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苏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模式研究

2013-08-15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单天明杨艳

中国商论 2013年17期
关键词:走出去民营企业江苏

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单天明 杨艳

“走出去”既是国家战略,也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我国对外开放已经进入“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境外投资并重的新阶段。近年来,江苏民营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增强,“走出去”的能力不断提高,形成了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模式。

1 江苏民营企业“走出去”模式分析

1.1 传统的贸易出口

从广义上看,“走出去”是指我国的产品、服务、技术、劳动力、管理以及企业本身走向国际市场开展竞争与合作的战略取向。这一战略又可分为两个层次,基本的层次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输出,较高的层次是指资本的输出。江苏民营企业很多产品附加值不高,仍旧依靠价格优势走传统的商品、服务出口的模式。

1.2 收购海外矿山开采权

越来越多的中国钢企通过上游找矿来解决原料问题。铁矿石紧缺态势已逼得各大钢企纷纷“走出去”,以多种方式获取境外铁矿石资源。江苏的沙钢,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沙钢在2004年启动原材料供应全球战略,采取收购、参股、合资等形式,先后在巴西、澳大利亚等地收购矿山。通过收购海外矿山开采权,沙钢有效地保障了资源供应,提高了企业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降低了生产成本。

这种模式不同于以往的控股、参股等模式,它是在不改变矿山所有权的前提下获得其开采权。这样收购成本就比收购所有权要少,所受到的政治阻碍也会少很多。而且沙钢以其所控股的澳洲企业的自有资金间接收购,也表现出其在资本运作上具有一定技巧性。

1.3 进驻境外经贸合作区

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企业开展境外投资的一种新型模式,江苏省一举拿下首批19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中的3席。这些境外经贸工业园投资主体中,埃塞俄比亚东方工业园由张家港市两家民营企业永钢集团、其元集团共同投资。另一个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由无锡红豆集团、光明集团、益多投资发展集团、华泰投资置业公司等4家企业合伙投资。

中国境外经贸合作区由较早“走出去”的龙头企业首创,最初是在境外建设只供本企业使用的生产贸易基地,然后向兼具制造、物流、贸易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园区发展。境外经贸合作区这种集群方式“走出去”能够发挥集群效应,比企业单打独斗风险要小。而且境外经贸合作区能够提升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

1.4 绿地投资

绿地投资作为国际直接投资中获得实物资产的重要方式是源远流长的。江苏亨通集团是信息通信与电力领域的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集团拥有全资或控股子公司30余家,其中有几家公司分别在中国、新加坡、香港上市,在18个国家设立区域营销中心。

绿地投资有诸多优点:一是有利于选择与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相符合的生产规模和投资区位;二是投资者在较大程度上控制着风险,例如在利润分配上与营销策略上,母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内部调整,这些都使新建企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着主动权;三是创建新的企业不易受东道国法律和政策上的限制,因为新建企业可以为当地带来很多就业机会和新增税收。

1.5 跨国并购

苏宁集团作为江苏民营企业的翘楚,在跨国并购方面建树颇多。2010年苏宁就在香港和日本市场快速发展。到2012年第三季度,苏宁累计已在香港地区建立28家连锁店,在日本拥有12家连锁店。

整体来看,虽然民营企业跨国并购与国有企业的海外投资从规模和数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但由于民营企业具有产权明晰、机制灵活、政府干预较少等优点,自我发展意识和竞争意识都比较强,相对而言海外投资的效率要高于国有企业。

1.6 投资参股

全国聚酯切片出口额最大的江苏三房巷集团,不断创新“走出去”的模式。三房巷集团投资1.745亿美元参股了新加坡裕廊芳烃有限公司,拥有了其25%的股份。该项目计划在2014年正式投产,这将为国内瓶级切片、涤纶短纤等产品的原料来源提供有力支持,大大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股占得比例比较小,一般对公司的经营发展等重大事项不起决定性的的影响。相对于央企海外投资动辄绝对控股的情况来说,这可以有效地缓解当地政府和企业的恐慌情绪,也可以快速地进入当地的市场。

1.7 海外上市融资

截至2012年7月,江苏今年新增的20家境内外上市公司,均为民营资本控股企业。这些说明了江苏省民营企业发展迅猛,有很强的融资需求。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国外曲线上市开始成为潮流。因为海外上市可绕过内地上市漫长的等待,不仅可拥有获得资本的便利,还可以在当前复杂的经营环境中有效进行自我保护,获得很强的资产变现能力。民营企业在海外上市,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国际形象,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如果在海外融资的企业能以国外投资者的身份回来,就可能享受到国外资本的“超国民待遇”。

1.8 境外研发投资

得益于不断的科技创新,江苏省连云港市的新医药板块成为国内有影响的产业集群。连云港市积极引导企业“走出去”,到境外设立研发分支机构,主动对接国外创新资源。例如,恒瑞医药、中复连众、康缘药业三家医药企业成功将研发机构设到美国生物医药最发达的地区。

研发机构如果直接利用境外优秀的研发资源,将大大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可以升级企业的增长模式,有效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帮助企业实现由产业链的低端向产业链的高端转移,由价值链的低端向价值链的高端转移。

1.9 品牌国际化

中国企业要在海外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必须借助品牌之力,这是真正“走出去”的关键。江苏的波司登是中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羽绒制品生产企业。2012年伦敦奥运会开幕前,江苏波司登集团的欧洲总部大楼和四季化服装旗舰店在伦敦牛津街商圈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中国知名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更加坚定。

企业在全球性的营销活动中,利用本国以及国外的资源条件和市场,通过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可以达到一个全球化的目标。品牌国际化的一个显著好处是有助于企业实现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可以表现为生产、流通、研发的规模经济以及品牌传播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已经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2 江苏民营企业“走出去”模式的利弊分析

2.1 江苏民营企业“走出去”模式中表现出的优势

当前的经济形势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较好的机遇。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反倾销、反补贴等现象驱使我国受影响的企业加快“走出去”的进程,促进中国企业把出口生产基地向壁垒少的欠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总体上,“走出去”有利于帮助中国企业绕过各种关税、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江苏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实现了一系列有利变化。

2.1.1 民企成为主力军

近几年来,民营企业海外投资明显加快,项目和金额已占中方投资的70%以上。民营企业逐渐成为“走出去”的主力军。

2.1.2 投资结构多元化

总体来看,2011年江苏省对外承包工程新签3000万美元以上项目46个,合同金额超过30亿美元,占新签的合同的60%。江苏部分高新企业到海外上市投资,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投资结构日益多元化。

2.1.3 新兴市场增长快

江苏省在发挥亚洲、非洲主营市场优势的同时,大洋洲、北美洲等新兴市场也得到进一步的拓展。相关国际业务已经扩展到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1.4 投资模式多样化

江苏省民营企业赴欧美发达国家展开企业并购,建立了范围广阔的营销网络,努力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江苏还在尼日利亚、俄罗斯、匈牙利以及东南亚有关国家建设相对集中的工业园区,打造以基础设施为先导的工业园区、以产业链为基础的加工园区以及共享资源为目的的集中区,提高了对外投资的集成度。

2.2 江苏民营企业“走出去”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2.2.1 规模相对不大

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江苏省民营企业在海外的投资规模中以中小型为主。江苏2012年1月到10月之间,共核准境外投资项目472个,中方协议投资43.9亿美元,同比增长45.5%。不过单个项目的平均投资总额仅为320万美元,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约600万美元的投资水平。

2.2.2 经营管理不善

相对于央企近年来海外投资的巨亏以及境外资产流失问题,民营企业的情况有所不同。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时间相对不长,经验不足。同时,在不了解对方的法律制度、文化环境等背景下,试图将国内成功经营的模式复制到国外,难免屡屡碰壁。中国大多数跨国企业目前仍缺乏清晰的国际化经营视野,国际化企业的运营构架不完善,有些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时缺乏科学的评估和规范的风险管理,在盲目冲动下被人误导。

2.2.3 综合人才匮乏

跨国经营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等专业类人才,更需要有战略头脑,懂现代企业管理、国际营销的复合型人才。而江苏民营企业中的多数管理人员缺乏国际经贸知识,不精通国际贸易惯例与法律法规,使得企业在“走出去”中常常不能根据市场变化较快地作出相应的决策,因而在经营中往往处在被动地位。

2.2.4 技术有待提高

尽管近几年江苏省民营企业“走出去”的质量和档次有所提高,出现了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生产项目,但初级产品产业仍旧偏重,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明显偏小。江苏民营企业应该以海外投资作为获取技术、专业知识的渠道,并以此作为企业在国内外发展的重要策略。

3 结语

江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和重要意义,“走出去”在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江苏民营企业应该在不断总结深化现有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新模式,为中国企业真正走向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 马常娥,卜海.论企业“走出去”的路径选择及其支持政策[J].财贸经济,2006(12).

[2] 钟朋荣.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十五种模式[J].对外经贸实务,2006(10).

[3] 钟慧中.中国贸易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选择——基于交易治理与集聚理论的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3(2).

[4] 叶慧.中央实施“走出去”战略:现状和思考[J].国际经济合作,2011(7).

猜你喜欢

走出去民营企业江苏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民营企业组建关工委的探索
民营企业关工委“五抓”出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