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013-08-15文良娟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移位股骨颈患肢

文良娟

湖北省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北荆州 434000

股骨颈骨折是骨外科常见的外伤性疾病,老年人群的发生率更高,人进入老年后骨质疏松脆性增加,韧性较差,如果不小心突然滑倒坐地、甚至遇到较小的扭转暴力等都可以导致骨折的发生[1]。骨折后体位选择会出现障碍,被动体位易引起局部组织供血差,加之老年人各脏器功能减退,体质弱,发生骨折后心理压力较大,所以老年人发生骨折后其治疗和年轻人相比较为复杂,容易发生各类并发症,甚至出现骨折不愈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对于促进骨折的愈合显得非常重要。

临床诊断:查体可见患者有明显外伤史,自述患肢疼痛,检查患肢活动受限;X线片可确定骨折部位及骨折情况。

X线可有以下表现:①骨折线清晰可见;②股骨头逐渐变位,股骨颈内倾角逐渐增加,随着受伤姿式、外力方向及受力程度的不同,X线片上表现为不同部位、角度的移位。

症状

畸形:患肢多有轻度屈髋屈膝及外旋畸形。

疼痛:骨折部位多有疼痛,活动患肢时疼痛明显,体检时叩击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时,髋部也感疼痛,腹股沟韧带中点的下方常有压痛。

肿胀:股骨颈骨折后外观上不易看到肿胀,因为股骨颈骨折多为囊内骨折,骨折后出血较少,又有关节囊和丰厚肌群的包围,因此肿胀不明显。

功能障碍:股骨颈骨折病人若有移位,在伤后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无移位的线状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人,在伤后仍能走路或骑自行车。

患肢短缩:移位骨折者,由于远段受肌群牵引而向上移位,因而会出现患肢变短,患侧大粗隆升高。

治疗:由于股骨颈骨折多发于老年患者,因此要注意全面检查血压、心、肺、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结合骨折全面考虑治疗方式。治疗方式包括手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及非手术治疗(骨牵引、药物治疗等)。

术后护理:对于施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来讲,手术前后细致周到的护理工作对于预防并发症的产生、促进骨折愈合具有重要影响。

术前护理:①术前心理护理:股骨颈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生率比较高,由于老年人各脏腑功能降低,身体机能较差,骨折后愈合时间较长,卧床时间延长,并且很难恢复至正常的骨结构。因此,患者的心理负担重,对预后缺乏信心,多表现为抑郁、悲观、恐惧等。作为护理人员,了解到患者的这些心理特点后要多给与关心、体贴、指导、鼓励,对待患者态度要和蔼亲切,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手术目的,主要步骤及术中、术后注意事项,医生的技术水平,介绍麻醉效果,术中不会有明显的疼痛,以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及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并要注意多列举以往手术成功的例子,让患者对手术充满信心,以最佳状态进入手术阶段。②术前训练:患者术前还需进行排便训练。嘱患者在床上练习使用大、小便器,便于术后使用,避免术后发生尿潴留或便秘,并且注意训练患者腹式呼吸及肌肉收缩能力,为手术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术后一般护理:患者从手术室回病房后,需要去枕平卧,中立位,抬高患肢,保持患肢外展15°-30°,穿丁字鞋,并6小时内要禁食禁水。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并做好详细记录,在术后2d内应2h测1次生命体征指标,危重病人根据需要随时测量并且还要观察监护仪等设备的指标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对有留置引流管和导尿管患者,应注意有无弯折,是否通畅,并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同样作好记录,如引流袋内引流量持续增多,色泽鲜红要立即报告医师,并做好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准备工作,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并定时换药。引流管一般在术后24-48h内拔除,术后切口疼痛者可遵医嘱给予抗炎止痛药物口服,耐受性差者可给强痛定或杜冷丁50-100mg肌注。术后对并存症患者如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还要按照内科常规护理的要求,对血压、尿糖、心率的变化更应仔细,记录更加完善,对提高治疗效果、防止并发症发生有一定的意义。

饮食护理:由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长期卧床,因此便秘的发生率增高。饮食的选择要引起重视,鼓励病人多吃粗纤维及有营养的食物,指导病人每日按摩腹部,先由右下腹及右上腹,在由左上腹至左下腹达耻骨联合上方按顺时针方向按摩,对于已有便秘者,可适当选用通便药解除病人的不适感,改善排便困难。

感染的预防:术后为了预防感染的发生,可根据医嘱合理选用抗生素。在护理过程中应注意安全无菌操作,如在倾倒引流液时,应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分泌物聚集在关节腔内而造成感染,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由于不能翻身活动,易导致坠积性肺炎,临床上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严重的肺部感染,因此加强呼吸道护理极为重要。术后要鼓励病人有效咳嗽,此外还应时常叩击患者背部,引导患者作深呼吸锻炼,必要时用祛痰剂、雾化吸入等帮助排痰[2]。

出院指导:出院时应告知患者不能过早负重,4个月后经X线确定骨折愈合后才能逐渐负重,术后1-3周可下床活动,但应注意避免盘腿坐低凳,尽量不单独活动,外出最好有人陪同,术后2、4、6个月分别来院复查,半年后如无特殊不适,可在1年后再来院复查。

1 李秀女.68例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术后的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9(10).

2 赵艳,辛海霞,苏静静.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4,10(10):755 -756.

猜你喜欢

移位股骨颈患肢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MDT诊疗模式在颞下颌关节盘不可复性盘前移位中的治疗效果
一种水垫式患肢抬高枕的设计及应用
再生核移位勒让德基函数法求解分数阶微分方程
大型总段船坞建造、移位、定位工艺技术
微小移位的B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保守治疗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团队互助模式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影响
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