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贸易保护主义背景下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2013-08-15中共葫芦岛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肖东红

中国商论 2013年17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贸易企业

中共葫芦岛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室 肖东红

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紧密,对外贸易额不断扩大,已经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在与世界其他国家合作的同时,对抗与摩擦也在不断增多。特别是自2008年下半年欧美爆发的债务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国际上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中国企业在海外受到冲击的机会越来越多,各种摩擦不断增多,给中国企业带来了重大损失,这就正如Craing Murray所说,贸易保护主义仍然是一种持续的威胁。如近期发生的中国公司华伟、中兴在美国国会受到听证和置疑,美国以危害国家安全“莫须有”的“罪名”“封杀”该两家公司的相关业务;“三一”重工的风电项目,也同样以危害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为由,而被拒之门外;继美国对中国风电产品和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之后,欧盟对中国光伏企业也展开了反倾销诉讼等等。当然这些企业有的也采取了诸如诉讼等手段,对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进行批判和反击。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之下,尽管世贸组织以及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为贸易自由化而努力,然而存在于世界各国之间的贸易壁垒依然有增无减。同时,中国与国际贸易对手和伙伴的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很多国家都秉持着“中国威胁论”,不仅仅是指国家安全上,也涉及经济贸易上,因而倾销与反倾销的行为和活动愈演愈烈,异常频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必须认真分析国际贸易形势,把握宏观经济发展大势,对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有清醒的认识,并科学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分析

虽然随着中国融入到世界贸易组织之中,传统的贸易壁垒对中国企业而言明显减弱,这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有力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大优化了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并且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但对于一些除关税保护以外的非传统贸易保护,有明显增加,特别是近年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更加关注本国的经济发展、就业问题,因而加大了非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推动了世界领域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给中国企业特别是外贸型企业带来了严重挑战,企业生存的压力更大。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严重制约了中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1)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发展呈现自由化和全球化的特点,并且出现与贸易保护主义并行不悖的现象,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各国都开始采取种种措施,制定法令法规,试图把国外产品挤出本国市场。自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以后,关税壁垒的作用已经形同虚设,大大减弱,各个国家和缔约方已经普遍大幅度实施了关税削减,其作用已不及往日,很多国家已经采用非关税措施来保护各国贸易。

(2)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一些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特别是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制定出一些十分苛刻的条件,比如对碳排放、相关成分的含量、生态等制定十分苛刻的条件,使得从事该产品生产经营的中国企业,为了满足十分苛刻的出口条件,不得不加大投资,改良生产工艺,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亏本赚吆喝”的现象,企业的赢利空间被进一步挤压,导致企业生产经营环境急剧恶化,最终会使得企业无利可图,从而撤出市场竞争。

(3)出口产品数量锐减。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许多西方国家都把希望寄托于国内企业、市场的保护,而不断提高对所进口产品的标准要求,有些是合情合理的,但有些却是歪曲事实、主观臆造、为阻止中国产品进入该国而采取的恶意抬高门槛的“无赖”行为。比如:这些国家会制定出新的要求标准,要求某些产品必须首先获得相关的认证,而这些认证往往是繁琐的、高标准的,企业要想获得针对他们自己国家制定的标准,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一般中国企业很难在短期顺利通过认证。这些新的“土规定”将成为中国企业出口的拦路虎,导致出口产品数量的锐减,由于发达国家提高了对进口产品的各项要求,即提高了商品的进口标准,使中国产品进入这些国家的难度大了,导致出口数量的减少。

(4)企业出口环境整体欠佳。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经济实力也已跃居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之地。一些具有冷战思维的人很难容忍中国的强大,便会生出许多办法来扼制中国的发展,推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就是一项绝佳的策略,西方发达国家采取贸易保护的动机显著增强。他们往往会颠倒黑白,以种种理由来限制中国企业的产品出口,从而导致贸易磨擦呈级何数增加,从近年来中国企业遭受的一系列不公正待遇和挑战,可以明显感受到这种贸易磨擦的不断增大趋势。这种严峻的形势,使得中国企业出口环境不断恶化,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难度加大。

2 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面对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的危机形势,中国企业必须谨慎分析企业发展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围绕推动企业创新发展、企业文化拓展、制度创新、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发展要素保障等方面,不断探索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1)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创新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只有不断创新才是永葆企业发展的持久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技术的创新是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最根本保证,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不断做大做强,必须牢牢抓住技术创新这个龙头,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立足市场,放眼世界,培养技术领军人才,加大自主创新研发力度。同时,要加大企业管理、产品营销、售后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不断开阔视野,瞄准世界一流企业,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营销模式,逐步走出先模仿后创新的路子,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可以实行多元化市场战略,增加企业设计产品的行业。

(2)强化企业文化培育。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多年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积累形成的有别于其他企业的独特文化,它既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活动,又会反过来推动企业的发展,是引领企业不断前进的原动力。企业通过长期的经营管理,培育员工创新、奉献、敬业、上进精神,提升员工的价值观,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影响和塑造团结向上的企业氛围,构建企业发展美好的愿景。加强科学的企业制度建设,以追求企业的最大效益为目标,规范各个岗位员工的职责,制定一系列企业管理制度,使企业员工的行为在企业中得到科学统一的规范。企业要进一步推行人性化管理,突出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强调与员工互动的沟通交流,提高企业员工的满意度。为每一位员工制定切合实际的个人发展空间,增强员工自我提升的积极性,增强员工的学习兴趣与能力,不断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岗位的需要。

(3)培育鼓励企业直接投资。必须要尽快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产业升级。中国虽然对外贸易总量很大,然而只能算是贸易大国而并非贸易强国,因为中国大部分产品附加值都较低,科技含量不高,只是胜在低廉的人力成本。要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和竞争力,必须要支持和培育具有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商品,提高出口商品附加值和创新能力,实现劳动生产率的较大幅度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出口企业本地化是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最佳之路,这样可以有效规避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当前面对低迷的经济发展态势,各国都出台了一系列刺激国内消费、鼓励购买“国货”的引导型政策,无形中抬高了这些国家进口的门槛。在这种严峻的贸易保护背景下,中国企业要冲出国门,进入壁垒国的市场,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直接投资的方式在这些国家建立工厂,把生产、销售、售后等都放在这些贸易保护比较严重的国家,从而避免受种种限制进口的苛刻条件的束缚,而成为该国的公民性企业,提高当地居民的认可度,有效规避因企业所在国不同而产生的认知性差距,从而达到打破贸易壁垒的作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4)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而具有本企业特性的相对竞争能力。企业核心竞争力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企业品牌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企业凝聚力等。企业品牌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企业品牌已经超越纯经济的范畴,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的体现。品牌能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市场占有率,使企业保持繁荣,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主要是市场占有率。因此,要树立正确的品牌意识,积极实施名牌战略,即建立品牌发展战略管理体制,完善品牌发展的市场环境,重视知识管理、知识决策以及实施与品牌理念相配套的系统教育培训等。同时,要加大科技研发的投入,以高投入,催生高产出,促进企业占领技术制高点。当前的各种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核心作用,因此,企业选择人才时可以有针对性地挑选,如精通外语,并且具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和国际化的视野,同时,能够很好地学习与运用WTO相关规则和国际通行规则的专业化人才。只有具备了完备的专业化人才梯队,企业才能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背景下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5)要素的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各类要素的保障,这些要素包括人力资源、知识储备、信息资源、科学技术、管理能力、充裕资金、营销管理等,也即是保持企业可持续发展所必需的各种资源。企业的发展壮大需要持续的投入,企业开发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看企业是否具备必要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费,使企业能够有足够的能力来支持新项目的研发,使企业走在时代的前列。同时,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企业要想不断发展壮大,必须注重培育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各类人才,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强大的人才支持。加强企业发展要素的培育与壮大,可以有效避免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诸多不利因素,通过企业不断壮大自己,增强抵御风险、抗击保护的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在世贸组织框架下要对规则进一步熟悉运用,争取更大的优惠待遇,进行适当的贸易保护,对于发达国家的倾销与反倾销要勇于抗争,用产品技术和质量说话,保护企业的利益。

[1] 孟祥年.新形势下美国对华反补贴原因、影响及对策[J].宏观经济研究,2012,7(1).

[2] 曲晓华.欧盟对华反倾销及应对策略[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

[3] 陈振凤,徐向真,宋希博.反倾销政策对企业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分析——基于DTGMIC模型[J].工业技术经济,2012,8(3).

[4] 张永才.应对反倾销:中国外贸新挑战[J].现代经济信息,2012,14(4).

[5] 刘殿和.应对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的措施浅析[J].经济研究参考,2012,29(5).

[6] 赵隽.企业核心竞争力整合策略研究:知识管理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10,10(6).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贸易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2021贸易周”燃爆首尔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贸易融资砥砺前行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贸易统计
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研究
贸易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