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社会责任的产学研系统研究①

2013-08-15天津财经大学王寅胡玲静

中国商论 2013年17期
关键词:产学研系统研究

天津财经大学 王寅 胡玲静

近年来,产学研合作对不同经济领域的创新效率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1984年,美国就颁布了国家合作研究法案,作用就是刺激SPR组织——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构成的战略研究合作伙伴。二战后,日本大力发展产学研合作研究网络,成立行业研究协会,在经济复苏过程中体现了重要的作用。尤里卡计划、德国的Steinbeis技术转移基金会、芬兰的产学研鼓励计划等都体现了欧盟各国对产学研合作的重视和鼓励。1992年,我国经贸委、教育部、中科院共同组织实施了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经过21年的发展,一些优秀的产学研联合基地已发展成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组织,有效、快速地推动了经济、学术的发展。其中,清华紫光、清华同方、北大方正等全国著名高新技术企业的成绩尤为突出。2005年底,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进一步强调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其中对技术创新服务、产学研结合机制、鼓励政策等问题又进行了新的规划,体现了政府近年来对产学研合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其对经济发展、科技创新、高校综合实力发展的重要影响。

1 文献综述

产学研合作是一种独特的,混合的跨组织关系[1],是科学技术和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等教育适应经济发展需要并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表现。对产学研的研究以及概念的界定,学术界有着不同的看法。Bloedon认为产学合作是高等教育结构和产业间之间进行共同合作的研究活动和计划[2]。顾佳峰则指出,产学合作关系是一种以创新为基础的关系,并由产学双方提供财务、研究、人力、基础设施等资源,以利于形成资源互补共享,增进研发和效益最大化[3]。常爱华认为产学研合作是指学术界与产业界为了共同实现创新目标而形成的合作交流关系[4]。李嘉明,甘慧的研究把产学研的合作提升到了联盟的高度,即产学研联盟是企业根据自己的技术需求与具有相关优势的院校、科研单位建立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具有长期稳定协作关系的组织系统[5]。据张卫国,李江的分析,产学研合作主要是指高校和研究院与企业利用各自要素优势,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技术创新的行为[6]。

先前的研究主要强调了产、学、研中的产方和学研方在短期或长期,各自提供自己的人力和物力优势,通过共同努力与合作,最终达到科技创新并投入生产、共赢的形式,并没有体现出当前经济转型期社会进步以及社会责任的要求。

2 当前产学研系统问题的探讨

产学研合作不能以获得各自利益最大化为目的,应强调社会责任,应以提高社会总收益为目标,实现“1+1>2”的社会收益创造模式。因此,产学研系统应是在社会责任前提下,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及金融中介为了达到利益共赢,在科技研究、转化、生产中相互协调,共同付出,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并达到社会整体利益最大化产生的组织。当前国内产学研联盟发展相对缓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产学研合作必须注重高校的参与,不能低估高校的作用。高校作为社会高等人才培养基地,为科研机构、企业、社会输送了大量的高级人才。先前的研究并没强调系统中高校的作用和收益,即科研人才能力的提升和应用性人才的实践等。

(2)在技术的引进和投资方面,管理方只注重了“有先进技术”以及“学生能力较强”的名牌企业、研究机构、高校,这虽然加速了这些个体的再次发展,但从长远来看,势必会使产学研系统出现“两极分化”的情况。

3 产学研系统问题解决的策略

产学研系统应该在竞争中寻求均衡的发展,在技术知识创新和转化的同时,注重行业内的取长补短,联合互助发展。其具体策略有如下三点。

3.1 管理部门应促进强弱企业进行联盟式发展,加速企业合并或联合分工生产

进行强弱企业联合能够更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改善资源配置,提高企资源利用率,产生规模效应。此外,强势企业吸收或雇佣弱势企业能够扩大市场占有率,而弱势企业能够获得更新设备、技术以及人力的资金等。

3.2 国家或地方教委要组织强弱高校进行联合参与产学研合作,制定“以强带弱”的合作目标和计划

“985”、“211”国家重点建设高校虽然发展迅速,但是一些专科院校、弱势高校却长期缺少资金及参与产学研合作的机会。原因就是产学研系统不愿与非重点高校合作,导致了弱势院校的实践机会减少,从而导致高校人才输出的综合水平下降和参差不齐。因此,强弱势高校应建立“学方联盟”,合理安排学生参与实践,注重人才整体水平的提升。

3.3 对强弱科研机构进行有效的整合,创建联合科研团队,提供资金保障

科研机构的整合所体现的效果最为显著。在人力方面,能够更有效地整合更多的同向科研力量,提高研发进度和效率,加强各个组织之间科研人才和信息的交流。在资金方面,政府会应当提供足够的资金保障,更有利于监督机构的监督、协调以及资金投入的审核和评估等。在效果方面,弱势科研群不会因为资金的缺乏而中断了某些科研项目,而强势科研群则获得了人员、设备、技术方面的补充。

4 新型产学研结构的构建原则和建议

在产学研合作障碍的有关研究中,刘德智等认为产学研系统的主要障碍就是各方的信任以及资金的局限性。然而,刘和东在对产学研的投机行为及其有效抑制研究中认为,投机行为和各方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产学研合作效率低,风险高。结合上文对先前产学研发展和现状的分析,本文提出构建产学研合作系统的四个原则:

(1)合作各方应该以社会责任为基准,以社会总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在合作过程中,各方应该以各自所在的集团整体利益提升为目标,构建各自的互助合作关系,从而改善产学研系统的最终绩效表现。

(2)政府和管理机构应该采用适当的财政、金融鼓励政策,提高各方参与系统的积极性,降低风险性。地方或是国家政府应适当提供投资或制定激励政策,拓宽融资渠道,为系统提供良好的金融基础。比如设立产学研投资基金会、降低高新企业贷款利率、减免税费或行政费用、建立产学研合作监督委员会等。

(3)政府应该鼓励创新技术的风险投资,并为系统提供一部分风投资金或是预投资金,鼓励风险投资公司、投资发展银行类的金融机构的适当发展。但是在提高鼓励政策的同时,也要注意管理和控制各方都要以总收益最大化为目的,防止投机行为的发生。

(4)管理方应协调各方公平参与系统,遵循平等共赢原则。政府和金融中介机构所要行使的控制和管理的权利,建立优秀的系统管理团队,减少产学研系统之间的强弱关系和地位对系统控制力的影响,力争做到各方面因素共同参与,共同繁荣。

[1]Borys B,Jemison D.Hybrid arrangements as strategic alliances theoretical issues and organizational combination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14).

[2]Bloedon R V,Stokes D R.Making University Industry Collaborative Research Succeed[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1994(2).

[3]顾佳峰.论科技创新下的产学合作[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6(7).

[4]常爱华.产学研合作机理的哲学新释[D].天津大学,2007.

[5]李嘉明,甘慧.基于协同学理论的产学研联盟演化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09(3).

[6]张卫国,李江.基于演化博弈的产学研合作稳定性分析[M].经济博弈论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产学研系统研究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WJ-700无人机系统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