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莫言的实话

2013-08-04○庄

博览群书 2013年10期
关键词:红地毯拉琴约会

○庄 建

9月1日,莫言如约来到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德国柏林文学论坛等单位主办的“文学之约”活动。

就在会场的门口,主持人向莫言提出了第一个问题:“ 如果让您为当今的青少年推荐一本书,是哪本?”

莫言的回答很直率。

“一下说的我有点蒙。前两天整理旧东西,翻出一堆60年代的小人书来,我看了看,挑了本《岳飞枪挑小梁王》看得津津有味。这么一本小人书,竟看得我热泪盈眶。我想起了自己少年时代读的书,想到那时读书那么不容易,又想到现在书这么多,反而感到无书可读了。现在少年、学生课业很重,时间很少,作业很多,因为他们读书的时间比较少,所以书的选择非常非常难,越是这样,我觉得我不能轻易的开口,会回去好好想一想,最适合孩子读的书是什么书。”

主持人的第二个问题还是在会场门外提的:请您对喜欢您的读者以及2013北京国际图书节留下记忆。

莫言留下的记忆很实在:9月的好时光,应该是读书的好时节,我希望不管是青少年,还是成年人,应该尽可能多读几本书。读书最好的办法,最直接、最保险的办法还是读经典,因为经典是经过一代又一代读者的淘汰,留存下来的,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下面这段话,是莫言作为主讲嘉宾发表的演讲,同样朴实无华。

“刚才一进大门见铺着红地毯,我想绕道过来,人家不让,非让踩着红地毯过来。过去我们见过电影演员踩着红地毯,今天让作家踩着红地毯,好像不太恰当,建议以后不要弄成红地毯,弄成白的、蓝的也挺好看。”

“看到‘大师之约’四个大字又吓了我一跳。‘大师’在中国曾是对一个人最尊敬的称谓,可后来慢慢的变味了。现在假如有人被称为‘大师’,肯定有人要恼:‘你骂谁呢?’大师的称谓,已经变成了一个讽刺的,嘲笑的,充满了黑色幽默色彩的称呼,所以接下来‘大师之约’是充满着幽默色彩的。我建议主办方把‘大师之约’改成文学之约,世界上有很多的约会,有友好的约会,也有浪漫的约会,有充满了文学的约会,而“大师之约”肯定是一个充满了危险的约会。

我想我还是把这个‘大师之约’理解为‘文学之约’,是用中文写作的作家跟德语写作的作家约会,用两种不同的语言写作的作家,通过这么一个平台,大家坐在了一起,交流文学的心得,交流各种各样的对社会问题的看法,也交流文学写作的技巧,这是非常有意义的,毫无疑问会促进我们对文学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也会让我们彼此之间增进、加深了解,我想作家之间可以通过作品来理解,也可以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来理解,面对面的交流毫无疑问是更加直接。‘文学之约’我想也是作家跟读者的一种约会,读者可以通过读书来了解一个作家,也可以通过见面、会谈来了解。我想,大多数读者是没有机会跟作家见面的,所以阅读就变成了一种最好的约会,这样一种有成效的约会,会让读者通过作家的书,了解作家本身,了解作家小说里、诗歌里或者戏剧里所描述的一切,表现的一切,所以“文学之约”毫无疑问非常好。

莫言接受采访

当然我也在想,文学到底会有什么样的用处。刚才中国非常漂亮的四个年轻人演奏了非常优美的音乐,让我非常感慨,我就想起了我小时候,本来是应该学习拉琴的年龄,但是我父亲让我跟着他学习拉锯。我父亲是个木匠,所以我学成了一个技艺很粗糙的小木匠,没有成为拉琴的小音乐家,真是遗憾。如果我小时候不去拉锯,而是去拉提琴,说不定我就是个小提琴或者大提琴音乐家了,那样的话,我走向世界不会需要翻译,有什么问题我坐下来拿出琴拉一下,该说的都在琴声里边。我今天该说的话,都在四个中国年轻人优美动听的琴声里边。

谢谢大家。”

莫言的率真与委婉立马奏效,活动主办方当即改了活动的名称,“大师之约”更名为“文学之约”。

猜你喜欢

红地毯拉琴约会
特长
母爱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火烈鸟:高原上的“红地毯”
红地毯的前世今生
约会吧!甜蜜2月的搭配好推荐
浪漫约会
我们约会吧
红地毯“政治学”
拉琴人的不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