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改革与教材开发研究的几点思考

2013-08-15路君娣马贵平郏弋萍白冬琴卢秀真刘小龙帕提古力阿布拉

卫生职业教育 2013年21期
关键词:生物化学医护卫生

王 懿 ,路君娣,马贵平 ,郏弋萍,白冬琴,卢秀真 ,孙 燕,刘小龙 ,张 录 ,张 信 ,帕提古力·阿布拉,徐 芳,曹 华

(1.酒泉卫生学校,甘肃 酒泉 735000;2.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 乌兰察布 012000;3.江西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4.咸阳市卫生学校,陕西 咸阳 712000;5.镇江卫生学校,江苏 镇江 212004;6.天水卫生学校,甘肃 天水741000;7.新疆维吾尔医学专科学校,新疆 和田 848000;8.北京护士学校,北京 101149)

1 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改革与教材开发研究背景概述

我国医护教育教学大纲和医护执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的颁布实施,对卫生职业教育医护专业培养标准规范与职业准入标准提出新要求,要求卫生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在课程体系改革与教材开发中,最大限度地体现课程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和医护的专业性与职业性特征,最大限度地体现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最大限度地提升卫生职业教育医护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2 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依据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医护专业培养目标,紧密围绕“双证书”人才培养方案,结合现阶段我国卫生职业教育医护专业教育教学现状,在生物化学基础课程内容体系及教材具体编排形式上突出“核心内容与主干体系”,丰富“知识铺垫与能力过渡”,体现课程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先进性;多样性、层次性、针对性;形象性、趣味性、可读性;适用性、实用性、实践性等。

3 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改革及教学性质的确立

生物化学基础是卫生职业教育医护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医学实践和医学科学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手段。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深入,生物化学逐渐渗透到生命科学、医药卫生领域。因此,学习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对正确理解人体功能、维持机体健康、认识疾病本质、探讨疾病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3.1 生物化学与基础医学

生物化学从有机化学及生理学发展而来,许多生理现象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知识和方法来解释。同时,生物化学研究和学习又建立在对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因此,解剖学、组织学、生物学是学习生物化学的前提,而要了解微生物作用机制、免疫机制、病理过程、药物体内代谢及作用机制也需要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

3.2 生物化学与临床医学

生物化学知识不仅为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在理论和技术上打下坚实基础,而且为临床医学提供了大量现代化诊断技术。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对许多长期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病因、诊断治疗的深入研究。因此,生物化学是现代医学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柱。

3.3 生物化学与药物应用

生化药物和基因药物是将生物体的重要活性物质用于治疗疾病的药物,已有数百种应用于临床。生物工程类制药工业已成为医药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人胰岛素、人生长素、乙肝疫苗等分子重组药物已在临床广泛使用。

3.4 生物化学与预防、康复、保健

生物化学的研究方向是从生物大分子水平等多方面阐明健康和维持健康的基本途径与方法,人类的一切生命过程都是极其复杂的生物大分子的物质变化过程。维持健康的前提是合理膳食,从适宜食物中摄取适量营养物质,科学运用营养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对抵御疾病、延缓衰老、保障身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4 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改革教学任务的设定

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改革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了解物质能量代谢与人体机能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熟悉人体细胞内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过程及生理意义;掌握人体主要组成成分及其结构、性质和功能;培养学生生物化学科学思维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化学基础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为后续专业课程及继续学习奠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维与学习能力基础。

5 生物化学基础课程学生学习预期目标

(1)掌握构成人体主要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及性质功能;(2)掌握维持人体生命机能正常运行的重要生物大分子物质的生理学功能;(3)熟悉人体细胞内重要物质能量代谢过程及生理意义;(4)熟悉各重要生物大分子物质在人体细胞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排出过程;(5)了解物质能量代谢过程与生命机能活动的相互关系;(6)了解机体生命活动与生命存在物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7)学会操作使用常用生物化学实验仪器;(8)掌握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9)具有生物化学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良好学习习惯;(10)具有运用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分析解释生命化学现象的初步能力;(11)具有运用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生活中具体问题的能力;(12)具有运用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进行积极的自我和群体的饮食保健意识;(1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团体协作精神和社会服务意识;(14)具有良好的医学职业技能和医学职业道德素养。

6 教材研究开发中应突出与明确“核心内容与主干体系”

精练简化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使其成为教材和教师进行教学的“核心内容”与“主干体系”,以保证教师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集中精力讲解,并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单元中体现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先进性等核心特征。

7 教材研究编写中应丰富与完善“知识铺垫与能力过渡”

围绕教材“核心内容与主干体系”的理论与知识内涵,结合现阶段中职生的认知水平与逻辑思维能力,以阅读参考、实践应用、科学人物、科学事件、模拟试题、典型案例及图表文字等多种教学手段铺垫与过渡,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化解教学重点和难点,使深奥难懂的生物化学知识形象生动,学习内容更具趣味性、可读性。

同时,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进行有关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学习资料选择,强化和突显教材适用性、实用性、实践性,有针对性地、阶段性、层次性地进行知识铺垫与能力过渡,最终实现生物化学“学以致用”的教育教学目的。

8 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改革与教材开发研究的预期要求

生物化学基础课程对理论部分的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3个层次:掌握指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较深刻认识,并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熟悉指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理解代谢过程及其生理意义;了解指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有一定认识,能够记忆所学知识要点。同时,本课程突出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会两个层次:熟练掌握指能正确、规范地完成实践操作;学会指能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实践操作。

尽管我国卫生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现阶段与卫生职业教育相适应的教育理论、教学理念、教材体系、职教师资、实训设施、教学方法及职教模式等,尚处于逐步探索、健全完善过程中。因此,对于生物化学基础课程改革及教材研究开发过程中的不足与缺憾,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不断地更新、充实与完善,以努力适应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的新形势与新要求。

猜你喜欢

生物化学医护卫生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
工银医护无界卡一份对医护者的关怀
生物化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效果分析
“医护到家”真能“到家”?
卫生歌
老年习惯性便秘的蒙医护理
中老年高血压病的预防及蒙医护理
讲卫生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网络教学在高职高专生物化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