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面部走罐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2013-06-11吕晓蕊陆伟峰倪菁琳王洁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3期
关键词:走罐痤疮囊肿

吕晓蕊,陆伟峰,倪菁琳,王洁



针刺配合面部走罐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吕晓蕊,陆伟峰,倪菁琳,王洁

(上海长宁区天山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51)

观察针刺配合面部走罐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将100例痤疮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面部走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药物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针刺配合面部走罐是一种治疗痤疮的有效方法。

针刺疗法;推罐;痤疮

痤疮俗称“青春痘”,又叫“面疱”、“粉刺”、“酒刺”、“暗疮”等,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本病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但也不完全受年龄阶段的限制,从儿童到成人,几乎所有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发病。本病病程长,时轻时重,易反复发作,除少数患者自愈不留瘢痕外,大部分患者都可能留下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和瘢痕,严重影响患者面容和身心健康。笔者自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采用针刺配合面部走罐治疗痤疮50例,并与药物治疗50例相比较,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00例痤疮患者均为我院门诊患者,经皮肤科诊断为寻常性痤疮,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中男18例,女32例;年龄最小15岁,最大32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15年;病情程度Ⅰ级11例,Ⅱ级25例,Ⅲ级为8例,Ⅳ级6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33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3年;病情程度Ⅰ级9例,Ⅱ级26例,Ⅲ级8例,Ⅳ级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00年7月在南京召开的“痤疮分级与治疗选择”学术会议上公布的“寻常痤疮国际改良分类法”[1],按皮损程度分为Ⅰ~Ⅳ级。轻度(Ⅰ级)皮损主要为粉刺,可见少量丘疹和脓疱,总病灶处少于30个;中度(Ⅱ级)有粉刺,并有中等数量的丘疹和脓疱,总病灶数为31~50个;较重(Ⅲ级)有大量的丘疹和脓疱,偶见大的炎性皮损,分布广泛,总数为51~100个;重度(Ⅳ级)为结节/囊肿性痤疮或聚合性痤疮,多数有疼痛并形成囊肿,总病灶在100个以上,结节/囊肿在3个以上。

1.3 纳入标准

年龄在14~38岁且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和哺乳期妇女;②近1个月服用过影响血清激素水平的药物;③有严重的心脑血管、肾脏、肝脏和造血系统等原发性疾病患者;④化学物质所致的职业性痤疮,药物引起的痤疮;⑤不愿意合作者及精神病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患者取仰卧位,采用0.19 mm×10 mm毫针在面部痤疮每个中心部位进行针刺,进针3~5 mm,配以TDP照射,眼睛用湿润的棉球覆盖,以免灯光伤及眼睛,留针30 min。取针后有瘀血脓头排出者用75%乙醇棉球涂搽,以促进瘀血及脓头的排出。待脓血排出干净后在面部涂抹介质(凡士林),施以走罐,以皮肤发红为宜,如有痤疮程度严重者在面部痤疮部位轻轻闪罐,以深层的脓血流出为宜。此外,可根据辨证分型加施体针[2],肺经蕴热证加合谷、曲池;脾胃湿热证加足三里、内庭;血瘀痰凝证加血海、丰隆。诸穴进行常规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星期治疗2次,治疗3个疗程后(45 d)判定疗效。

2.2 对照组

口服罗红霉素150 mg,每日2次;维生素B620 mg,每日3次;螺内酯20 mg,每日3次。皮损处涂5%过氧苯甲酰凝胶,每日2次。连续服用45 d后判定疗效。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有关痤疮疗效标准制定。

痊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有色素沉着,无新痤疮皮疹发生。

显效:皮损消退70%以上,新起痤疮皮疹少于5个。

有效:皮损消退30%~69%,新起痤疮皮疹少于10个。

无效:皮损消退29%以下,或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3.2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卡方检验。

3.3 治疗结果

由表1可见,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2.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提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1)<0.05

4 讨论

痤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雄激素水平升高、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和卵泡雌激素水平下降[4],局部皮脂腺排泄不畅、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感染、毛囊皮质导管的角化异常以及低硒[5]等有关。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腻,致使肺胃湿热蕴结,复感毒邪而成,其病机多为血瘀积结。针灸治疗痤疮是用局部取穴与循经取穴相结合的方法,以泄热祛湿,活血通络[6-9]。而针刺面部痤疮后用火罐拔出血液,可使瘀血去新血生。针刺足三里能够调节胃肠功能以及免疫和内分泌功能[10]。曲池、足三里分别为手足阳明之合穴,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故针刺曲池疏散风热,足三里健脾祛湿;血海为脾经之穴,主治皮肤病,刺之清泻热毒。针罐结合疗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养血,美容美颜的作用。《黄帝内经》:“疏通经脉,调气和血。”诸法并用达到标本兼治之功。临床证明用本法治疗痤疮的治愈率高、见效快、痛苦小、不易复发,无任何副反应,为治疗痤疮提供了较有效的方法。此外,治疗期间注意饮食清淡,忌食辛辣之物,可多食新鲜的瓜果,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心情舒畅,坚持治疗可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 刘炼.耳穴贴压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1, 21(10):601-602.

[2] 冯建华.痤疮辨治体会[J].山东中医杂志,2005,24(5):281-283.

[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4.

[4] 刘雁,蔡建伟.中药及针灸在痤疮治疗中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0,26(2):66-67.

[5] 张江信.皮肤性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56.

[6] Zhang YM, Wu QF. Therapeutic effect observation on moxibustion at Tianshu (ST 25) for acne vulgaris[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 9(3):149-151.

[7] Chen H, Fu JY. Therapeutic effect observation on warm needling for keloidal acne[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11, 9(3):145-148.

[8] 米建平,余焯燊,张紫君,等.腹针配合火针治疗痤疮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2):85-87.

[9] 刘涛,李东生,李丽.针灸配合中药治疗结节囊肿型痤疮的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7,26(5):21-22.

[10] 孙锦平,尹岭.针刺足三里穴脑功能变化的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9):526-528.

Therapeutic Observation on Acupuncture plus Facial Moving Cupping in Treating Acne

-,-,-,.

,,200051,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with moving cupping on face in treating acne.A hundred patients with acne were randomized into a treatmen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50 in each group.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intervened by acupuncture plus facial moving cupping,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by medication. The clinical effects were compared after 3 treatment cours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6.0% in the treatment group versus 72.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0.05).Integrated use of acupuncture and facial moving cupping is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reating acne.

Acupuncture therapy; Moving cupping therapy; Acne vulgaris

1005-0957(2013)03-0193-02

R246.7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3.03.193

2012-10-27

吕晓蕊(1982 - )女,住院医师

王洁(1975 - ),女,副主任医师,E-mail:wangjiejian@ hotmail.com

猜你喜欢

走罐痤疮囊肿
走罐疗法联合放血疗法治疗斑块型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除湿祛痛,走罐更管用
哪些表现提示我们得了巧克力囊肿
会厌囊肿术后并发会厌部分缺损1 例
三子汤配合放血疗法治疗痤疮病150例
横卧哑铃形Rathke囊肿1例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消风清热散治疗面部痤疮69例
痤疮的中医药治疗