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 min行走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2013-08-01陈庆芸吴海洪黄奕江石湘琳

海南医学 2013年18期
关键词:脉搏饱和度受试者

陈庆芸,吴海洪,黄奕江,石湘琳

(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海南海口570311)

·临床经验·

6 min行走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评价

陈庆芸,吴海洪,黄奕江,石湘琳

(海南省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海南海口570311)

目的评价6 min行走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在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57例)及健康对照组(16例)中进行6 min行走试验,对比试验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受试者在试验前后血压、心率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血氧饱和度的下降在GOLD 4级的COPD患者中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6 min行走试验在COPD患者中是相对安全的运动性试验,但试验场所应备好应急设备。

6 min行走试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命体征

6 min行走试验(6MWT)是通过受试者在6 min内行走的距离及状态来评价受试者的整体运动功能状态的试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气流不完全可逆受限特征的疾病,在全球是一种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疾病。肺功能检查仍是诊断COPD的标准和评估COPD气流受限程度的主要指标[1]。6 min行走试验(6MWT)最常用于中重度心肺疾患的医疗干预疗效的评价、预测疾病的预后和患者的运动状态[2]。近年来,6 min行走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评估试验大量开展,其简单易行,但存在一定的风险。本实验通过在COPD患者中进行6 min行走试验来评估其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在门诊长期随访的稳定期COPD患者57例,平均(67.5±8.5)岁,其中男性49例,女性8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16例,平均(66.1±8.8)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2例。所有受试者对本试验为均知情同意。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40岁;②通过肺功能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70%。排除标准:①不能配合完成肺功能检查者;②半年内曾行心脏彩超检查排除患有左心功能不全者;③运动系统疾患者;④基础心率大于120次/min及或基础血压大于180/100 mmHg(1 mmHg=0.133 kPa)者。⑤不稳定型心绞痛及近期心肌梗死患者。

1.2 仪器肺功能仪(Auto box DL6200,Sensor Meclics公司)。

1.3 方法

1.3.1 肺功能检查对稳定期的COPD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测量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前、后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

1.3.26 min行走试验测试方法(6MWT)参考2002年美国胸科学会ATS推出的6 min行走试验应用指南[2]。选取长度为60 m的方形走廊。测试前告知受试者试验的目的及方法。让受试者充分休息后,测量血压、脉搏、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并让患者自评Borg呼吸困难及疲劳评分。开始试验,受试者以最快的速度按原定路线步行6 min。如受试者中途需要休息,可让其在原地休息,好转后继续行走至6 min结束。测量受试者6 min内步行的距离。如出现气促、大汗淋漓、胸痛等症状或受试者拒绝继续行走,可中止试验,并记录结束点的位置、时间和提前结束的原因。结束后再次测量血压、脉搏、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Borg呼吸困难及疲劳评分。

1.3.3 肺功能检查评估气流受限程度分级标准[1]GOLD 1:FEV1%≥80%;GOLD 2:50%≤FEV1%<80%;GOLD 3:30%≤FEV1%<50%;GOLD 4:FEV1%<30%。

1.4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3.0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6 min行走试验前及后的脉搏、血压、脉搏氧饱和度的差异进行Wilcoxon秩和检验,多组不同肺功能分级间脉搏氧饱和度下降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s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PD组的6 min行走距离(6MWD)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健康对照组与COPD组6 min行走试验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的比较6 min行走试验前后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心率、血压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脉搏氧饱和度变化的秩和检验Z值为-2.00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3。

表1 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和6MWD的比较

表1 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一般资料和6MWD的比较

例数57 16组别COPD组健康对照组t值(χ2值)P值年龄(岁)67.5±8.5 66.1±8.8 0.214 0.832性别(男/女)49/8 14/2 0.025 0.875 6MWD(m) 243.2±94.0 365.4±46.2 -7.190 0.000

表26 min行走试验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差值的秩和检验

表26 min行走试验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差值的秩和检验

6MWT SpO2(%)P值Z值对照组67.4±1.9 85.4±4.6 18.1±4.4 P值Z值前后差值心率(次/min) COPD组73.1±7.5 92.7±11.2 19.6±7.6-0.2870.774 COPD组95.9±1.4 94.3±2.5 -1.6±1.3对照组97.1±1.2 96.3±1.3 -0.9±0.9-2.0040.045

表36 min行走试验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差值的秩和检验

表36 min行走试验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及差值的秩和检验

6MWT 收缩压(mmHg)COPD组121.4±10.5 137.7±16.4 16.4±10.0对照组115.4±3.6 130.6±7.9 15.3±7.3-0.220.826 Z值P值Z值P值前后差值舒张压(mmHg)COPD组71.5±6.4 80.1±7.8 8.5±5.4对照组69.8±4.5 79.6±4.5 9.8±4.0-1.0300.303

2.3 不同肺功能分级SpO2下降的比较6 min行走试验前后SpO2的下降在不同肺功能分级患者间的比较,经Kruskal-Walls检验,H值为10.2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相邻两级不同肺功能间比较发现,GOLD4 COPD患者的脉搏氧饱和度下降较GOLD3明显,秩和检验Z值为-2.268,P值为0.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GOLD1、GOLD2、GOLD3之间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4 COPD组不同的肺功能分级SpO2下降的比较

表4 COPD组不同的肺功能分级SpO2下降的比较

项目肺功能分级H值P值GOLD1GOLD2GOLD3GOLD4例数SpO2(%)3 -0.7±0.6 15 -1.2±1.1 33 -1.7±1.4 6 -3.0±0.610.2990.016

3 讨论

6 min行走试验(6MWT)是通过受试者在6 min内行走的距离及状态来评价受试者的运动功能状态的测试试验。其反映的是受试者机体的整体功能,评价了包括心血管、呼吸、骨骼肌运动系统在内的多个系统全面完整的反应。它的影响因素还包括年龄、性别、身材、是否氧疗等等[2]。本研究中COPD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年龄、性别差异统计学意义,入组的受试者排除了心功能不全及运动系统疾患的患者。本研究入组的57例COPD患者及16名健康受试者均完成了6min行走试验。在试验中,其中有3例COPD患者受试后出现了血压明显上升,但均未超过180/100mmHg的水平;2例COPD患者受试后出现了心率增快并超过了120次/min。两组受试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在试验前后的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6 min行走试验在COPD患者中进行是相对安全的。但COPD组脉搏氧饱和度的下降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脉搏氧饱和度下降尤为明显的为4级COPD患者。这说明COPD患者,尤其是肺功能较差、脉搏氧饱和度较低的重度COPD患者,在进行6 min行走试验的时候,存在脉搏氧饱和度下降、低氧的风险。氧饱和度的下降考虑与氧储备功能较差及受试者出现气道痉挛有关。因此,在医疗机构进行此项试验的时候,应该备有氧疗及相应的抢救措施、应急的药物。

研究表明,6 min行走距离与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良好的相关性[3]。肺功能越差的患者,行走的距离越短,出现胸闷、气短而中止试验的可能性越大。同时,6 min行走试验作为BODE指数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COPD患者的预后[4]。6MWT不仅与肺功能存在相关性,它联合体重指数、肺功能、呼吸困难评分作为BODE指数的重要指标,用以评估COPD患者肺康复的疗效[5]。6MWD是COPD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及体重指数比较,其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死亡更为精确,6MWD低于100 m的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40%[6]。

6 min步行试验的操作简便、易行,不需要复杂的仪器,并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重复性,逐渐被广泛关注和使用。6 min行走试验在COPD患者中,是相对安全的测试试验。但在肺功能差、基础氧合较低的患者,存在一定的风险。受试场所应备好氧疗等应急设备。

[1]Global strategy for the diagnosis,management and preven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revised 2011)[EB/OL]. (2011-11)[2012-01-02].http://www.goldcopd.org/guidelines-pocket-guide-to-copd-diagnosis.html.

[2]American Thoracic Society.ATS statement:guidelines for the six-minute walk test[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2,166(1): 111-117.

[3]于斌,吴楚财,冯起校.6 min步行试验与肺功能检测评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情的比较[J].职业与健康,2012,28(5):632-633.

[4]姜静,吕赛丽,樊友,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BODE指数变化与预后的临床意义[J].临床肺科杂志,2012,17(3):528-529.

[5]阿丽娅·艾依提.BODE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1,16(7):1102-1103.

[6]Pinto-Plata VM,Cote C,Cabral H,et al.The 6-min walk distance:change over time and value as a predictor of survival in severe COPD[J].Eur Respir J,2004,23(1):28-33.

R563

B

1003—6350(2013)18—270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3.18.1126

2013-05-11)

陈庆芸。E-mail:cqy66516584@163.com

猜你喜欢

脉搏饱和度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糖臬之吻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用心感受狗狗的脉搏
《今日评说》评今日浙江 说时代脉搏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穿戴式脉搏仪的设计
近红外可穿戴设备中脉搏波的呼吸率检测
制作一个泥土饱和度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