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医护理观察

2013-07-09梁瑞红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3年7期
关键词:莱菔子肠蠕动排气

梁瑞红 李 红

甘肃省泾川县人民医院,甘肃 泾川 7443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14~74岁;平均45岁。其中阑尾炎18例,肝外胆管结石12例,胆囊结石23例,胃溃疡穿孔9例、肠梗阻12例,肠坏死4例,急性胰腺炎6例均行腹部手术。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以下方法:①中药穴位热敷:香附30g,川芎30g,莱菔子50g,木香30g,厚朴30g,青皮30g,枳壳30g,小茴香50g,麻黄20g,吴茱萸30g。蒸热后敷于脐部。可在患者脐窝神阙穴 (脐中)、脐周的中脘穴(脐上4寸)、天枢穴 (脐旁2寸)、中极穴 (脐下4寸)。每次热敷30分钟到1小时,2次/d。②可针刺足三里、公孙等,用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5~10min析针1次。足三里为阳明经合穴,为治疗腹部疾病的主要穴位,配合足部的公孙穴,双向调节腹部经气。③部分患者在使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在无禁忌症时可用新斯的明0.3mg足三里穴位注射。有禁忌症者可用当归注射液2ml、丹参注射液2ml,配合内关、公孙效果更佳。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以患者主述肠蠕动恢复的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为准,听诊肠鸣音以肠鸣音4~5次/min作为恢复的指标[1]。热敷后24h内有肛门排气,患者主诉无腹胀感,感受舒适为显效;热敷后24h~48h内有少量肛门排气,患者主诉腹胀减轻为有效;>48h肛门未排气,患者仍述腹胀甚至加重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r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显效26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92.8%;对照组显效2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57.1%。

2.2 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s)

表1 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肠鸣恢复时间 肛门排气治疗组组别 n 42 16.43±9.65 24.31 ±15.28对照组42 39.45 ±25.86 47.37 ±29.34

3 讨论

手术后腹胀是指腹部手术或其他部位的大手术后,腹膜和胃肠受手术刺激,或引起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运动受到抑制所致。传统中医认为,手术后腹胀属于“金刃所伤”的范畴,由于疾病日久,手术创伤等原因,可导致血瘀气滞,腑气不通,从而造成术后排气功能障碍并伴有腹胀等不适症状。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如腹部热敷,脐周敷贴,按摩,针灸等方法促进了患者排气功能的恢复,促进胃肠蠕动,有利于腹胀症状的消除,达到了气机通畅,腑气下行之功效。治疗组39例患者术后腹胀消除的最短时闻为10h,最长为46h,对照组24例患者术后腹胀消除的最短时问为19h,最长为136h。结果表明,治疗组采用了中西结合治疗与护理后腹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 (P<0.01)。

中医认为上腹部的中脘穴有健胃脾,补益中气,对胃肠有调整作用,刺激可促进胃肠功能的运动:上腹的天枢穴为大肠募穴,是治疗腹胀之穴;神阙位于肚脐中央,有回阳固脱益下元、调肠胃的作用。

本研究采用中药热敷腹部促进肠蠕动的恢复,方中莱菔子、小茴香味温辛,具有温肝肾、理气和胃、祛寒止痛等功效[2];木香、青皮、厚朴、枳壳为理气药,香附、川芎,一为气中之血药,一为血中之气药,诸药合用具有舒畅气机、祛瘀生新、行气止痛等功效。食盐具有软坚散结、引药下行的作用,借助热力使药力迅速透过皮肤进入腹腔。几种药物加食盐相配,能温经、通络、调理气机、温中行气、改善脾胃,恢复胃肠之功效。

[1]陈文彬.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

[2]罗雪梅.莱菔子熨捷腹部治疗腹胀36例疗效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5(3):377.

猜你喜欢

莱菔子肠蠕动排气
莱菔子的新用途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人参与莱菔子配伍研究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治排尿功能障碍
治咳嗽痰喘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