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东师大体健学院学生实践能力的调查分析

2013-08-11杨洋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27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本科生我院

杨洋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 200241)

就当今社会的竞争的激烈和残酷性来说,一个体育生要想在社会上有一席之地,其实践能力是关键因素之一。体育教学应主动适应社会变革,应具有超前意识。[1]目前考研热工作难,有些地区的人才招聘会上甚至贴出了:谢绝本科生、接待硕士生、欢迎博士生的现象,都表明研究生与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本文主要通过对在校的163位本科生和研究生发放问卷,来调查研究我院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实践能力在哪些方面存在差异,从而查漏补缺,使我院毕业生顺利实现学习与工作的衔接。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用SPSS对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实践能力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出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实践能力的哪些方面存在差异,并通过观察法、访问法和文献资料法等发现相关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以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为分析和提高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1.2.2 观察法

通过观察平时课堂上,课间以及专家报告会上本科生和研究生表现,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1.2.3 调查法

通过合理发放调查问卷获取原始数据。

1.2.4 数理统计法

矿区所处的东秦岭—大别成矿带,是由于华北板块和杨子板块的相对俯冲碰撞运动形成,是较为活跃的地壳运动地带,自太古宙至新生代的长期地质历史中,经历了早期太古宙克拉通,早中元古宙的初始裂谷系,晚元古宙至中生代的俯冲碰撞,最终形成世界著名的多成因、多体制的复合型造山带和金属成矿带。由于陆内俯冲运动,造成深部基性岩浆的底侵作用,在下地壳形成熔融花岗岩岩浆,在燕山期后期的南北向拉伸运动的背景下,在构造薄弱地带上侵形成花岗岩。

用SPSS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交叉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我国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也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2]所谓“实践能力”可分为:一般实践能力、专项实践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而一般实践能力又包括感知能力、运动能力和交流能力。专项实践能力主要包括专项知识、专项技能和知识构建能力。应用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分析能力、策划能力、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及创新能力。

调查表明,我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在一般实践能力方面无显著差异。在专项实践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方面差异显著。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课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和“期望的第二课堂类型”两道微观多选题的认识上。

2.1 “技术课教学中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反映实践能力优势

2.1.1 “想好技术再练习”选项凸显专项实践能力

通过SPSS的频数统计表分析出我院本科生有57人认为在技术课教学中想好技术再练习更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30人认为关系不大,研究生则仅26人认为认为应想好技术再练习。

根据交叉分析可知P=0.01,即在是否需要想好技术再练习的问题上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见解有显著性差异。清楚表明本科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比研究生更注重对技术动作的练习进行表象训练,更符合各项技术动作的学习规律。这组数据也从侧面反映出我院本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较研究生更强。(见表1)

2.1.2 “组织教学比赛”选项蕴含应用实践能力

表2是关于教学比赛能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频数统计,根据交叉分析得出P=0.000,由此不难看出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对待技术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比赛可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问题的态度呈高度显著性差异。绝大多数本科生认为教学比赛与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性不大,而将近有半数的研究生则认为教学比赛对提高学生分析、策划、执行、应变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表1

表2

表3

表4

2.2 “期望的第二课堂类型”暴露实践能力劣势

本科生对第二课堂的期望值远没有研究生高。在各专业领域,研究生通常具备了较成熟的思维模式能自觉进行批判式学习,而多数本科生却依旧停留在被动接受式的学习状态。这也客观地反映了学习态度能引起在应用实践能力差异。

2.2.1 “学习知识和技能”选项注重培养专业实践能力

由表3可知我院本科生对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第二课堂的期望较研究生偏低。经SPSS对这一期望进行了频数统计。近3/4本科生都不期望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第二课堂。反而是近半数的研究生对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第二课堂充满期待。P=0.033,由此可知本科生和研究生对学习知识和技能的第二课堂的期望存在一定差异。

根据我院目前情况,研究生所期望的第二课堂多是见解独到的高水平讲座和编排新颖的创新型课堂以期开阔视野。而我院本科生由于自身已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因此在课外讲座和课堂实践上多数会将着眼点落在汲取专业实践经验上,对以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为主的第二课堂兴趣不高。

2.2.2 “提供参与实践活动平台”选项着力加强应用实践能力

通过频数统计得出:有51个本科生对提供实践活动平台的第二课堂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认为提供参与实践活动平台的第二课堂没有多大意义的同学仍近半数。而在研究生团体中,只有不到1/4的人对提供参与实践活动平台的第二课堂持否定态度。经SPSS交叉分析,P=0.15,证实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对学校提供参与实践活动平台的第二课堂看法不一,存在明显差异。(见表4)

体育教育应身体力行,转变观念从单一的生物体育教学观转变到多维的体育教学观:从传统的以体育知识技能灌输为中心转向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为主。[1]我院本科生虽已具备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且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至少两个月的教学实践活动,但是仍有41%以上本科生需要额外参与更多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体育社团是促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3]这也同时说明无论是我院本科生还是研究生在与社会履历欠缺,与之相关的策划、执行和创新能力都亟待加强。

3 结论与建议

从宏观来说,本科生与研究生在一般实践能力上没有明显差异,在专项实践能力应用实践能力方面有明显差异。

从微观上看,本科生的专项实践能力强于研究生而应用实践能力则次之,存在一个两极分化的趋势。

总而言之,只要是从事着体育这一专业,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应积极参与社团活动投身社会实践,调整自己的知识构建,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检验理论,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偏废。唯此才能将体育人之梦飞的更高,才能将体育人之路走得更远。

[1] 黄燕飞.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和实践能力初探[J].浙江体育科学,2000,22(2).

[2] 郭抵芳.基于体育教学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J].运动,2012(9).

[3] 李华.新形势下高校体育社团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以河海大学为例[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1(5).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本科生我院
我院5项科技成果获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我院老年患者多重用药情况调查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01—02合刊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