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病夏治时间因素探讨与三伏天日期推衍

2013-06-11朱现民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干支中医学阳气

朱现民



冬病夏治时间因素探讨与三伏天日期推衍

朱现民

(河南中医学院,郑州 450008)

夏季“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为炎热的时候,阳气隆盛,腠理开泄,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此时在体表穴位药物贴敷治病,有利于药物的吸收,随着气血经络到达病变部位,驱散体内积寒,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三伏天”日期推衍是按我国干支纪日,从夏至日后第3个庚日开始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庚在五行属金而应肺脏,所以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在夏季三伏天施治,效果最为理想。临证中应因时制宜,不要拘泥在三伏的第1天,也不必苛求在一天之中正午时分。冬病夏治是远期疗效,需要长期坚持施治,至少连续做3个夏天,以加强治疗效果,防止复发。

针灸疗法;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法

“冬病夏治”作为中医学传统特色疗法,目前已在社会普及,在民间流行,为众人推崇。它具有疗效确切,无创无痛,操作方便,简单易学,容易接受,经济实用,便于推广等特点。根据中医学理论和“春夏养阳”的法则,对于一些冬季容易频繁发作或仅在冬天才会发作的疾病,在自然缓解的夏季“三伏天”进行预防性治疗和调养,以求冬季减轻症状或不再发作。冬病夏治以中药穴位贴敷为主要手段,适合于数十种疾病的治疗,但很多基层医务人员对冬病夏治的关键机制认识不清,没有掌握夏季“三伏天”的具体日期推算和因时制宜的灵活变通,无疑会影响冬病夏治这一特色治法的全面掌握和正确运用。

1 冬病夏治的应用机理

疾病应时而生,也要择时而治,冬病夏治是与中医学的“天人相应”有着紧密关系。自然界有五运六气的变化,人体也有五脏之气和三阴三阳六经之气的运动,五脏和六经之气在人体内的运化与五运六气在自然界中的运动变化相通。气候的变化都会相应影响人体各脏腑组织的生理机能,而人体各脏腑组织又随着气候变化做出不同的适应和反映。《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古代医学家精辟地概括为“人身小天地,天地大人身”。

“冬病”一般指在冬季发病或在冬季病易加重的疾病,主要是人体感受寒气侵袭所致的各种疾病。常见的有感冒、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过敏性鼻炎、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畏寒症以及属于中医学脾胃虚寒的疾病。这些疾病发作呈明显的季节性,以秋冬季节发病率高,且多反复发作,在冬天治疗效果较差,而夏天施治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时间上冬病夏治多选择在“三伏天”进行,其实夏天是从“夏至”开始的。“夏至”者,时夏将至,故名也。夏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第10个节气,在每年公历6月21日至23日左右。夏至时太阳黄经90度,是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根据《三礼义宗》的记载,夏至的“至”有三义,一以明阳气之至极,二以助阴气始至,三以明日行之北至,故谓三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昼最长达到极点,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白天气温一般都在30℃以上,最高气温有时达35℃,部分地区甚至到38℃。但此时“夏至”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因为夏至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仍比地面放出热量多,气温可继续升高,所以夏至以后接下来就是小暑、大暑两个节气。一般每年公历的7月7日至8日是“小暑”,7月22日至3日是“大暑”。大暑是一年中最为炎热的节气,正值在中伏前后,累积的热量达到顶峰,开始放热,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的高温天气。“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就说明了“大暑”的炎热程度。从“小暑”到“立秋”的这一时段称为“伏夏”,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的时期,冬病夏治正是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治疗。

夏季“三伏天”之时,人体阳气最为旺盛,腠理开泄,皮肤松弛,毛孔开张,经络气血趋于体表,运行流通充盈。如果此时在体表穴位敷以温热刺激、辛香走窜的中药治病,药物能够得到很好的吸收,随着经络到达病变部位,最大限度地鼓舞阳气,驱散体内积寒,疏经络,通气血,理阴阳,调脏腑,从而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者彻底根治疾病,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因此“三伏天”是阳气隆盛的最好时令,此时进行穴位贴敷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

冬病夏治强调时机,择时施治,顺时就势。药物从体表作用于穴位,皮肤、神经、血管、淋巴管等均发生一定的变化。通过临床研究发现一些中药能够刺激皮肤,穿过毛孔,不断进入淋巴液、血液而发挥其药理作用。这样,中药穴位贴敷不单纯是刺激穴位作用和药物作用算术式的相加,而是在刺激穴位对机体进行整体性、良性调整的前提下,克服药物某些副反应,使药物的作用呈几何式的放大。因此“冬病夏治”的关键机制是利用和顺应自然的夏季炎热气候,并用温热的中医学方法治疗寒性“冬病”。

2 冬病夏治的日期推衍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在每年阳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伏”,即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按我国农历气候规律,前人明确规定从夏至日后第3个庚日开始为头伏(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二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即“初伏”是从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后到第4个庚日前的10 d,“中伏”是从第4个庚日后到第5个庚日前的10 d,“末伏”是从立秋后第1个庚日后到第2个庚日前的10 d。每1个庚日相隔10 d,每伏也是10 d,但“中伏”的天数并不固定,看夏至到立秋之间有几个庚日,一般中伏为10 d,也有中伏为20 d的。因此三伏天的总数有的年份30 d,有的年份则为40 d。

例如2011年的“夏至”在6月22日,这一天的干支为戊申。顺序向后推算,夏至后的第1个庚日在6月25日(庚戌),第2个庚日在7月4日(庚申),第3个庚日在7月14日(庚午),第4个庚日在7月24日(庚辰)。该年的“立秋”在8月8日,这一天的干支为乙未。顺序向后推算,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在8月13日(庚子)。因此可知,“初伏”从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7月14日(庚午)开始往后10 d,“中伏”从第4个庚日7月24日(庚辰)开始往后20 d,“末伏”从立秋后的第1个庚日8月13日(庚子)开始往后10 d,三伏天总共40 d。

干支纪日有一个基本公式,即(元旦干支+各月干支加减数+日期)/10(天干)或12(地支)=商……余数。“元旦干支”是每年1月1日(元旦)的日干支,可从相关的各年元旦干支列表中查知,如2011年的元旦干支为丙辰,丙在天干第3位,辰在地支第5位。“各月干支加减数”在推算每一个月份中的日干支时起重要作用,按歌诀“一五双减一,二六加零六,三减二加十,四减一加五,七零九加二,八加一七走,十上加二八,冬三腊三九,闰年三月起,余数均加一”,6月份的月干支加减数为日干加0、日支加6。当年的夏至是2011年6月22日,按公式求日干即是(3+0+22)/10=2……5(余数5在天干为“戊”);求日支则为(5+6+22)/12=2……9(余数9在天干为“申”)。6月22日夏至即为戊申,顺序后推6月23日为已酉,6月24日为庚戌,“庚戌”即夏至后的第1个庚日。类推到7月14日“庚午”为夏至后的第3个庚日,即是2011年初伏的开始。

三伏天的日期测算涉及到干支纪日,推衍过程繁琐,不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掌握。实际应用时每年只需查询1次,不必进行复杂推衍。现将从2011年至2020年间10年的三伏天日期列表如下,以便查阅应用[1]。详见表1。

3 冬病夏治的时机掌握

冬病夏治非常讲究时辰,集中在“三伏天”里。三伏天的推衍是以夏至后的“庚日”为纪,《说文》:“庚位,西方强貌也。”西方在五行中属金,在五脏主肺,因此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呼吸系统疾病在夏季三伏天施治,效果最为理想。为了顺应天时,中药穴位贴敷一般确定在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第1天,习惯上认为“三伏”的第1天是最佳时机,施治效果最好。但我国地域辽阔,同一季节各地气候相差较大,入伏第1天并非都是天气最热、阳气最充盛的一天,冬病夏治也并非只有在入伏的第1天才能取得最佳效果。所以不要拘泥在“三伏”的第1天开始治疗,提前或推后几天对疗效影响不大。错过了第1天,初伏内无论哪天贴敷,只要天气晴朗炎热效果都好。只要在接下来的中伏、末伏对应的日子贴敷就行,最好是连续贴“三伏”。从初伏开始,每10 d1次,连续贴3次为1个疗程。当遇到历时40 d的“三伏天”时,为了保证治疗的连贯性,使每次贴敷的间隔时间相同,通常会增加1次,称之为“加强灸”。冬病夏治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在整个夏季施治都行,一般讲从“夏至”到“秋分”期间都可以施治,并不是只限于三伏天的那30 d或40 d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中医学理论在传承传统上的创新和改革,穴位贴敷疗法的治疗时间也有所延长。有数据显示,三伏天和非三伏天做穴位贴敷对预防“冬病”发作都有效果,只不过三伏天的效果更好些[2]。

表1 2011年至2020年三伏天日期表

三伏天是一年中的阳中之阳,午时是一天中的阳中之阳,一天之中正午时分是最热的时候,一般应在上午11点以前在穴位上贴完药物。中午11点到下午1点是“午时”,人体的皮肤腠理都已完全开泄,敷贴的药物也最容易由皮肤渗入体内直达病处,此时贴敷效果最好。实际应用不必苛求太细,伏天已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在这期间的每个时辰用药效果都会不错。

因地制宜也很值得重视,北方比南方气温要低,主要是早晚温差大,贴敷的时候有一些注意事项,比如贴敷期间室内温度和条件应该保持恒定和舒适,温度过冷过热都会影响贴敷的疗效。南方的夏天气候非常炎热,温度相当高,再加上贴敷的药物对皮肤有温热刺激作用,贴药的时间一定要把握好,还要注意天热出汗过多会影响药物的固定和疗效。一般要贴4~6 h,如果贴敷部位疼痛或烧灼感厉害难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但一定要贴过午时,如果没有特别的不适,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药物贴敷以后在穴位局部会产生灼热感觉,有时候发烫、发热。通常以这种感觉为度,如果不能耐受就要把药物去除,很多老年患者认为贴药时间越长越好,但是容易引起水泡。

冬病夏治是远期疗效,不会贴敷1次立即见效,一定要有时间和次数的保证,不能急功近利,不可以为“药到病除”,不能因为没看到即时的治疗效果,或稍微见效就放弃治疗。每年3次1个疗程,连贴3年,这是治疗获效的基本保证。有些患者贴完1个夏季感觉很好,一蹴而就,见好就收,功亏一篑,到第2年病情往往会加重。如果长期坚持施治不但可以治疗疾病,同时可以防止复发,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一般要连续做3个夏天才比较稳妥,效果好的话还可以继续再贴,肯定比断断续续贴敷或者只贴敷1个疗程的效果要好。另外,冬病夏治不能取代日常治疗,如果有病不及时施治,一定要拖到夏季伏天再来治,只会延误病情。

[1] 唐汉良,黄锦昭,林淑英.通用百年历[M].南京:江苏科技出版社, 1987:363-401.

[2] 朱现民,刘淹清.奇效冬病夏治[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10: 1-43.

Exploring Time Factors in Treating Winter Diseases in Summer and Reckoning the Dates of Dog Days

-.

,450008,

The dog days of summer are the hottest period of the year. During that period, yang qi flourishes, striae, interstitial spaces and pores open, and the skin relaxes. At that time,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ine to acupoints on the body surface for the treatment of diseases helps to absorb the medicine and bring it though qi, blood and meridians into the affected part to eliminate cold accumulated in the body. Therefore, dog days are the optimal time for treating winter diseases in summer. The dates of dog days are reckoned according to the Heavenly Stems and Earthly Branches in our country. The fir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starts from the third seventh (day)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after the summer solstice; the second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from the fourth seventh (day)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after the summer solstice; the last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from the first seventh (day)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after the Beginning of Autumn. The seventh of the ten Heavenly Stems pertains to gold in the five elements and corresponds to the lung. If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 such as bronchial asthma are treated in the dog days of summer, therefore, the effect is most desirable. Clinical treatment should be given according to the circumstances and not be restricted to the first day of the three periods of the hot season or the middle of the day. Treating winter diseases in summer will produce a long-term effect and needs long provision, at least for three consecutive summers, to heighten the effect and prevent the recurrence.

Acupuncture therapy; Treating winter diseases in summer; Acupoint application

1005-0957(2013)03-0224-03

R246.9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3.224

2012-10-17

朱现民(1957 -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干支中医学阳气
阳气,护佑全身、除痰祛湿!
干支梅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古代的“干支纪年法”
阳气不足该怎么调理?
中国风
北大漢簡《節》篇“冬夏至干支速算表”解讀
手脚冰凉 醋泡生姜
早上洗澡伤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