③用父本隔离:在制种田周围的田块种植父本,不但能起隔离作用,而且扩大了父本花粉的来源。④障碍隔离:利用地形、地物,或者人工设置屏障阻挡串粉。一般人工设置屏障高度应1.5m以上。

(2)严格去杂,防止品种混杂 去杂是把不同颜色、不同种型、不同成熟期、过高过矮的杂株、变异株、劣株彻底除净。抽穗初期是去杂的关键时期,应抓住时机,认真进行,把混杂在不育系行中的保持系植株、半不育株和异形株及时拔除。

(3)严格操作,防止机械混杂 无论不育系还是恢复系,在制种过程中,都应做到“单浸、单播、单打、单晒、单装、单贮、单人管理,用具干净,标签注明”,处处把好防杂关。

总之,杂交水稻制种是一个技术性和时效性都很强的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完善各个技术环节。尤其是丘陵地区,要根据当地当年的气候状况,针对实际田块,灵活运用投术要点,把握好关键时期的关键环节,方能获得高产。

猜你喜欢

丘陵地区幼穗种田
多穗型与大穗型超级稻品种幼穗分化期碳氮代谢与产量构成
水稻不同穗型品种幼穗分化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四分体期低温胁迫对2个小麦品种幼穗结实率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AI”种田让农民“洗脚上田”
耕地种田也能成为风景
高粱幼穗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80后农民工返乡种田致富
不是无人种田 而是无田可种
丘陵地区的人工挖孔墩(桩)基础设计
成都周边丘陵地区产业集聚融入大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