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例高龄产妇产后大出血的护理体会

2013-08-15朱元春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高龄产妇胎心产程

朱元春

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古城医院 湖北荆州 434020

据报道,产科出血占导致产妇死亡原因中的49.9%,产后出血则占产科出血的87.8%。而高龄产妇产后出血尤为严重[1],其产后大出血的概率要比适龄产妇高很多。下面就1例高龄产妇产后大出血抢救成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病例介绍:产妇,女,40岁,已婚,银行职员,三胎一产,因停经37+2周,阴道流水半小时于2012年10月18日23:30入院待产。体温 36.7℃、脉搏 78次/分、呼吸 19次/分、血压 130/80mmHg,身高160cm、体重80kg,双下肢浮肿(++)。入院时无阴道流血,无腹痛腹胀。既往体健,无药物过敏史,无输血史。足月产0次,流产2次。专科检查:宫高36cm、腹围112cm、胎方位为LOA、胎心率145次/分,胎膜已破,羊水清,宫口未开,无宫缩。骨盆测量均在正常范围。实验室检查:血常规:N 59.3%,Hb 11.40g/L,血型 A型,Rh(D)阴性。B超:双顶径 96mm,腹径106mm,羊水指数126mm,胎盘2-3级,S/D:2.0。尿常规:正常。

产妇入院后于10月19日22:00出现规则宫缩,产程进展顺利,10月20日8:40宫口开全,胎心145次/分。8:50顺娩一足月女婴,体重2900g。立即卡前列甲酯栓1mg口服,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缩宫素针10u静脉滴注,缩宫素粉针20u宫体注射。该产妇因子宫收缩乏力,部分胎盘组织残留引起产后大出血,短时间内出血量达2250ml,出现休克症状。医生及护士果断启动产后大出血的应急预案,一边采取一系列的急救措施,一边逐级汇报,业务院长及科主任立即到产房指挥抢救,同时与产妇家属沟通告知产妇病危。在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及业务院长的指挥下,通过冰袋外敷宫体、按摩子宫、心电监护、吸氧、三条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纠酸、利尿、输血等一系列的正确及时的处理,在产后7小时,阴道出血少,子宫复旧好,尿量增加,无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平稳,安全返病房。共计出血量2250ml,尿量2200ml,补液量4215ml,输血及血浆1300ml。产后予以一级护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指导母乳喂养、预防感染等全面的身心护理措施。因产妇胎盘残留于产后第4天予以天花粉肌注治疗同时予以各种对症治疗及护理。会阴伤口5天愈合良好,因使用可吸收缝合线,无需拆线。产后第10天母婴康复出院。

观察及护理

心理护理:为了增强产妇保健意识,产前要进行健康知识教育培训,比如,产前经过检查出现问题产妇,要提前准备住院等待生产。对于有出血倾向的产妇要进行凝血检查。重点是监护一些高危的孕产妇,定期对他们进行检查并记录。对于高龄产妇,往往听信非专业的知识讲座,缺乏一定的医学知识及分娩经验,加上对自己的病情不甚了解以及宫缩引起的疼痛等因素导致临产后精神紧张,不能很好的配合。因此护理人员应在产前将精神紧张对分娩过程中配合宫缩用力的方法、呼吸的自我调节等知识用安慰、鼓励的方式,讲解给产妇,增强其对顺利分娩的信心。

产程监护:在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胎心、尿量及宫缩情况。对于有妊娠性高血压者应遵医嘱应用镇静剂及降压药,以防子痫的发生。对于使用缩宫素的产妇,要有专人守护,确保产妇安全;并指导产妇合理休息及补充能量。在进入第二产程后,严密观察宫缩及胎心情况,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避免胎儿娩出过速致产道裂伤。合理限制第二产程时间,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是控制产后出血的关键。在胎儿娩出后及早使用缩宫剂,注意胎盘剥离征象,正确协助胎盘娩出。在接产过程中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准确测量出血量。如2h出血量大于200ml者应积极查找原因给予急救处理,同时密切观察脉搏、血压、宫底高度、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等,并嘱产妇及时排空膀胱。

急救及护理措施:对医嘱迅速准确地执行,及时查找出血原因,给予有效止血。如系胎盘因素,给予导尿排空膀胱后在无菌操作下取出胎盘或行清宫术;若宫缩好但仍出血较多时可考虑其他原因,如系软产道损伤应立即在无菌操作下行缝合术;如因宫缩乏力所致出血者,首先应按压宫底,排出积血块以免影响宫缩,同时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及时应用宫缩剂;如果是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应积极行抗凝治疗。经上述措施积极治疗后仍出血不止者,做好术前准备行子宫全切术以挽救产妇生命[2]。

及时抢救:对于高龄产妇,如果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应立即就地抢救,大流量氧气吸入,取头低足高位,并迅速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快速输血输液,尽快恢复产妇的有效循环血量能确保抢救的成功。同时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皮肤颜色等变化,并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体会:对高龄产妇有一个产前评估,对有大出血发生倾向的产妇,要做好各种急救的准备,特别是备好充足的血源,并做好输血的准备[3]。

加强高龄产妇管理,切实开展产前检查,积极推行孕期健康教育,做好产前保健工作。

设备及药品的管理: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抢救必须争分夺秒。因此在平常就要作好应急准备,备足各种急救药品,物品设备完好,才能在抢救时保证供应。严格按照急救药品物品管理制度。做到定位,定量放置,保证药品在有效期内,完好率达100%,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登记,用完后及时补充维修。

1 章丽英.产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12):36-37.

2 曲英.129例产后出血观察及护理体会[J].河北医学,2009,15(5).

3 景列香.产后大出血的防治及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1).

猜你喜欢

高龄产妇胎心产程
胎心监护仪的多发故障解析与日常维护
高龄产妇分娩中实施全面护理优化对分娩结局的作用研究
基于联合聚类分析的单通道腹部心电信号的胎心率提取
高龄产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因素
胎心监护:胎儿健康早知道
胎心监护,聆听宝宝的心声
高龄产妇能否生二孩,最好查查卵巢功能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探讨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