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枣庄市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方式研究

2013-08-15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任聪叶蜀君

中国商论 2013年17期
关键词:枣庄枣庄市金融机构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任聪 叶蜀君

1 枣庄市进行经济转型的必要性

1.1 枣庄市煤炭资源的枯竭阻碍经济增长

煤炭资源是枣庄市最重要的经济资源之一,是全市经济实力的重要基础。根据枣庄市山亭区发展和改革局《枣庄市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实施纲要》的资料,2007年,煤、焦、水泥、电力四大行业提供的两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约50%,其中煤炭行业就占30%,是地方的主要财源,是枣庄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同时,鉴于枣庄市新型替代产业尚不成气候,当前的经济发展还离不开煤炭,至少在若干年内以煤炭为原料的工业依然是枣庄市的支柱产业。随着一批电力、水泥等项目的上马,枣庄市的煤炭产量将很难满足需求,也将由输出煤炭地区变为调入煤炭地区。因此,煤炭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十分尖锐。此外,枣庄地处“兖州、徐州"两大国家能源基地之间,这一特点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枣庄与周边地区不存在资源互补,相反,存在同行业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与此同时,国家指令性政策的变动和枣庄市辐射能力与吸引能力有限,因此双向制约了城市的持续发展,也导致了煤炭开采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减弱。资源枯竭和产业接续难是威胁枣庄煤炭矿井生产、矿工就业和煤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1.2 煤炭工业引发环境污染等问题

煤炭工业与其相关产业由于生产过程的特殊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很大,会引发大面积的地表塌陷、大气污染、水源污染以及废渣污染等环境问题。枣庄市副市长吴承鉴在《关于煤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思考》中指出枣庄市每年的煤矸石产生量为300多万吨,综合利用后仍存留100万吨,历年煤矸石的堆积量为3300多万吨,占地770亩,这既挤占了大量土地,又污染了环境。另外,在煤炭开采区,还会形成土地塌陷的问题,枣庄市塌陷土地13万亩,今后塌陷地还将以每年200亩的速度增加。现在仅枣庄矿业集团每年用于支付土地赔偿的费用就高达6200多万元,由此可见,环境污染问题给枣庄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极大损害。

同时在煤炭相关产业中,小机组发电导致煤炭消耗率过高,粉煤灰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惊人;立窑水泥比重过高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以及废石和粉尘排放量过多等一系列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必然会导致低效率,枣庄市的资源综合利用率和产出效率大大低于先进地区的水平。而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就不能只注重经济指标的增长,而更应该注重生活质量和人居环境等关乎民生的重大指标的提高。

综上所述,枣庄市进行经济转型不仅是整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广大枣庄市民生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枣庄市的经济转型刻不容缓。

2 枣庄市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现状分析

枣庄市煤炭资源的有限性和长期采掘的连续性造成煤炭资源的枯竭和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影响了枣庄市的可持续发展。枣庄作为资源型城市,其经济转型就是要实现主导资源型产业的延伸,或者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求,不断发展替代产业。但延伸产业需要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手段来支持,以保证产业延伸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另外,替代产业是要代替原有的资源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的,但培育主导产业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耗资巨大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支持手段就显得比较重要。枣庄市近年来金融机构的本外币合并贷款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逐年增多,其中中长期贷款由2006年的1213282万元增长至2010年的4025229万元,短期贷款由20006年的1534829万元增长至2010年的3070791万元。中长期贷款主要是指用于借款人新建、扩建、改造、开发、购置等固定资产项目的贷款,包括技术改造贷款、基本建设贷款、项目贷款、房地产贷款等。而短期贷款按照借款方式可以分为保证借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信用借款。短期贷款具有期限短、风险小、利率低的特点。因此,中小企业更适合通过短期贷款进行融资。枣庄市金融机构的短期贷款涨幅小于长期贷款的涨幅,这说明枣庄市金融机构并不注重对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而是更加注重对固定资产项目的贷款。2007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可能是金融机构增加固定资产项目贷款的原因。而相比于短期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的数额非常少,是前两种贷款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且在近五年其总额增长并不明显。在票据融资方式中,银行不按企业的资产规模来放款,而是依据市场情况来贷款,且手续比申请贷款简便,融资成本很低,利率也比较低,因此也是一种适合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总的来看,枣庄市的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贷款增数并不明显,相比于固定资产项目,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并没有足够的重视。

另一方面,枣庄市外商直接投资逐年增加,但是实际利用外资与合同利用外资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我国吸收外商投资的方式主要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商独资经营企业、合作开发、BOT等。所以,枣庄通过招商吸引的外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可以使枣庄市国际知名度有所提升,从而促进枣庄市旅游、交通、物流等行业的发展,加快枣庄市经济转型的步伐。因此枣庄需要选择利用率更高的方式来吸引外资。

除此之外,枣庄市近年来对工业商业金融等事务的财政支出增幅明显,而扶持科学技术项目的财政金额在2010年有所减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更是明显,处在经济转型期的枣庄市应该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达到经济转型的最终目的,财政项目对于科学技术支持的减少将会放出政府不重视科学技术的信号,应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

通过以上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到,枣庄市经济转型的金融支持有以下几个问题:金融机构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不够重视;通过招商吸引的外资利用率不高;财政支持科技项目有所松懈。为了使枣庄市的经济转型进行得更加顺利,需要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加强相应的金融支持手段。

3 加强枣庄市经济转型金融支持的对策

3.1 积极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问题

中小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对于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尤为重要。枣庄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能力,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重视。枣庄市政府还可以建立面向中小企业的专项基金,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中小企业进行风险担保,引导金融机构对信用良好的中小企业进行贷款。

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说,需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问题的重视。中小企业贷款及专项金融债券就是解决产业转型过程中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途径之一。为鼓励商业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银监会在《关于支持商业银行进一步改进小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中提到:允许商业银行发行专项用于小企业贷款的金融债;在存贷比计算、风险权重等指标上面,给予一定优惠,即在计算存贷比时,对于商业银行发行金融债所对应的单户5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可以不纳入存贷比考核范围。银行也应创新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探索建立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所谓的支持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主要是发展金融租赁业务,加大中小企业金融债的发行力度,同时让信贷和保险机构合作,通过保险来保证小企业信贷及时归还。各银行还可以建立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风险补偿基金,出台相应的风险补偿措施,为小型微型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顺利开展解除后顾之忧。

3.2 利用其他利用率较高的方式吸引外资

除了通过招商的方式来吸引外资,还可以通过吸收外资银行、国际信贷组织贷款来吸引外资。目前,人民币业务已经对外资银行全面开放,这更有利于各个地区吸收外资银行的资金。同时,也要积极争取全球性以及区域性金融组织的贷款,如亚洲开发银行的贷款项目等。

当所需资金规模较大时,可以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银团贷款是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银行或金融机构联合共同参与的贷款。这些银行和金融机构可以是同一国家的,也可以分属不同国家。银团贷款的特点主要是贷款金额大,期限长。这就需要贷款者有雄厚的资金实力。而且它的风险性相对较高,多家银行联合提供贷款可以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对于贷款方来说,银团贷款的优点在于:可以满足大型项目的巨额投资需求;在借款手续上比债券更简便;在宽限期内,借款人可按照工程的进度编制季度用款计划,随用随支,并仅对支用部分承担利息。枣庄市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银团贷款对于一些需要大量金额的基建项目、固定资产项目进行融资,同时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

3.3 加强对高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

对于枣庄市政府,可以出资设立高科技产业贷款风险基金,为商业银行发放高科技贷款形成的不良贷款提供一定的风险补偿。也可以施行单独的贷款额度管理政策。仿照2008年人民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给予额外5%的新增贷款规模优惠的形式,在各商业银行贷款的总规模外,对高科技产业新增一个贷款额度,或者规定其不占贷款额度。

而对于金融机构,需要创新面向高科技产业的信贷模式。高新技术产业融资需求巨大,短期内利润回报有限,这就造成其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限制了其债务融资的能力,股权融资成为其成长阶段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对于高科技企业的金融支持,可以采取信托和理财相结合的方式,由商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然后委托信托公司对企业进行投资,也可由银行创设股份投资公司来投资并持有高新技术企业的股权。金融机构对于高科技企业还可进行捆绑式授信管理,通过联保贷款将高新技术产业上下游多个企业捆绑在一起进行授信,这样可以增强信息对称性和客户稳定性,降低业务风险。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有形资产少,无形资产比例高,可抵押物资缺乏的特点,金融机构对于高新技术企业还可推出无形资产抵押的方式,主要包括知识产权等担保融资。信托机构还可以帮助高科技企业对知识产权及其衍生权利进行经营和管理,使高科技企业不必承担管理的责任就可以享受知识产权资产所带来的收益。

[1] 邱静,王清.四川经济结构转型与金融支持研究[J].商业研究,2012(3).

[2] 李虹,艾熙.构建适应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J].浙江金融,2011(1).

[3] 伍孟林,金利娟,郑斌,等.论循环经济发展与金融支持的关系[J].铜陵学院学报,2010,09(5).

[4] 王次青.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以枣庄市为例[D].山东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枣庄枣庄市金融机构
山东枣庄:大白鹅“叫开”致富门
山东枣庄市核果类果树研究所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作品展
意料之外
新型城镇化推进策略研究 以山东省枣庄市为例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枣庄探索公共卫生医联体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